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轧轧机密封空间内油雾环保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239602发布日期:2023-02-17 21:16阅读:35来源:国知局
冷轧轧机密封空间内油雾环保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冷轧轧机油雾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冷轧轧机密封空间内油雾环保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2.热轧基板经过酸洗后利用冷轧轧机进行轧制,可获得较薄规格的冷轧带钢。在连续冷轧过程中,需要在酸洗后的基板带钢上使用乳化液和水作为润滑剂和冷却剂,生产过程中带钢升温后乳化液和水蒸发产生大量的油雾和水蒸气,在冷轧轧机上方四处逸散,不仅污染大气还存在安全隐患。
3.为了解决此问题通常是将冷轧轧机设置在一个封闭的工作间内,每一架轧机的前方设置有一个电动卷帘门,在轧机工作过程中,由于抽取不及时,在电动卷帘门的上方缝隙中经常有逸散出来的油雾和水蒸气,污染环境;此外现有的处理方式是将抽取后将油雾送入焚化系统进行焚烧后外排,但是这种方式无法解决焚烧后产生的氮氧化物二次污染。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更加环保的处理方式来处理油雾。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冷轧轧机密封空间内油雾环保处理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种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6.冷轧轧机密封空间内油雾环保处理装置,包括工作箱,所述工作箱外壁上固定有用于抽吸油雾的抽气泵,抽气泵上连接有第一气管,第一气管与工作箱内腔相连通,工作箱内腔设置有分隔板,该分隔板将工作箱内腔分为动力腔和处理腔;动力腔内设置有能量转化机构,能量转化机构与第一气管的出气口正对设置;处理腔内设置有驱动转轴,该驱动转轴一端延伸至动力腔内并与能量转化机构连接,另一端与工作箱底部转动连接;处理腔内还设置有第二气管,该第二气管一端与动力腔连通,另一端与设置在处理腔底部的布气环连通;处理腔上部还设置有排气管。
7.进一步的,所述能量转化机构包括转套,该转套一端与嵌设在工作箱顶部的端盖转动连接,另一端与驱动转轴固定连接;转套上还固定有多个驱动扇叶,驱动扇叶与第一气管的出气口正对设置。
8.进一步的,所述驱动转轴上均匀设置有多个用于搅拌的搅拌叶片。
9.进一步的,所述布气环底部内外交错设置有多个布气头,该布气头的口部朝下设置,且低于布气环的下沿。所述布气环的形状与工作箱底部的形状相适应。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1.通过设置工作箱、抽气泵、第一气管、分隔板、能量转化机构、驱动转轴、搅拌叶片、第二气管、布气环和排气管,当需要处理油雾和水蒸气时,通过抽气泵将密闭空间内的油雾和水蒸气吸取,再通过第一气管将油雾和水蒸气输送到动力腔内,利用能量转化机构将油
雾和水蒸气流动的势能转化为机械势能,从而带动驱动转轴旋转,驱动转轴带动搅拌叶片旋转,接着油雾和水蒸气通过第二气管输送到处理腔中,再通过布气环将油雾和水蒸气均匀布散进处理腔内的处理剂中,搅拌叶片搅拌油雾和水蒸气与处理剂混合反应,使得油雾和水蒸气被充分净化,净化后的气体通过排气管被排出工作箱外。
附图说明
1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3.图2为图1中布气环的结构俯视图;
14.图中,1-工作箱;2-抽气泵;3-第一气管;4-分隔板;5-能量转化机构;501-转套;502-驱动扇叶;503-端盖;6-驱动转轴;7-搅拌叶片;8-第二气管;9-布气环;901-布气头;10-排气管;11-动力腔;12-处理腔。
具体实施方式
15.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16.如图1和2所示,冷轧轧机密封空间内油雾环保处理装置,包括工作箱1,工作箱1外壁上固定有用于抽吸油雾的抽气泵2,抽气泵2上连接有第一气管3,第一气管3与工作箱1内腔相连通,工作箱1内腔设置有分隔板4,该分隔板4将工作箱1内腔分为动力腔11和处理腔12;动力腔11内设置有能量转化机构5,能量转化机构5与第一气管3的出气口正对设置;处理腔12内设置有带搅拌叶片7的驱动转轴6,驱动转轴6一端延伸至动力腔内并与能量转化机构5连接,另一端与工作箱1底部转动连接;处理腔12内还设置有第二气管8,该第二气管8一端与动力腔11连通,另一端与设置在处理腔12底部的布气环9连通;处理腔12上部还设置有排气管10。
17.能量转化机构5包括转套501,该转套501一端与嵌设在工作箱1顶部的端盖503转动连接,另一端与驱动转轴6固定连接;转套501上还固定有多个驱动扇叶502,驱动扇叶502与第一气管3的出气口正对设置。当油雾和水蒸气从第一气管3喷出时,油雾和水蒸气吹动驱动扇叶502带动转套501旋转,从而带动驱动转轴6旋转。其中端盖503可拆卸,方便对驱动叶片502表面进行清理和维护。
