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粉尘的喷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149579发布日期:2023-02-03 22:32阅读:17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粉尘的喷淋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喷淋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粉尘的喷淋装置。


背景技术:

2.粉尘,是指悬浮在空气中的固体微粒,喷淋装置油罐上装设的一种水冷却降温设施。在夏天气温高的时候,对地面油罐不断均匀地进行喷淋水冷却,水由罐顶经罐壁流下,使冷却水带走油罐所吸收的太阳辐射热,降低油罐气体空间温度,使昼夜油面温度变化幅度减小,大大减少油罐小呼吸损耗。
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4.1、现有的防粉尘的喷淋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向容器加入粉料溶解过程中,经常会有粉尘漂浮,使得粉尘进入加热机的可能性增加;
5.2、现有的防粉尘的喷淋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粉尘随着气相夹带进入下游设备,时间久了,会堵塞下游的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7.一种防粉尘的喷淋装置,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一端设置有加湿装置,所述主体的另一端安装有粉体进料口,所述主体的上端安装有气相口,所述气相口的一端设置有防粉尘装置,所述防粉尘装置的上端安装有换热机,所述主体上端的一侧安装有溶液进料口;所述加湿装置包括水仓,所述水仓的一端与主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水仓另一端安装有进水管道,所述进水管道的一端设置有雾化器,所述雾化器的下端安装有加湿管道,所述加湿管道的下端安装有加湿孔;所述防粉尘装置包括进气口,所述进气口的一端与气相口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进气口的上端安装有防粉尘外壳,所述防粉尘外壳内部的一端设置有吸附块,所述防粉尘外壳的内部的另一端设置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的上端设置有过滤棉,所述防粉尘外壳的上端安装有出气口。
8.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水仓另一端与进水管道的一端固定连接。
9.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加湿管道的下端与加湿孔的上端固定连接。
10.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进气口的上端与防粉尘外壳的下端固定连接。
11.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防粉尘外壳的上端与出气口的下端固定连接。
12.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相对现有技术来说,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13.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粉尘的喷淋装置,通过水仓、进水管道、雾化器、加湿管道和加湿孔的共同作用下,增加了喷淋装置可以使内部的粉尘不会漂浮的功能,此改动通
过向水仓里注入水,然后通过进水管道将水传输到雾化器中,然后通过雾化器使水变成水雾气,然后通过加湿管道从加湿孔喷出,对附近的粉尘进行加湿,使其不会漂浮。
14.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粉尘的喷淋装置,通过进气口、防粉尘外壳、吸附块、过滤网、过滤棉和出气口的共同作用下,增加了喷淋装置可以防粉尘的功能,此改动当粉尘从进气口进入到防粉尘外壳内时,吸附块会将一部分比较大的粉尘吸附住,然后再由过滤网将粉尘再过滤一些,最后通过过滤棉将粉尘去除,过滤后的气体从出气口排出。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防粉尘的喷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加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防粉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8.图中:1、主体;2、加湿装置;3、粉体进料口;4、气相口;5、防粉尘装置;6、换热机;7、溶液进料口;21、水仓;22、进水管道;23、雾化器;24、加湿管道;25、加湿孔;51、进气口;52、防粉尘外壳;53、吸附块;54、过滤网;55、过滤棉;56、出气口。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20.实施例1
21.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粉尘的喷淋装置,包括主体1,主体1的一端设置有加湿装置2,主体1的另一端安装有粉体进料口3,主体1的上端安装有气相口4,气相口4的一端设置有防粉尘装置5,防粉尘装置5的上端安装有换热机6,主体1上端的一侧安装有溶液进料口7。
22.实施例2
23.如图1-3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优选的,加湿装置2包括水仓21,水仓21的一端与主体1的一端固定连接,水仓21另一端安装有进水管道22,进水管道22的一端设置有雾化器23,雾化器23的下端安装有加湿管道24,加湿管道24的下端安装有加湿孔25,水仓21另一端与进水管道22的一端固定连接,加湿管道24的下端与加湿孔25的上端固定连接。
