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石墨电极原料混捏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145325发布日期:2023-02-03 21:24阅读:25来源:国知局
一种石墨电极原料混捏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石墨电极相关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石墨电极原料混捏装置。


背景技术:

2.石墨电极是采用石油焦、针状焦为骨料,煤沥青为粘结剂,经过混捏、成型、焙烧、浸渍、石墨化、机械加工等一系列工艺过程生产出来的一种耐高温石墨质导电材料,石墨电极是电炉炼钢的重要高温导电材料,通过石墨电极向电炉输入电能,利用电极端部和炉料之间引发电弧产生的高温作为热源,使炉料熔化进行炼钢。其他一些冶炼黄磷、工业硅、磨料等材料的矿热炉也用石墨电极作为导电材料。利用石墨电极优良而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能,在其他工业部门也有广泛的用途,石墨电极在加工中有一流程为混捏,在一定温度下将定量的各种粒度炭质颗粒料和粉料与定量的粘结剂搅拌混合均匀,捏合成可塑性糊料的工艺过程称为混捏。
3.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石墨电极原料混捏装置(授权公告号cn 216137109u),该专利技术能够实现对石墨电极原料的混捏,但是,该专利技术没有对如何调整物料进入搅拌筒的出料速度给出进一步的方案。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石墨电极原料混捏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石墨电极原料混捏装置,包括支撑座,支撑座的上表面四周固定安装有支撑腿,支撑腿的上方固定安装有安装板,安装板上固定安装有搅拌筒;
5.搅拌筒的上表面上镶嵌安装有多个储料筒,搅拌筒的上表面上固定安装有电机架,电机架上固定安装有电机二,电机二的下部安装有转轴二,电机二的输出端和转轴二相连接,转轴二的下部安装有转板,转板的上表面和储料筒的下表面相抵,转板上开设有多个出料孔。
6.优选的:所述搅拌筒的外壁上固定安装有加热器,转轴一上固定安装有多个加热棒。
7.优选的:所述加热器和加热棒电性连接,搅拌筒的下部设有收料漏斗。
8.优选的:所述支撑座的上表面中心位置安装有电机一,电机一上安装有转轴一,电机一的输出端和转轴一相连接。
9.优选的:所述转轴一的下部固定安装有刮板,刮板的尺寸和收料漏斗相适配,收料漏斗的下部设有出料口。
10.优选的:所述出料口上设有出料阀门,支撑座的上表面上安装有收料箱,收料箱和收料漏斗通过出料口相连通。
11.优选的:所述搅拌筒的侧壁上嵌有粘合剂加料口,粘合剂加料口上设有加料阀门。
12.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3.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可以通过转板来选择不同的出料孔以调整出料速度,可以避免出现因搅拌筒内物料堆积而影响混捏的情况出现。
附图说明
14.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石墨电极原料混捏装置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15.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石墨电极原料混捏装置的拆解结构示意图;
16.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石墨电极原料混捏装置中转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17.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石墨电极原料混捏装置中图1中a处的结构示意图;
18.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石墨电极原料混捏装置中图2中b处的结构示意图;
19.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石墨电极原料混捏装置中图2中c处的结构示意图;
20.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石墨电极原料混捏装置中图2中d处的结构示意图;
21.图中:
22.1、支撑座;2、支撑腿;3、安装板;4、电机一;5、转轴一;6、搅拌筒;7、加热器;8、加热棒;9、收料漏斗;10、刮板;11、出料口;12、出料阀门;13、收料箱;14、储料筒;15、转板;16、出料孔;17、转轴二;18、电机架;19、电机二;20、粘合剂加料口;21、加料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实用新型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
24.实施例1
25.请参阅图1~图7,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一种石墨电极原料混捏装置,包括支撑座1,支撑座1的上表面四周固定安装有支撑腿2,支撑腿2的上方固定安装有安装板3,支撑座1的上表面中心位置安装有电机一4,电机一4上安装有转轴一5,电机一4的输出端和转轴一5相连接,安装板3上固定安装有搅拌筒6;
26.搅拌筒6的外壁上固定安装有加热器7,转轴一5上固定安装有多个加热棒8,加热器7和加热棒8电性连接,搅拌筒6的下部设有收料漏斗9,转轴一5的下部固定安装有刮板10,刮板10的尺寸和收料漏斗9相适配,收料漏斗9的下部设有出料口11,出料口11上设有出料阀门12,支撑座1的上表面上安装有收料箱13,收料箱13和收料漏斗9通过出料口11相连通;
27.搅拌筒6的上表面上镶嵌安装有多个储料筒14,搅拌筒6的上表面上固定安装有电机架18,电机架18上固定安装有电机二19,电机二19的下部安装有转轴二17,电机二19的输
出端和转轴二17相连接,转轴二17的下部安装有转板15,转板15的上表面和储料筒14的下表面相抵,转板15上开设有多个出料孔16;
28.搅拌筒6的侧壁上嵌有粘合剂加料口20,粘合剂加料口20上设有加料阀门21。
29.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启动电机一4,电机一4带动转轴一5转动,打开加热器7,与加热器7电性连接的加热棒8开始加热,当温度合适时,启动电机二19,电机二19带动转轴二17转动,转轴二17上的转板15开始转动,转板15转到不同的位置时,储料筒14内的物料会从不同尺寸的出料孔16内落下,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不同尺寸的出料孔16来控制出料速度,当搅拌筒6内物料较多时,可以使用较小尺寸的出料孔16进行出料,以避免物料较多时,同类型的物料发生堆积,影响物料间的混合,此时,通过粘合剂加料口20加入粘合剂,物料在搅拌筒6内,转轴一5带动加热棒8对物料进行搅拌和混合,转轴一5下部的刮板10可以对搅拌筒6下部的收料漏斗9表面粘连的物料进行清理,打开出料阀门12,物料经过出料口11进入收料箱13完成收料。
30.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及相关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本实用新型中未具体描述和解释说明的结构、装置以及操作方法,如无特别说明和限定,均按照本领域的常规手段进行实施。


