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分布导流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524751发布日期:2023-03-22 07:05阅读:38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效分布导流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石墨设备领域,具体是一种高效分布导流结构。


背景技术:

2.当前在降膜吸收器和精馏塔的工作过程中,液体分布的效果如何至关重要,如果液体分布不均匀,或进入壳体后直接涌出,会造成液体与气体接触不充分,直接会导致降膜吸收器中的吸收效果差、精馏塔的分离效果差,因此,本申请设计一种高效分布导流结构来提高液体导流和分布的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效分布导流结构,通过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使得液体的导流、分布效果更好,适用于降膜吸收器和精馏塔的使用,能够帮助提高降膜吸收器的吸收效果以及精馏塔的分离效果。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效分布导流结构,包括盖板和封头,所述盖板设置在所述封头的上方,所述封头与所述盖板之间设有蓄液腔,
5.所述蓄液腔包括进液口,所述进液口的外侧套设有挡筒,所述挡筒套设在所述封头的台阶面上且底部与所述台阶面贴合,远离所述挡筒的所述进液口下端内侧设有出液口;
6.所述挡筒的上端面与所述盖板之间设有溢流口,所述盖板与所述挡筒、封头之间构成进液腔和溢流腔,所述进液腔和所述溢流腔通过所述溢流口连通,所述溢流腔的底部设有若干个导流孔,所述导流孔呈倾斜设置。
7.进一步的,所述挡筒的下端内壁上设有溢流孔,所述溢流孔使所述进液腔与所述溢流腔连通,所述溢流孔的直径为6mm。
8.进一步的,所述导流孔的直径为10mm,所述导流孔的倾斜角度为10-15
°

9.进一步的,所述盖板与所述封头之间设有上下贯通的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进液腔不连通。
10.进一步的,所述盖板的材质为碳钢,所述封头的材质为石墨。
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2.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使得液体的导流、分布效果更好,适用于降膜吸收器和精馏塔的使用,能够帮助提高降膜吸收器的吸收效果以及精馏塔的分离效果。
13.2.通过导流孔的设计,起到限流的作用,能够避免溢流腔内的液体直接涌出,增加液体与气体的接触时间,提高降膜吸收器的吸收效果以及精馏塔的分离效果;通过溢流孔的设计,能够在进液腔内进液量大的时候,帮助平衡进液腔内的压力。
附图说明
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
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附图。
15.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高效分布导流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是本实用新型应用于降膜吸收器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17.图3是本实用新型应用于精馏塔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18.图中:1-盖板,2-封头,3-进液口,4-挡筒,5-溢流口,6-导流孔,7-溢流孔,8-通孔,100-进液腔,200-溢流腔,9-壳体。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0.如图1所示,一种高效分布导流结构,包括盖板1和封头2,盖板1材质为碳钢,封头2材质为石墨,盖板1设置在封头2的上方,封头2与盖板1之间设有蓄液腔,蓄液腔包括进液口3,进液口3的外侧套设有挡筒4,挡筒4套设在封头2的台阶面上且底部与台阶面贴合,盖板1与挡筒4、封头2和进液口3之间构成进液腔100;
21.挡筒4的上端面与盖板1之间设有溢流口5,溢流口5与盖板1、挡筒4和封头2之间构成溢流腔200,溢流腔200的底部设有若干个导流孔6,导流孔6呈倾斜设置,其中,导流孔6的直径为10mm,导流孔6的倾斜角度为10-15
°
,导流孔可以起到限流的作用,能够避免溢流腔内的液体直接涌出;挡筒4上设有溢流孔7,溢流孔7与溢流腔200连通,溢流孔7的直径为6mm,溢流孔的设计,能够在进液腔内进液量大的时候,帮助平衡进液腔内的压力。
22.盖板1与封头2之间设有上下贯通的通孔8,通孔8与进液腔100不连通。
23.实施例1
24.当本实用新型用于降膜吸收器时,通孔8用于进气,封头2的下端外侧套设有壳体(如图2),液体从进液口3进入,然后从出液口31流出进入进液腔100,使进液腔100内的液体高度达到溢流口5的高度后,液体再从溢流口5流入溢流腔200内,然后从底部的导流孔6流出至壳体的内壁,与壳体的内壁形成一层液膜向下流动,从而提高降膜吸收器的吸收效果。
25.实施例2
26.本实用新型用于精馏塔时,通孔8用于出气,封头2的下端外侧套设有壳体,液体从进液口3进入,然后从出液口31流出进入进液腔100,使进液腔100内的液体高度达到溢流口5的高度后,液体再从溢流口5流入溢流腔200内,然后从底部的导流孔6流出至壳体的内壁,与壳体的内壁形成一层液膜向下流动,使得气液接触更充分,提高精馏塔的分离效果。
27.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两种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高效分布导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盖板(1)和封头(2),所述盖板(1)设置在所述封头(2)的上方,所述封头(2)与所述盖板(1)之间设有蓄液腔,所述蓄液腔包括进液口(3),所述进液口(3)的外侧套设有挡筒(4),所述挡筒(4)套设在所述封头(2)的台阶面上且底部与所述台阶面贴合,远离所述挡筒(4)的所述进液口(3)下端内侧设有出液口(31);所述挡筒(4)的上端面与所述盖板(1)之间设有溢流口(5),所述盖板(1)与所述挡筒(4)、封头(2)之间构成进液腔(100)和溢流腔(200),所述进液腔(100)和所述溢流腔(200)通过所述溢流口(5)连通,所述溢流腔(200)的底部设有若干个导流孔(6),所述导流孔(6)呈倾斜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分布导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筒(4)的下端内壁上设有溢流孔(7),所述溢流孔(7)使所述进液腔(100)与所述溢流腔(200)连通,所述溢流孔(7)的直径为6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分布导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孔(6)的直径为10mm,所述导流孔(6)的倾斜角度为10-15
°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分布导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1)与所述封头(2)之间设有上下贯通的通孔(8),所述通孔(8)与所述进液腔(100)不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分布导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1)的材质为碳钢,所述封头(2)的材质为石墨。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墨设备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高效分布导流结构,包括盖板和封头,盖板设置在封头的上方,封头与盖板之间设有蓄液腔,蓄液腔包括进液口,进液口的外侧套设有挡筒,挡筒套设在封头的台阶面上且底部与台阶面贴合,远离挡筒的进液口下端内侧设有出液口;挡筒的上端面与盖板之间设有溢流口,盖板与挡筒、封头之间构成进液腔和溢流腔,进液腔和溢流腔通过溢流口连通,溢流腔的底部设有若干个导流孔,导流孔呈倾斜设置。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使得液体的导流、分布效果更好,适用于降膜吸收器和精馏塔的使用,能够帮助提高降膜吸收器的吸收效果以及精馏塔的分离效果。的吸收效果以及精馏塔的分离效果。的吸收效果以及精馏塔的分离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缪世阳 张龙 陈燕 李明慧 邱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通星球石墨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1.23
技术公布日:2023/3/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