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配料系统压力平衡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995550发布日期:2023-01-18 00:09阅读:19来源:国知局
一种配料系统压力平衡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配料压力调节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配料系统压力平衡结构。


背景技术:

2.针对粉碎后的针状焦和沥青的配料系统的配料过程为:配料罐放料至vc混合机,vc混合机放料至缓存罐,但是在下料过程中,通常由于进料罐排气不及时,使得物料下不去,会对现有的配料过程造成堆料、堵塞等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3.1.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配料系统压力平衡结构,本实用新型通过增加压力平衡管将配料罐、vc混合机和缓存罐串联,使得配料罐、vc混合机和缓存罐的气压一致,确保下料过程顺畅,避免物料堆积造成的管路堵塞的现象。
5.2.技术方案
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7.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配料系统压力平衡结构,包括配料罐、vc混合机和缓存罐,所述的配料罐、vc混合机和缓存罐依次串联设置,配料罐的罐体外侧设置有呼吸器和压力平衡管,呼吸器的底部与压力平衡管连通,压力平衡管的管身上分别设置有第一支管、第二支管和第三支管,配料罐通过第一支管与压力平衡管连接,vc混合机通过第二支管与压力平衡管连接,缓存罐通过第三支管与压力平衡管连接;
8.所述的vc混合机包括筒体、电机、搅拌轴、联动杆、搅拌辊,筒体的顶部设置有电机,筒体的内部设置有搅拌轴,搅拌轴的顶端延伸至筒体外并与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搅拌轴的轴身上间隔设置有联动杆,联动杆的一端连接有搅拌辊。
9.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支管、第二支管、第三支管在压力平衡管的管身上并联设置。
10.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支管、第二支管、第三支管的管身上均设置有手动蝶阀。
11.进一步地,所述的压力平衡管采用竖直设置,第一支管、第二支管、第三支管均采用倾斜设置。
12.进一步地,所述的搅拌轴的底端设置有锥形轴头;
13.进一步地,所述的搅拌轴的轴身上间隔设置有破碎刀片,破碎刀片的表面开设有导流孔。
14.3.有益效果
15.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6.本实用新型通过增加压力平衡管将配料罐、vc混合机和缓存罐串联,使得配料罐、vc混合机和缓存罐的气压一致,确保下料过程顺畅,避免物料堆积造成的管路堵塞的现象,
手动蝶阀可以针对支管进行快速启闭,从而便于支管的拆卸清理工作,筒体内的联动杆设置有多组,且长短不一,联动杆配合搅拌辊使用,可覆盖筒体内大部分区域,其产生的搅拌效果更为优异,搅拌辊、破碎刀片、锥形轴头共同产生搅拌、疏通效果,可加快物料混合效率。使得物料混合也更为充分。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vc混合机内部结构示意图。
19.图中:1、配料罐;2、vc混合机;21、筒体;22、电机;23、搅拌轴;24、联动杆;25、搅拌辊;26、破碎刀片;261、导流孔;27、锥形轴头;3、缓存罐;4、呼吸器;5、压力平衡管;51、第一支管;52、第二支管;53、第三支管;6、手动蝶阀。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21.实施例1
22.从图1可以看出,本实施例的一种配料系统压力平衡结构,包括配料罐1、vc混合机2和缓存罐3,配料罐1、vc混合机2和缓存罐3依次串联设置,配料罐1的罐体外侧设置有呼吸器4和压力平衡管5,呼吸器4的底部与压力平衡管5连通,压力平衡管5的管身上分别设置有第一支管51、第二支管52和第三支管53,配料罐1通过第一支管51与压力平衡管5连接,vc混合机2通过第二支管52与压力平衡管5连接,缓存罐3通过第三支管53与压力平衡管5连接;
23.针对粉碎后的针状焦和沥青的配料混合过程中,配料罐1将罐体内粉碎的针状焦和沥青料输入vc混合机2进行混合,混合后输入缓存罐3进行存储;
24.第一支管51、第二支管52、第三支管53在压力平衡管5的管身上并联设置,第一支管51、第二支管52、第三支管53的管身上均设置有手动蝶阀6,手动蝶阀6可以针对支管进行快速启闭,从而便于支管的拆卸清理工作,压力平衡管5采用竖直设置,第一支管51、第二支管52、第三支管53均采用倾斜设置,配料混合过程中,会产生微量粉尘,若采用水平设置的管道,则易堵塞,通过将支管倾斜设置,可有效避免管路堵塞的现象。
25.从图2可以看出,vc混合机2包括筒体21、电机22、搅拌轴23、联动杆24、搅拌辊25,筒体21的顶部设置有电机22,筒体21的内部设置有搅拌轴23,搅拌轴23的顶端延伸至筒体21外并与电机22的输出端连接,搅拌轴23的轴身上间隔设置有联动杆24,联动杆24的一端连接有搅拌辊25。
