一种水力切换结构及花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423116发布日期:2023-09-13 11:46阅读:47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力切换结构及花洒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力切换结构及花洒。


背景技术:

1、现有的花洒一般都具有多个出水功能以便使用者选择,例如普通花洒出水、中心集中出水等。水花的切换方式也有多种,例如拨钮切换、按钮切换等。

2、按钮切换例如:cn 201010138312.0公开了管道截止或切换开关阀,其用来依靠阀门关闭体和阀座,在至少两个不同的出口之间切换。阀包括可以被用户致动的致动装置。致动装置作用于推进装置以将阀门关闭体从一个稳定的、不连续的位置推进到另一个稳定的、不连续的位置。推进既可以经由倾斜表面的相互作用产生,也可以依靠水流产生。

3、但包括上述专利在内的传统的按键结构花洒,一般按键位置都会比较大,无法实现花洒小而精致的要求,为了密封要求,不得不把切换力做到比较大,手感差,此外,其采用圆珠笔芯结构,需要笔芯的上、下齿精确对齐以便切换,精度要求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力切换结构及花洒。

2、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水路切换结构,包括:

4、一壳体,所述的壳体内设有能够相对于壳体移动的驱动单元;

5、分水单元,其包括棘轮、和棘轮形成同步旋转连接关系的分水盘;

6、水路单元,其包括切换阀以及水路管件,所述的水路管件包括水路a、水路b两条水路,其中,水路a通往驱动单元的一侧,水路b通往驱动单元的另一侧;

7、通过切换阀控制水流a和水路b的水流大小,对驱动单元的两端形成水压差,从而使驱动单元往壳体的一方向或另一方向运动,在驱动单元往其中一个方向运动时,带动棘轮转动一角度。

8、在一较佳实施例中,在第一位置,水路a出水,所述的驱动单元在水流或水压作用下往第一方向运动,棘轮不动;

9、在第二位置,水路b出水,所述的驱动单元在水流或水压作用下,使驱动单元往第二方向运动,驱动单元带动棘轮转动一角度。

10、在一较佳实施例中,在第一位置,水路a出水,水路b关闭或水流小于水路a;在第二位置,水路b出水,水路a关闭或水流和/水压小于水路b。

11、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切换阀包括进水手柄,进水手柄进水端具有进水通道c,出水端具有第一出水通道和第二出水通道;以及用于切换两个出水通道的切换结构。

12、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切换结构为按压切换结构或是旋转切换结构。

13、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切换结构为按压切换结构,进水手柄上设有径向开口的径向筒体,所述的径向筒体的一侧具有进水口,另一侧具有一高一低的第一出水口和第二出水口,一按键轴设于该径向筒体上并可以上下移动以遮蔽其中之一出水口,打开另一出水口。

14、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径向筒体分为两部分,上部分直径大、下部分直径小,两者之间形成台阶面;第一出水口连通第一出水通道,位于径向筒体下部;第二出水口连接第二出水通道,位于径向筒体的上部。

15、在一较佳实施例中,径向筒体的底部中央设有轴套定位柱。

16、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水路管件包括两条独立的水路连接管道,所述的两条独立的水路连接管道的出水端分别连接设有驱动单元的壳体,进水端分别连接进水手柄的两个出水通道。

17、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水路管件包括设置在面板上的两个进水管以及圆筒体,其中一个进水管连接圆筒体的端部开口,另一个进水管连接圆筒体的侧面开口。

18、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水路管件还包括水路转换体,所述的水路转换体内部具有两个独立的水路通道。

19、在一较佳实施例中,驱动单元包括首尾连接的推杆和棘爪,其中,所述的棘爪上设有用于拨动棘轮的卡勾;推杆包括杆体和横截面积大于杆体的膨大部,所述的膨大部设于壳体的端口与侧面开口之间。

20、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推杆靠近前端处设有凹槽,棘爪尾端设有卡扣槽,推杆的前端位于该卡扣槽内并可在该卡扣槽内活动。

21、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棘轮设于一封水板的上表面,分水盘位于封水板的下表面;封水板的中央设有中央轴孔,分水盘的轴由下至上穿过中央轴孔并穿入棘轮的轴孔,从而使分水盘和棘轮形成同步转动的连接关系。在棘轮旁防止棘轮向其中一个方向旋转而不限制另一方向旋转的防转勾。

22、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棘轮旁还设有限位槽,限位槽内设棘爪,和限位槽的直线方向上还设有斜板,所述的驱动单元在移动过程中触碰斜板产生形变,所述的形变是棘爪的末端往棘轮的方向弯曲。

23、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花洒,其包括所述的一种水路切换结构。

24、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水路开关位于握柄上。

25、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水路切换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26、步骤一.水路a通水,水流或水压推动驱动单元往第一方向运动,分水组件处于第一出水状态;