24.在本实施例中,增加了喷淋装置可以使内部的粉尘不会漂浮的功能,此改动通过向水仓21里注入水,然后通过进水管道22将水传输到雾化器23中,然后通过雾化器23使水变成水雾气,然后通过加湿管道24从加湿孔25喷出,对附近的粉尘进行加湿,使其不会漂浮。
25.实施例3
26.如图1-3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优选的,防粉尘装置5包括进气口51,进气口51的一端与气相口4的一端固定连接,进气口51的上端安装有防粉尘外壳52,防粉尘外壳52内部的一端设置有吸附块53,防粉尘外壳52的内部的另一端设置有过滤网54,过滤网54的上端设置有过滤棉55,防粉尘外壳52的上端安装有出气口56,进气口51的上端与防粉尘外壳52的下端固定连接,防粉尘外壳52的上端与出气口56的下端固定连接。
27.在本实施例中,增加了喷淋装置可以防粉尘的功能,此改动当粉尘从进气口51进入到防粉尘外壳52内时,吸附块53会将一部分比较大的粉尘吸附住,然后再由过滤网54将粉尘再过滤一些,最后通过过滤棉55将粉尘去除,过滤后的气体从出气口56排出。
28.下面具体说一下该防粉尘的喷淋装置的工作原理。
29.如图1-3所示,此防粉尘的喷淋装置在使用时,通过加湿装置2增加了喷淋装置可以使内部的粉尘不会漂浮的功能,此改动通过向水仓21里注入水,然后通过进水管道22将水传输到雾化器23中,然后通过雾化器23使水变成水雾气,然后通过加湿管道24从加湿孔25喷出,对附近的粉尘进行加湿,使其不会漂浮,然后通过防粉尘装置5增加了喷淋装置可以防粉尘的功能,此改动当粉尘从进气口51进入到防粉尘外壳52内时,吸附块53会将一部分比较大的粉尘吸附住,然后再由过滤网54将粉尘再过滤一些,最后通过过滤棉55将粉尘去除,过滤后的气体从出气口56排出。
30.上文一般性的对本实用新型做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可以对之做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于技术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思想精神的修改或改进,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防粉尘的喷淋装置,包括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的一端设置有加湿装置(2),所述主体(1)的另一端安装有粉体进料口(3),所述主体(1)的上端安装有气相口(4),所述气相口(4)的一端设置有防粉尘装置(5),所述防粉尘装置(5)的上端安装有换热机(6),所述主体(1)上端的一侧安装有溶液进料口(7);所述加湿装置(2)包括水仓(21),所述水仓(21)的一端与主体(1)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水仓(21)另一端安装有进水管道(22),所述进水管道(22)的一端设置有雾化器(23),所述雾化器(23)的下端安装有加湿管道(24),所述加湿管道(24)的下端安装有加湿孔(25);所述防粉尘装置(5)包括进气口(51),所述进气口(51)的一端与气相口(4)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进气口(51)的上端安装有防粉尘外壳(52),所述防粉尘外壳(52)内部的一端设置有吸附块(53),所述防粉尘外壳(52)的内部的另一端设置有过滤网(54),所述过滤网(54)的上端设置有过滤棉(55),所述防粉尘外壳(52)的上端安装有出气口(5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粉尘的喷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仓(21)另一端与进水管道(22)的一端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粉尘的喷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湿管道(24)的下端与加湿孔(25)的上端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粉尘的喷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口(51)的上端与防粉尘外壳(52)的下端固定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防粉尘的喷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粉尘外壳(52)的上端与出气口(56)的下端固定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粉尘的喷淋装置,涉及喷淋装置技术领域,包括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一端设置有加湿装置,所述主体的另一端安装有粉体进料口,所述主体的上端安装有气相口,所述气相口的一端设置有防粉尘装置,所述防粉尘装置的上端安装有换热机,所述主体上端的一侧安装有溶液进料口,所述加湿装置包括水仓,所述水仓的一端与主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水仓另一端安装有进水管道。本实用新型通过水仓、进水管道、雾化器、加湿管道和加湿孔的共同作用下,增加了喷淋装置可以使内部的粉尘不会漂浮的功能,通过进气口、防粉尘外壳、吸附块、过滤网、过滤棉和出气口的共同作用下,增加了喷淋装置可以防粉尘的功能。了喷淋装置可以防粉尘的功能。了喷淋装置可以防粉尘的功能。


技术研发人员:周保钢 卢家馗 施以龙 袁帅威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海南华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9.30
技术公布日:2023/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