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的碳捕集系统贫液净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972482发布日期:2023-04-26 20:25阅读:43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的碳捕集系统贫液净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贫液处理,特别是涉及新型的碳捕集系统贫液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1、pcc溶剂系统包括一个溶液净化系统,以保持溶液质量。pcc装置溶液闭路循环,溶液在再生过程中会产生热稳定盐、高分子量降解产物、金属离子\卤素离子和其他污染物。热稳定盐如草酸盐、硫酸盐、甲酸盐、醋酸盐和硝酸盐等。高分子量降解产物主要是胺,如1-(2-羟乙基)-咪唑啉酮、n-(2-羟乙基)-乙二胺、n-乙酰基乙醇胺、氨基乙酸以及氨基乙酸与胺形成的氨基化合物等,其他污染物主要是从烟气中捕获的或溶液腐蚀产生的杂质。金属离子如fe3+、ca2+等,卤素离子如cl-、br-等。热稳定盐、高分子量降解产物、金属离子\卤素离子和其他污染物对胺基pcc装置构成重大威胁:腐蚀和操作不稳定,导致计划外的故障和停机。在此过程中,形成热稳定盐(hss)的污染物副产物,并逐渐累积到吸收循环回路中的容许极限。pcc装置的运行问题,例如腐蚀和产能降低,通常归因于hss的积累。这些hss会导致成本高昂的维护问题,例如腐蚀、频繁更换过滤器、吸收器中起泡、吸收器堵塞、热交换器结垢以及可用于气体处理的胺量减少,从而降低了装置的生产率。

2、现有pcc装置,主要是用活性炭过滤器对再生后的贫液进行净化。活性炭过滤器主要利用含碳量高、分子量大、比表面积大的活性炭有机絮凝体对溶液中杂质进行物理吸附,当溶液通过活性炭的孔隙时,各种悬浮颗粒、有机物等在范德华力的作用下被吸附在活性炭孔隙中。但是,活性炭过滤器对热稳定盐、高分子量降解产物\卤素离子、金属离子和其他污染物的去除效果有限,溶液中残留的杂质对碳捕集系统的正常操作会产生影响。此外,活性炭过滤性装置结构简单,贫液与活性炭接触面积小且停留时间短,处理效果欠佳。


技术实现思路

1、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2、鉴于上述和/或现有的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实用新型。

3、因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在于活性炭装置与贫液接触面积小且处理时间较短。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的碳捕集系统贫液净化装置,包括主体单元和净化单元;其中主体单元,包括主筒体,所述主筒体内腔设置有吊装组件和导流组件;净化单元,包括活性炭组件、阳树脂床和阴树脂床,所述活性炭组件位于主筒体内腔,需要净化的贫液依次流过所述活性炭组件、阳树脂床和阴树脂床。

5、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新型的碳捕集系统贫液净化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主筒体的筒顶、筒底分别与进水管、出水管相连。

6、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新型的碳捕集系统贫液净化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吊装组件包括吊装板和吊装柱。

7、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新型的碳捕集系统贫液净化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吊装柱共设置有若干根,其一端与吊装板固定相连,另一端与所述主筒体筒顶固定相连。

8、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新型的碳捕集系统贫液净化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吊装板直径小于所述主筒体内腔直径。

9、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新型的碳捕集系统贫液净化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导流组件包括第一导流板和第二导流板。

10、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新型的碳捕集系统贫液净化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一导流板包括若干同圆心的第一圆环,且与所述吊装板远离进水管的一侧固定连接;第二导流板包括若干同圆心的第二圆环,与所述主筒体筒底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圆环和第二圆环交错排列。

11、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新型的碳捕集系统贫液净化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活性炭组件包括若干个同圆心的活性炭圆环。

12、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新型的碳捕集系统贫液净化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活性炭圆环位于相邻的第一圆环和第二圆环之间,且所述活性炭圆环开设有蜂窝孔。

13、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新型的碳捕集系统贫液净化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阳树脂床输入端与出水管输出端相连,所述阳树脂床输出端与阴树脂床输入端相连。

14、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

15、本实用新型通过开设有蜂窝孔的活性炭圆环,使得活性炭与贫液接触面积大大增加,提升了净化效果,而且通过导流组件的折线式迷宫设计,使得贫液在活性炭组件中停留时间加长,也提升了净化效果;此外,通过活性炭组件、阳树脂床、阴树脂床的组合,利用物理吸附和离子交换的方法来去除溶液中的杂质和降解产物。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的碳捕集系统贫液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的碳捕集系统贫液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筒体(101)的筒顶、筒底分别与进水管(101a)、出水管(101b)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的碳捕集系统贫液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装组件(102)包括吊装板(102a)和吊装柱(102b)。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的碳捕集系统贫液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装柱(102b)共设置有若干根,其一端与吊装板(102a)固定相连,另一端与所述主筒体(101)筒顶固定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新型的碳捕集系统贫液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装板(102a)直径小于所述主筒体(101)内腔直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型的碳捕集系统贫液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组件(103)包括第一导流板(103a)和第二导流板(103b)。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型的碳捕集系统贫液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流板(103a)包括若干同圆心的第一圆环(h1),且与所述吊装板(102a)远离进水管(101a)的一侧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3、6和7任一所述的新型的碳捕集系统贫液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炭组件(201)包括若干个同圆心的活性炭圆环(201a)。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新型的碳捕集系统贫液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炭圆环(201a)位于相邻的第一圆环(h1)和第二圆环(h2)之间,且所述活性炭圆环(201a)开设有蜂窝孔。

10.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所述的新型的碳捕集系统贫液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阳树脂床(202)输入端与出水管(101b)输出端相连,所述阳树脂床(202)输出端与阴树脂床(203)输入端相连。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的碳捕集系统贫液净化装置,涉及贫液净化技术领域。本技术包括主体单元和净化单元;其中主体单元,包括主筒体,所述主筒体内腔设置有吊装组件和导流组件;净化单元,包括活性炭组件、阳树脂床和阴树脂床,所述活性炭组件位于主筒体内腔,需要净化的贫液依次流过所述活性炭组件、阳树脂床和阴树脂床。本技术通过开设有蜂窝孔的活性炭圆环,使得活性炭与贫液接触面积大大增加,提升了净化效果,而且通过导流组件的折线式迷宫设计,使得贫液在活性炭组件中停留时间加长,也提升了净化效果;此外,通过活性炭组件、阳树脂床、阴树脂床的组合,利用物理吸附和离子交换的方法来去除溶液中的杂质和降解产物。

技术研发人员:张庆文,朱磊,王焕君,郭东方,陆晓林,陈开达,俞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洞口第二电厂
技术研发日:20220721
技术公布日:2024/1/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