18.布气环9与工作箱1底部形状相适应,且布气环9底部内外交错设置有多个布气头901,布气头901的口部朝下设置,且低于布气环9的下沿。布气环9可提高油雾与处理剂之间接触面积,加快处理速度;布气头901内外交错设置可利用油雾向下喷出的紊流加强油雾与处理腔底部径向流层的混合效果,消除处理盲区,提高了处理腔内处理剂的利用效率。
19.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首先利用工作箱1底部的进出液口(图中未示出)向处理腔12内加入处理剂,加入处理剂的液面高度不应超过排气管10的高度,处理剂可采用盐酸或硫酸溶液,以对乳化液油雾液滴进行酸化破乳,去除有害物质;接着打开抽气泵2将油雾和水蒸气抽入第一气管3中,并从第一气管3的出气口喷出进入动力腔11中;由于驱动扇叶502与第一气管3的出气口正对,故可利用油雾和水蒸气吹动驱动扇叶502转动,从而带动驱动转轴6转动。随着动力腔11中油雾和水蒸汽不断增多,压力也随之增大,油雾和水蒸
气形成混合气流通过第二气管8进入处理腔12中与处理剂进行反应,同时由于驱动转轴6转动带动搅拌叶片7旋转,提高了气液混合效果,加快了气液反应速率,使混合气流得到了充分净化,净化处理后的气体可通过排气管10外排;同时为进一步提高净化效果,还可在排气管10的气体出口处加设活性炭。


技术特征:
1.冷轧轧机密封空间内油雾环保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箱(1),所述工作箱(1)外壁上固定有用于抽吸油雾的抽气泵(2),抽气泵(2)上连接有第一气管(3),第一气管(3)与工作箱(1)内腔相连通,工作箱(1)内腔设置有分隔板(4),该分隔板(4)将工作箱(1)内腔分为动力腔(11)和处理腔(12);动力腔(11)内设置有能量转化机构(5),能量转化机构(5)与第一气管(3)的出气口正对设置;处理腔(12)内设置有驱动转轴(6),该驱动转轴(6)一端延伸至动力腔内并与能量转化机构(5)连接,另一端与工作箱(1)底部转动连接;处理腔(12)内还设置有第二气管(8),该第二气管(8)一端与动力腔(11)连通,另一端与设置在处理腔(12)底部的布气环(9)连通;处理腔(12)上部还设置有排气管(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冷轧轧机密封空间内油雾环保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能量转化机构(5)包括转套(501),该转套(501)一端与嵌设在工作箱(1)顶部的端盖(503)转动连接,另一端与驱动转轴(6)固定连接;转套(501)上还固定有多个驱动扇叶(502),驱动扇叶(502)与第一气管(3)的出气口正对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冷轧轧机密封空间内油雾环保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转轴(6)上均匀设置有多个用于搅拌的搅拌叶片(7)。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冷轧轧机密封空间内油雾环保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气环(9)底部内外交错设置有多个布气头(901),该布气头(901)的口部朝下设置,且低于布气环(9)的下沿。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冷轧轧机密封空间内油雾环保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气环(9)的形状与工作箱(1)底部的形状相适应。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冷轧轧机密封空间内油雾环保处理装置,包括工作箱,工作箱外壁上固定有用于抽吸油雾的抽气泵,抽气泵上连接有第一气管,第一气管与工作箱内腔相连通,工作箱内腔设置有分隔板,该分隔板将工作箱内腔分为动力腔和处理腔;动力腔内设置有能量转化机构,能量转化机构与第一气管的出气口正对设置;处理腔内设置有驱动转轴,该驱动转轴一端延伸至动力腔内并与能量转化机构连接,另一端与工作箱底部转动连接;处理腔内还设置有第二气管,该第二气管一端与动力腔连通,另一端与设置在处理腔底部的布气环连通;处理腔上部还设置有排气管。该油雾处理装置可实现乳化液油雾的环保处理,减少大气污染,具有较好的实用性。性。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渊强 王海 赵小龙 狄彦军 罗晓阳 王正仲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甘肃酒钢集团宏兴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8.17
技术公布日:2023/2/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