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臭氧水气液混合循环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099102发布日期:2023-08-10 06:15阅读:27来源:国知局
一种臭氧水气液混合循环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臭氧水混合设备领域,涉及一种混合系统,具体涉及一种臭氧水气液混合循环系统。


背景技术:

1、硅片是太阳能电池的基本部件,其性能参数直接影响太阳能电池片的光电转化效率,因此硅片的清洗很重要。在硅片切割的工艺流程中,硅片表面可能沾染的污染物可分为三类:(1)油脂、环氧树脂或聚乙二醇等有机物;(2)金属、金属离子和其它无机化合物;(3)粉尘颗粒及其它固体颗粒等。随着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使用臭氧清洗代替传统rca清洗硅片越来越普遍,因为使用臭氧清洗可以避免双氧水、硝酸等化学品的使用及排放,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是绿色环保的清洗方法。

2、申请号为202220265592.x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高浓度臭氧水混合装置,它包括:臭氧发生组件,所述臭氧发生组件包括臭氧发生器、与所述臭氧发生器相连接用于输入氧气的氧气进气机构以及与所述臭氧发生器相连接用于输出臭氧的臭氧出气机构;气液混合桶,所述气液混合桶直接或通过气液混合管间接与所述臭氧出气机构相连接;循环混合组件。该混合装置能够将臭氧和水分别加压后于气液混合桶中进行混合,有利于臭氧充分溶于水而形成高浓度的臭氧水,但是混合桶未设置排气结构而容易导致其内的压力过大,存在过压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臭氧水气液混合循环系统。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臭氧水气液混合循环系统,它包括:

3、磁力泵,所述磁力泵连接有第一进液管和第一出液管;

4、冷却桶,所述冷却桶连接有第二进液管和第二出液管,所述第二进液管与所述第一出液管通过第一手动阀相连接;

5、单向阀,所述单向阀的一端连接有第三进液管且另一端连接有第三出液管,所述第三进液管与所述第二出液管对接;

6、混合组件,所述混合组件包括相配合的混合桶和臭氧进气控制单元,

7、臭氧水浓度传感器,所述臭氧水浓度传感器连接有第一臭氧水管和第二臭氧水管,所述第一臭氧水管接至所述第一进液管上,所述第二臭氧水管接至所述第二出液管和所述第三进液管的连接处;

8、所述混合桶包括对接配合的第一半桶体和第二半桶体、形成在所述第一半桶体自由端的第一接头、形成在所述第二半桶体自由端的第二接头以及安装在所述第一半桶体自由端且延伸至所述第二半桶体内的排气管,所述第一接头通过第一转接管与所述第三出液管相连接,所述第二接头外接有臭氧水出水管,所述臭氧水出水管上安装有第二手动阀;

9、所述臭氧进气控制单元包括控制箱本体、一端位于所述控制箱本体内且另一端延伸至所述控制箱本体外以连接臭氧发生器的臭氧引导管、一端延伸至控制箱本体内且另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一转接管和所述第三出液管之间的臭氧进气管以及设置于所述控制箱本体内且连接所述臭氧引导管和所述臭氧进气管的臭氧加压泵。

10、优化地,所述磁力泵的外壳体上设置有安装底板;所述混合组件还包括基板,所述混合桶和所述控制单元均安装在所述基板上。

11、优化地,所述第一半桶体、所述第二半桶体相对接的端部分别形成有第一法兰部、第二法兰部,所述第一法兰部和所述第二法兰部通过多根螺栓副连接。

12、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法兰部的内壁上形成有内台阶对接环体,所述第二法兰部上形成有与所述内台阶对接环体相配合的外台阶对接环体。

13、优化地,所述排气管的管壁上开设有间隔设置的多列漏液孔。

14、进一步地,所述臭氧进气控制单元还包括一端与所述排气管外端相连接其另一端延伸至所述控制箱本体内的导气管、由所述控制箱本体内延伸至其外部且通过安全阀与所述导气管相连接以外接排风装置的臭氧排气管以及一端与所述臭氧排气管相连接且另一端延伸至所述控制箱本体外的压缩空气入管。

15、更进一步地,所述导气管的管径大于所述臭氧排气管的管径。

16、优化地,所述臭氧进气控制单元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控制箱本体内的液位仪,所述第二半桶体的自由端还设置有第三接头,所述第三接头通过连接管与所述液位仪相连接。

17、优化地,所述第二半桶体内安装有与其端部相邻设置的均流板。

18、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实用新型臭氧水气液混合循环系统,通过采用磁力泵、冷却桶、单向阀、混合组件和臭氧水浓度传感器等进行配合,并在混合桶上设置排气管,这样能够避免混合桶内的压力过大而产生过压风险。



技术特征:

1.一种臭氧水气液混合循环系统,它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臭氧水气液混合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磁力泵(1)的外壳体上设置有安装底板(13);所述混合组件(5)还包括基板,所述混合桶(52)和所述臭氧进气控制单元(53)均安装在所述基板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臭氧水气液混合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半桶体(521)、所述第二半桶体(522)相对接的端部分别形成有第一法兰部(5210)、第二法兰部(5220),所述第一法兰部(5210)和所述第二法兰部(5220)通过多根螺栓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臭氧水气液混合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法兰部(5210)的内壁上形成有内台阶对接环体(5211),所述第二法兰部(5220)上形成有与所述内台阶对接环体(5211)相配合的外台阶对接环体(522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臭氧水气液混合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管(526)的管壁上开设有间隔设置的多列漏液孔(5161)。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臭氧水气液混合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臭氧进气控制单元(53)还包括一端与所述排气管(526)外端相连接其另一端延伸至所述控制箱本体(530)内的导气管(535)、由所述控制箱本体(530)内延伸至其外部且通过安全阀与所述导气管(535)相连接以外接排风装置的臭氧排气管(532)以及一端与所述臭氧排气管(532)相连接且另一端延伸至所述控制箱本体(530)外的压缩空气入管(53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臭氧水气液混合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气管(535)的管径大于所述臭氧排气管(532)的管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臭氧水气液混合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臭氧进气控制单元(53)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控制箱本体(530)内的液位仪,所述第二半桶体(522)的自由端还设置有第三接头(527),所述第三接头(527)通过连接管(536)与所述液位仪相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臭氧水气液混合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半桶体(522)内安装有与其端部相邻设置的均流板(525)。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臭氧水气液混合循环系统,它包括:磁力泵;冷却桶;单向阀;混合组件,所述混合组件包括相配合的混合桶和臭氧进气控制单元,臭氧水浓度传感器;所述混合桶包括对接配合的第一半桶体和第二半桶体、形成在所述第一半桶体自由端的第一接头、形成在所述第二半桶体自由端的第二接头以及安装在所述第一半桶体自由端且延伸至所述第二半桶体内的排气管;所述臭氧进气控制单元包括控制箱本体、一端位于所述控制箱本体内且另一端延伸至所述控制箱本体外以连接臭氧发生器的臭氧引导管、一端延伸至控制箱本体内且另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一转接管和所述第三出液管之间的臭氧进气管以及臭氧加压泵。这样能够避免混合桶内的压力过大而产生过压风险。

技术研发人员:居思薇,居建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无锡思锐电子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19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