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性聚氨酯乳液反应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874017发布日期:2022-07-23 11:20阅读:99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性聚氨酯乳液反应釜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水性聚氨酯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性聚氨酯乳液反应釜。


背景技术:

2.水性聚氨酯树脂是将聚氨酯分散在水中形成的均匀乳液,具有不燃、气味小、不污染环境节能、操作加工方便等优点,广泛用作黏合剂和涂料。
3.加工水性聚氨酯时,需要使用搅拌釜对原料进行搅拌以使聚氨酯在水中分散,由于水性聚氨酯乳液的黏度较大,通常在放完料后,还有部分余料粘黏在釜体内壁,粘黏在釜体内壁的余料清理起来较为麻烦,部分厂家为了避免釜体内壁粘黏余料,会在搅拌轴上连接刮板,刮板与釜体内壁接触并跟随搅拌轴做同步转动,在搅拌轴转动的过程中,刮板便对釜体内壁进行实时清洁,但这种结构存在很大的缺陷,由于搅拌轴的转动速度极高,因此刮板也会以极高的速度转动,由于刮板与釜体内壁接触,这就导致刮板会与釜体内壁之间产生高速的摩擦,这会对釜体内壁造成损害,且同时刮板的使用寿命也极低,同时,由于是在搅拌时对釜体内壁进行刮擦,在刮擦过程中因磨损产生的废弃物也会残留在水性聚氨酯乳液内,影响水性聚氨酯乳液的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4.为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性聚氨酯乳液反应釜。
5.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6.一种水性聚氨酯乳液反应釜,包括釜体,所述釜体的顶部可拆卸式连接有釜盖,所述釜盖上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端连接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贯通所述釜盖并同轴设置于釜体内,于所述釜体内的所述搅拌轴上连接有搅拌桨,于所述釜体内的所述搅拌轴上固定套设有轴套,所述轴套的外壁上铰接有连接臂,所述连接臂的转动轴线平行于搅拌轴,所述连接臂远离所述轴套的一端固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上连接有刮条,所述刮条与搅拌轴平行,所述轴套的外壁成型有第一抵块和第二抵块,所述第一抵块和第二抵块上分别成型有供所述连接臂抵接的第一接触面和第二接触面,所述连接臂设于所述第一接触面与第二接触面之间,当所述连接臂与第一接触面接触时,所述刮条与釜体内壁接触,当所述连接臂离开第一接触面时,所述刮条离开釜体内壁。
7.进一步的,所述釜盖上设有进料口,所述釜体的底部设有出料口,所述进料口和出料口上分别连接有进料阀和出料阀。
8.进一步的,所述轴套通过螺丝可拆卸式连接于所述搅拌轴上。
9.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杆平行于所述搅拌轴,所述连接杆的外端竖直的设置有卡槽,所述刮条上成型有与所述卡槽形状相应的配合部,所述刮条通过配合部插接于所述卡槽内。
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轴套上设置第一抵块和第二抵块,第一抵块和第二抵块上分别成型第一接触面和第二接触面,当搅拌轴以不同的旋向自旋时,连接臂会始终保持与第一接触面或者与第二接触面接触,可在搅拌过程中让连接臂始终与第二接触面接触,此时刮条与釜体内壁相隔一定距离,不会与釜体内壁产生摩擦;在放完料后再次使搅拌轴低速旋转并使连接臂短时间内保持与第一接触面接触,此时刮条保持与釜体内壁接触,可对釜体内壁残余的余料进行刮擦,相较于刮条始终与釜体内壁接触的结构,本结构既能保证釜体内壁不受损害,又能保证刮条的耐用性,且还能有效清理釜体内壁的余料,结构巧妙,保证水性聚氨酯乳液的搅拌质量。
附图说明
11.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正式剖视图;
12.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刮条与釜体内壁接触时的示意图;
13.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连接臂与第二接触面抵接时的示意图;
14.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轴套、连接臂以及刮条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15.附图编号说明:1、釜体,11、出料口,12、出料阀,2、釜盖,21、进料口,22、进料阀,3、安装架,4、电机,41、联轴器,42、搅拌轴,43、密封轴承,44、搅拌桨,5、轴套,51、第一抵块,511、第一接触面,52、第二抵块,521、第二接触面,6、连接臂,61、连接杆,62、卡槽,7、刮条,71、配合部。
具体实施方式
