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脱硫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714923发布日期:2023-04-05 13:14阅读:70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脱硫塔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脱硫,具体涉及一种新型脱硫塔。


背景技术:

1、随着国家环保对工业烟气so2排放逐步达到超低排放,烟气脱硫装置必须改用高效脱硫方式;氨法湿法脱硫是目前使用的湿法效率最高的方法;传统的湿法脱硫超低排放采用加高脱硫塔增加喷淋层数,加高塔加托盘,增加一个塔或增高塔实现双循环等措施做超低排放。

2、例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04601981u公开了一种配置多层托盘的脱硫塔,该脱硫塔包括塔体,塔体内从下至上依次设置有浆液池、多层喷淋层和多层除雾器,塔体上位于浆液池与最下一层喷淋层之间开设有原烟入口,塔体的顶部开设有净烟出口,塔体内还设置有多层托盘,托盘位于原烟入口的上方、且位于最上一层喷淋层的下方,托盘上开设有多个通孔。该脱硫塔增加喷淋层数,且塔内设置多层托盘,进而脱硫塔的高度也随之增加,使得脱硫塔的投资成本及运维费用增加且脱硫效率提升有限,进而增加了环保长期达标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目的,解决传统湿法脱硫需增加层高和设备进而增加投资成本及运维费、设备的运维量且脱硫效率提升有限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新型脱硫塔,包括塔体1,塔体1本体下部设置进烟口2,其顶部设置出烟口3,塔体1内腔自下至上依次设置储液层20、一级脱硫层12、二级脱硫层13、三级脱硫层14,一级脱硫层12通过第一循环泵4连接储液层20底部设置的出液管10,二级脱硫层13通过第二循环泵5连接浆液118,三级脱硫层14通过第三循环泵6连接浆液219,储液层20浆液ph范围值小于浆液118ph范围值,浆液118ph范围值小于浆液219ph范围值。

4、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一级脱硫层12上部设置第一进液层15,下部设置填料层9,第一进液层15连接第一循环泵4。

5、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二级脱硫层13上部设置第一进液层16,下部设置填料层9,第一进液层16连接第二循环泵5。

6、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三级脱硫层14上部设置第一进液层17,下部设置填料层9,第一进液层17连接第三循环泵6。

7、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第一循环泵4、第二循环泵5、第三循环泵6外接管路分别设置ph计11。

8、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烟气进口弯头8固定于塔体1外壁下部的进烟口2,烟气进口弯头8延伸至塔体内腔中心且开口方向向下,烟气进口弯头8开口处高度高于储液层20液面的高度。

9、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第一进液层15、第二进液层16、第三进液层17分别设置一层,且本体向下分别设置多个喷头7,喷头7向下喷射。

10、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填料层9填料为聚丙烯的鲍尔环。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型脱硫塔有益效果如下:

12、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脱硫塔,该脱硫塔通过设置的三个脱硫层,每个脱硫层只设置一层喷淋,降低了脱硫塔的高度,减少了投资成本及运维陈本,每一层喷淋层对应设置一台循环水泵,解决了循环水泵扬程低而导致的喷射动力不足,提高了脱硫效果,降低了能耗。

13、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脱硫塔,该脱硫塔采用三个循环泵进口管安装ph计,分别监测浆液的ph值,通过对浆液设置的三个ph值范围,利用ph值控制最大化脱硫效率的同时解决氨逃逸黄烟拖尾的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脱硫塔,包括塔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塔体(1)本体下部设置进烟口(2),其顶部设置出烟口(3),所述塔体(1)内腔自下至上依次设置储液层(20)、一级脱硫层(12)、二级脱硫层(13)、三级脱硫层(14),所述一级脱硫层(12)通过第一循环泵(4)连接所述储液层(20)底部设置的出液管(10),所述二级脱硫层(13)通过第二循环泵(5)连接浆液1(18),所述三级脱硫层(14)通过第三循环泵(6)连接浆液2(19),所述储液层(20)浆液ph值小于所述浆液1(18)ph值,所述浆液1(18)ph值小于所述浆液2(19)ph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新型脱硫塔,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脱硫层(12)上部设置第一进液层(15),下部设置填料层(9),所述第一进液层(15)连接第一循环泵(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新型脱硫塔,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级脱硫层(13)上部设置第二进液层(16),下部设置填料层(9),所述第二进液层(16)连接第二循环泵(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新型脱硫塔,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级脱硫层(14)上部设置第三进液层(17),下部设置填料层(9),所述第三进液层(17)连接第三循环泵(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新型脱硫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循环泵(4)、第二循环泵(5)、第三循环泵(6)外接管路分别设置ph计(1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新型脱硫塔,其特征在于:烟气进口弯头(8)固定于所述塔体(1)外壁下部的所述进烟口(2),所述烟气进口弯头(8)延伸至所述塔体内腔中心且开口方向向下,所述烟气进口弯头(8)开口处高度高于所述储液层(20)液面的高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新型脱硫塔,其特征在于:第一进液层(15)、第二进液层(16)、第三进液层(17)分别设置一层,且本体向下分别设置多个喷头(7),喷头(7)向下喷射。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新型脱硫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层(9)填料为聚丙烯的鲍尔环。


技术总结
本技术属于脱硫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脱硫塔,塔体1本体下部设置进烟口,其顶部设置出烟口,塔体内腔自下至上依次设置储液层、一级脱硫层、二级脱硫层、三级脱硫层,一级脱硫层通过第一循环泵连接储液层底部设置的出液管,二级脱硫层通过第二循环泵连接浆液1,三级脱硫层通过第三循环泵连接浆液2,储液层浆液PH范围值小于浆液1PH值,浆液1PH值小于所述浆液2PH值,本技术降低了脱硫塔高度、提升了脱硫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妮南,夏艺菲,夏铭泽,王蕊,王戎屹,夏文启,王跃新,宝鲁特,赵泊然,张立祥,田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内蒙古镁好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024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