27、步骤二.水路b通水,使驱动单元往第二方向运动,所述的第二方向和第一方向相反;所述的驱动单元带动棘轮以及和棘轮形成同步旋转连接关系的分水盘旋转一角度。

28、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水路a出水时,水路b关闭或水流小于水路a;水路b出水时,水路a关闭或水流和/或水压小于水路b。

29、本技术方案与背景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30、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路切换结构,依靠水路开关来切换两条水路,进而在在水流/水压作用下带动驱动单元,进而带动棘轮和分水盘,从而能够驱动水路的切换。

31、2.本发明按键只需控制两条水路的通断而不需要用力带动其它结构,因此,可以有效解决传统按钮切换力大的问题,手感佳。

32、3.在用于花洒时,本发明的水路开关与分水盘等组件不在花洒的同一个位置,可以更好的利用花洒空间,外观可以做到更小更精致。

33、4.结构简单,容易装配和生产。



技术特征:

1.一种水路切换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路切换结构,其特征在于:在第一位置,水路a出水,所述的驱动单元在水流或水压作用下往第一方向运动,棘轮不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路切换结构,其特征在于:在第一位置,水路a出水,水路b关闭或水流小于水路a;在第二位置,水路b出水,水路a关闭或水流和/水压小于水路b。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路切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切换阀包括进水手柄,进水手柄进水端具有进水通道c,出水端具有第一出水通道和第二出水通道;以及用于切换两个出水通道的切换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水路切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切换结构为按压切换结构或是旋转切换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水路切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切换结构为按压切换结构,进水手柄上设有径向开口的径向筒体,所述的径向筒体的一侧具有进水口,另一侧具有一高一低的第一出水口和第二出水口,一按键轴设于该径向筒体上并可以上下移动以遮蔽其中之一出水口,打开另一出水口。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水路切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径向筒体分为两部分,上部分直径大、下部分直径小,两者之间形成台阶面;第一出水口连通第一出水通道,位于径向筒体下部;第二出水口连接第二出水通道,位于径向筒体的上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水路切换结构,其特征在于:径向筒体的底部中央设有轴套定位柱。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水路切换结构,其特征在于:水路管件包括两条独立的水路连接管道,所述的两条独立的水路连接管道的出水端分别分别连接设有驱动单元的壳体,进水端分别连接进水手柄的两个出水通道。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水路切换结构,其特征在于:水路管件包括设置在面板上的两个进水管以及圆筒体,其中一个进水管连接圆筒体的端部开口,另一个进水管连接圆筒体的侧面开口。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一种水路切换结构,其特征在于:水路管件还包括水路转换体,所述的水路转换体内部具有两个独立的水路通道。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一种水路切换结构,其特征在于:驱动单元包括首尾连接的推杆和棘爪,其中,所述的棘爪上设有用于拨动棘轮的卡勾;推杆包括杆体和横截面积大于杆体的膨大部,所述的膨大部设于壳体的端口与侧面开口之间。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一种水路切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推杆靠近前端处设有凹槽,棘爪尾端设有卡扣槽,推杆的前端位于该卡扣槽内并可在该卡扣槽内活动。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路切换结构,其特征在于:棘轮设于一封水板的上表面,分水盘位于封水板的下表面;封水板的中央设有中央轴孔,分水盘的轴由下至上穿过中央轴孔并穿入棘轮的轴孔,从而使分水盘和棘轮形成同步转动的连接关系;在棘轮旁防止棘轮向其中一个方向旋转而不限制另一方向旋转的防转勾。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一种水路切换结构,其特征在于:棘轮旁还设有限位槽,限位槽内设棘爪,和限位槽的直线方向上还设有斜板,所述的驱动单元在移动过程中触碰斜板产生形变,所述的形变是棘爪的末端往棘轮的方向弯曲。

16.一种花洒,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水路切换结构。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一种花洒,其特征在于,水路开关位于握柄上。

18.一种水路切换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一种水路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水路a出水时,水路b关闭或水流小于水路a;水路b出水时,水路a关闭或水流和/或水压小于水路b。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力切换结构及花洒,包括:一壳体,所述的壳体内设有能够相对于壳体移动的驱动单元;分水单元,其包括棘轮、和棘轮形成同步旋转连接关系的分水盘;水路单元,其包括切换阀以及水路管件,所述的水路管件包括水路A、水路B两条水路,其中,水路A通往驱动单元的一侧,水路B通往驱动单元的另一侧。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路切换结构,依靠水路开关来切换两条水路,能够驱动水路的切换。

技术研发人员:龚斌华,李永标,付忠明,肖万国,汪伟榕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厦门倍杰特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