16.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17.如图1-图4所示,一种水性聚氨酯乳液反应釜,包括圆柱形的釜体1,釜体1的顶部通过多组螺丝和螺母可拆卸式连接有釜盖2,釜盖2的顶部通过倒v型安装架3安装有电机4,电机4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41连接有搅拌轴42,搅拌轴42贯通釜盖2的中心点并同轴设置于釜体1内,搅拌轴42通过密封轴承43与釜盖2转动连接,搅拌轴42的下部连接有框式搅拌桨44,于釜体1内的搅拌轴42的上部固定套设有轴套5,轴套5的外壁上铰接有连接臂6,连接臂6水平设置且连接臂6的转动轴线平行于搅拌轴42,连接臂6远离轴套5的一端固接有连接杆61,连接杆61上连接有刮条7,刮条7与搅拌轴42平行,轴套5的外壁成型有第一抵块51和第二抵块52,第一抵块51和第二抵块52上分别成型有供连接臂6抵接的第一接触面511和第二接触面521,第一接触面511和第二接触面521相垂直,连接臂6设于第一接触面511与第二接触面521之间,当连接臂6与第一接触面511接触时,连接臂6的延长线与搅拌轴42的轴线相交,且刮条7与釜体1内壁接触,当连接臂6离开第一接触面511时,刮条7离开釜体1内壁。本实施例中,釜盖2上设有进料口21,釜体1的底部设有出料口11,进料口21和出料口11上分别连接有进料阀22和出料阀12,便于投料和出料。
18.本实施例中,轴套5通过螺丝可拆卸式连接于搅拌轴42上,便于拆装轴套5。
19.本实施例中,连接杆61平行于搅拌轴42,连接杆61的外端竖直的设置有t型卡槽
62,卡槽62的顶端呈开口状且底端封闭,刮条7采用橡胶材质,刮条7上成型有与卡槽62形状相应的t型配合部71,刮条7通过配合部71插接于卡槽62内,结构设计合理,便于拆装刮条7。
20.实际使用中,将原料由进料口21加入釜体1内,然后开启电机4使搅拌轴42以顺时针方向低速旋转,在惯性作用下,连接臂6会抵触在第二接触面521上,此时刮条7距离釜体1内壁还有一定间隙,然后加大电机4功率,使搅拌轴42以顺时针方向高速旋转,连接臂6保持与第二接触面521接触,不会对釜体1内壁产生摩擦;当反应完成并放完料后,再次开启电机4,使搅拌轴42以逆时针方向低速旋转,在惯性作用下,连接臂6会抵触在第一接触面511上,此时连接臂6的延长线与搅拌轴42的轴线相交且刮条7也与釜体1的内壁相接触,随搅拌轴42逆时针旋转,刮条7也对釜体1内壁进行刮擦。
21.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有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水性聚氨酯乳液反应釜,包括釜体(1),所述釜体(1)的顶部可拆卸式连接有釜盖(2),所述釜盖(2)上安装有电机(4),所述电机(4)的输出端连接有搅拌轴(42),所述搅拌轴(42)贯通所述釜盖(2)并同轴设置于釜体(1)内,于所述釜体(1)内的所述搅拌轴(42)上连接有搅拌桨(44),其特征在于,于所述釜体(1)内的所述搅拌轴(42)上固定套设有轴套(5),所述轴套(5)的外壁上铰接有连接臂(6),所述连接臂(6)的转动轴线平行于搅拌轴(42),所述连接臂(6)远离所述轴套(5)的一端固接有连接杆(61),所述连接杆(61)上连接有刮条(7),所述刮条(7)与搅拌轴(42)平行,所述轴套(5)的外壁成型有第一抵块(51)和第二抵块(52),所述第一抵块(51)和第二抵块(52)上分别成型有供所述连接臂(6)抵接的第一接触面(511)和第二接触面(521),所述连接臂(6)设于所述第一接触面(511)与第二接触面(521)之间,当所述连接臂(6)与第一接触面(511)接触时,所述刮条(7)与釜体(1)内壁接触,当所述连接臂(6)离开第一接触面(511)时,所述刮条(7)离开釜体(1)内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性聚氨酯乳液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釜盖(2)上设有进料口(21),所述釜体(1)的底部设有出料口(11),所述进料口(21)和出料口(11)上分别连接有进料阀(22)和出料阀(1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性聚氨酯乳液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套(5)通过螺丝可拆卸式连接于所述搅拌轴(42)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性聚氨酯乳液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61)平行于所述搅拌轴(42),所述连接杆(61)的外端竖直的设置有卡槽(62),所述刮条(7)上成型有与所述卡槽(62)形状相应的配合部(71),所述刮条(7)通过配合部(71)插接于所述卡槽(62)内。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性聚氨酯生产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水性聚氨酯乳液反应釜,所述釜体的顶部可拆卸式连接有釜盖,所述釜盖上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设置于釜体内,所述搅拌轴上连接有搅拌桨,所述搅拌轴上固定套设有轴套,所述轴套的外壁上铰接有连接臂,所述连接臂的转动轴线平行于搅拌轴,所述连接臂远离所述轴套的一端通过连接杆连接有刮条,所述轴套的外壁成型有第一抵块和第二抵块,所述第一抵块和第二抵块上分别成型有供所述连接臂抵接的第一接触面和第二接触面,所述连接臂设于所述第一接触面与第二接触面之间,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在保证刮条耐用性的同时又能有效清除釜体内壁的余料。料。料。


技术研发人员:王旭 叶琦 吴婧 周云峰 周瑞亮 朱丽娜 冯伟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禾欣新材料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3.07
技术公布日:2022/7/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