技术特征:
1.一种石墨电极原料混捏装置,包括支撑座(1),其特征在于,支撑座(1)的上表面四周固定安装有支撑腿(2),支撑腿(2)的上方固定安装有安装板(3),安装板(3)上固定安装有搅拌筒(6);搅拌筒(6)的上表面上镶嵌安装有多个储料筒(14),搅拌筒(6)的上表面上固定安装有电机架(18),电机架(18)上固定安装有电机二(19),电机二(19)的下部安装有转轴二(17),电机二(19)的输出端和转轴二(17)相连接,转轴二(17)的下部安装有转板(15),转板(15)的上表面和储料筒(14)的下表面相抵,转板(15)上开设有多个出料孔(1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墨电极原料混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筒(6)的外壁上固定安装有加热器(7),转轴一(5)上固定安装有多个加热棒(8)。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石墨电极原料混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器(7)和加热棒(8)电性连接,搅拌筒(6)的下部设有收料漏斗(9)。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墨电极原料混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1)的上表面中心位置安装有电机一(4),电机一(4)上安装有转轴一(5),电机一(4)的输出端和转轴一(5)相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石墨电极原料混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一(5)的下部固定安装有刮板(10),刮板(10)的尺寸和收料漏斗(9)相适配,收料漏斗(9)的下部设有出料口(11)。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石墨电极原料混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口(11)上设有出料阀门(12),支撑座(1)的上表面上安装有收料箱(13),收料箱(13)和收料漏斗(9)通过出料口(11)相连通。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墨电极原料混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筒(6)的侧壁上嵌有粘合剂加料口(20),粘合剂加料口(20)上设有加料阀门(21)。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墨电极相关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石墨电极原料混捏装置。包括支撑座,支撑座的上表面四周固定安装有支撑腿,支撑腿的上方固定安装有安装板,安装板上固定安装有搅拌筒;搅拌筒的上表面上镶嵌安装有多个储料筒,搅拌筒的上表面上固定安装有电机架,电机架上固定安装有电机二,电机二的下部安装有转轴二,电机二的输出端和转轴二相连接,转轴二的下部安装有转板,转板的上表面和储料筒的下表面相抵,转板上开设有多个出料孔。所述搅拌筒的外壁上固定安装有加热器,转轴一上固定安装有多个加热棒。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可以通过转板来选择不同的出料孔以调整出料速度,可以避免出现因搅拌筒内物料堆积而影响混捏的情况出现。捏的情况出现。捏的情况出现。


技术研发人员:栗鹏举 王国军 唐瑞仕 武义 李哲峰 王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西晋能集团大同能源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8.22
技术公布日:2023/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