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道移液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788621发布日期:2023-04-19 05:06阅读:27来源:国知局
多道移液器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是关于移液器领域,特别是关于一种多道移液器。


背景技术:

1、移液器是所有生物化学实验室进行所有免疫,细胞培养,临床诊断及食品分析中必不可少的实验仪器,通过移液器可以将生化试剂转移到特定的实验器皿中。而多道移液器的出现大大减少了单次生化实验中移液的次数,缩短了移液时间,提高了移液效率。

2、对于多道移液器来说,在吸排液过程中,活塞头是往复运动的,在往复运动过程中,或者多道移液器发生跌落时,活塞头有脱落的风险,这将导致移液器丧失工作功能。市场上常见的多道移液器的活塞头的固定方式结构复杂,移液管拆装繁琐。

3、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实用新型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道移液器,其能够有效缓解多道移液器中移液管拆装繁琐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道移液器,包括壳体、多个移液管、推板、限位件和驱动件。所述多个移液管设于所述壳体内,每个所述移液管均设有活塞头。所述推板设于所述壳体内,该推板具有多个卡槽,所述多个卡槽分别用于放置多个所述活塞头。所述限位件罩设在所述推板上并与所述推板卡接,以限制所述活塞头从所述卡槽脱落。所述驱动件具有驱动杆,所述驱动杆与所述推板连接用于驱动所述推板移动。

3、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限位件包括呈l形关系的第一支板和第二支板,所述第一支板用于封堵所述卡槽,所述第一支板的边缘形成有向所述第二支板一侧弯曲的第一侧板,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二支板对所述活塞头在第一方向上形成限位,该第一方向为垂直于所述驱动杆的运动方向。

4、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支板的边缘形成有向所述第一支板弯折的第二侧板,所述第二侧板与所述第一支板对所述活塞头在第二方向上形成限位,该第二方向为平行于所述驱动杆的运动方向。

5、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推板包括正面,所述正面为所述推板正对所述移液管的一面,所述第一侧板的边缘和第二侧板的边缘的正投影之间的距离小于等于所述正面的长度。

6、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支板由弹性材料制成,且所述第一侧板的边缘和第二侧板的边缘的正投影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正面的长度。

7、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侧板向远离所述第一支板一侧形成有导向面。

8、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推板上形成有挡板,所述挡板的边缘与所述第二侧板的边缘之间的正投影的距离小于所述活塞头的直径。

9、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还包括插设于所述移液管内的活塞杆,所述活塞头位于所述活塞杆的一端,每个卡槽均设有第一避让部,所述第二侧板上形成有避让所述活塞杆的第二避让部,所述第一避让部和第二避让部相对应,围成供所述活塞杆穿过的穿孔。

10、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的侧壁上形成有滑轨,所述推板能够于所述滑轨上滑动。

11、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上形成有第一固定件,该第一固定件上形成有多个用于卡接所述移液管的第一固定槽,所述壳体上形成有第二固定件,该第二固定件上形成有多个用于放置所述移液管的第二固定槽。

12、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移液管外壁形成有凸台,该凸台位于所述第一固定槽和所述第二固定槽之间,所述驱动件还包括手持部,所述驱动杆能够于所述手持部内移动,所述手持部与所述壳体连接。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多道移液器,具有以下优点:

14、通过推板与限位件的卡接及解除卡接可实现活塞头从推板中的快速拆装。特别而言,通过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与底面和正面的抵接配合实现对活塞头的包围设置,以防止活塞头从推板上脱落。

15、当需要拆卸限位件时,沿垂直于第一侧板与底面的抵接方向推动第一侧板,使得第一侧板与底面解除抵接,即可完成限位件与推板的卡接关系,结构简单,拆装方便。

16、为了不干扰活塞头的安装,在推板上的每个卡槽上都设置了第一避让部,用于避让活塞杆的放置。由于壳体空间有限,且为了限位件能够与推板配合紧密,在第二侧板上设置了避让活塞杆的第二避让部。



技术特征:

1.多道移液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道移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3)包括呈l形关系的第一支板(31)和第二支板(32),所述第一支板(31)用于封堵所述卡槽(21),所述第一支板(31)的边缘形成有向所述第二支板(32)一侧弯曲的第一侧板(33),所述第一侧板(33)与所述第二支板(32)对所述活塞头(52)在第一方向上形成限位,该第一方向为垂直于所述驱动杆(41)的运动方向。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道移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板(32)的边缘形成有向所述第一支板(31)弯折的第二侧板(34),所述第二侧板(34)与所述第一支板(31)对所述活塞头(52)在第二方向上形成限位,该第二方向为平行于所述驱动杆(41)的运动方向。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道移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板(2)包括正面(23),所述正面(23)为所述推板(2)正对所述移液管(5)的一面,所述第一侧板(33)的边缘和第二侧板(34)的边缘的正投影之间的距离小于等于所述正面(23)的长度。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道移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板(31)由弹性材料制成,且所述第一侧板(33)的边缘和第二侧板(34)的边缘的正投影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正面(23)的长度。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道移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侧板(34)向远离所述第一支板(31)一侧形成有导向面(35)。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道移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板(2)上形成有挡板(211),所述挡板(211)的边缘与所述第二侧板(34)的边缘之间的正投影的距离小于所述活塞头(52)的直径。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道移液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插设于所述移液管(5)内的活塞杆(53),所述活塞头(52)位于所述活塞杆(53)的一端,每个卡槽(21)均设有第一避让部(22),所述第二侧板(34)上形成有避让所述活塞杆(53)的第二避让部(36),所述第一避让部(22)和第二避让部(36)相对应,围成供所述活塞杆(53)穿过的穿孔。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道移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侧壁上形成有滑轨(27),所述推板(2)能够于所述滑轨(27)上滑动。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道移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上形成有第一固定件(25),该第一固定件(25)上形成有多个用于卡接所述移液管(5)的第一固定槽(251),所述壳体(1)上形成有第二固定件(26),该第二固定件(26)上形成有多个用于放置所述移液管(5)的第二固定槽(261)。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多道移液器,包括壳体、多个移液管、推板、限位件和驱动件。多个移液管设于壳体内,每个移液管均设有活塞头。推板设于壳体内,该推板具有多个卡槽,多个卡槽分别用于放置多个活塞头。限位件罩设在推板上并与推板卡接,以限制活塞头从所述卡槽脱落。驱动件具有驱动杆,驱动杆与推板连接用于驱动所述推板移动。本技术的多道移液器,当推板和限位件卡接时能够将活塞头固定在卡槽内,当推板和限位件解除卡接时,活塞头能够与推板发生脱离。这样通过推板与限位件的卡接及解除卡接可实现活塞头与推板快速拆装。

技术研发人员:周康康,张大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梅特勒-托利多(常州)测量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19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