26.搅拌轴23的底端设置有锥形轴头27,锥形轴头27随搅拌轴23转头,可持续针对积压在筒体21底部的物料进行挤压,可确保下料过程顺畅,为了避免针状焦和沥青的配料混合过程中堆积在vc混合机2内,通过搅拌辊25配合破碎刀片26、锥形轴头27共同产生搅拌、疏通效果,可加快物料混合效率。
27.搅拌轴23的轴身上间隔设置有破碎刀片26,破碎刀片26的表面开设有导流孔261,破碎刀片26还可以产生局部裂解效果,可确保物料混合效果。
28.筒体21内的联动杆24设置有多组,且长短不一,联动杆24配合搅拌辊25使用,可覆盖筒体21内大部分区域,其产生的搅拌效果更为优异,使得物料混合也更为充分。
29.本实用新型通过增加压力平衡管5将配料罐1、vc混合机2和缓存罐3串联,使得配料罐1、vc混合机2和缓存罐3的气压一致,确保下料过程顺畅,避免物料堆积造成的管路堵塞的现象,手动蝶阀6可以针对支管进行快速启闭,从而便于支管的拆卸清理工作,筒体21内的联动杆24设置有多组,且长短不一,联动杆24配合搅拌辊25使用,可覆盖筒体21内大部分区域,其产生的搅拌效果更为优异,搅拌辊25、破碎刀片26、锥形轴头27共同产生搅拌、疏通效果,可加快物料混合效率。使得物料混合也更为充分。
30.以上示意性的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该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所以,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配料系统压力平衡结构,包括配料罐(1)、vc混合机(2)和缓存罐(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配料罐(1)、vc混合机(2)和缓存罐(3)依次串联设置,配料罐(1)的罐体外侧设置有呼吸器(4)和压力平衡管(5),呼吸器(4)的底部与压力平衡管(5)连通,压力平衡管(5)的管身上分别设置有第一支管(51)、第二支管(52)和第三支管(53),配料罐(1)通过第一支管(51)与压力平衡管(5)连接,vc混合机(2)通过第二支管(52)与压力平衡管(5)连接,缓存罐(3)通过第三支管(53)与压力平衡管(5)连接;所述的vc混合机(2)包括筒体(21)、电机(22)、搅拌轴(23)、联动杆(24)、搅拌辊(25),筒体(21)的顶部设置有电机(22),筒体(21)的内部设置有搅拌轴(23),搅拌轴(23)的顶端延伸至筒体(21)外并与电机(22)的输出端连接,搅拌轴(23)的轴身上间隔设置有联动杆(24),联动杆(24)的一端连接有搅拌辊(2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配料系统压力平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支管(51)、第二支管(52)、第三支管(53)在压力平衡管(5)的管身上并联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配料系统压力平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支管(51)、第二支管(52)、第三支管(53)的管身上均设置有手动蝶阀(6)。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配料系统压力平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力平衡管(5)采用竖直设置,第一支管(51)、第二支管(52)、第三支管(53)均采用倾斜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配料系统压力平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搅拌轴(23)的底端设置有锥形轴头(27)。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配料系统压力平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搅拌轴(23)的轴身上间隔设置有破碎刀片(26),破碎刀片(26)的表面开设有导流孔(261)。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配料系统压力平衡结构,属于配料压力调节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配料罐、VC混合机和缓存罐,所述的配料罐、VC混合机和缓存罐依次串联设置,配料罐的罐体外侧设置有呼吸器和压力平衡管,呼吸器的底部与压力平衡管连通,压力平衡管的管身上分别设置有第一支管、第二支管和第三支管,配料罐通过第一支管与压力平衡管连接,VC混合机通过第二支管与压力平衡管连接,缓存罐通过第三支管与压力平衡管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增加压力平衡管将配料罐、VC混合机和缓存罐串联,使得配料罐、VC混合机和缓存罐的气压一致,确保下料过程顺畅,避免物料堆积造成的管路堵塞的现象。象。象。


技术研发人员:汪伟 容耀 赵文涛 付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科达新材料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0.21
技术公布日:2023/1/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