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过滤和调节层析液流速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125179发布日期:2023-05-11 10:05阅读:104来源:国知局
一种过滤和调节层析液流速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层析装置,特别涉及一种过滤和调节层析液流速的装置。


背景技术:

1、层析的一相是固定相,另一相为流动相,当流动相经过固定相时,被分离物质在两相间分配,由平衡状态到失去平衡又恢复平衡,即不断经历吸附和解吸的过程。随着流动相不断向前流动,被分离物质间出现向前移动的速率差异,由开始的单一区带逐渐分离出许多区带。工艺研发中的小试工艺经常涉及到分段收集,以便得到更加高纯度高浓度的目标物。

2、普通层析柱长度300~400mm、采用聚四氟乙烯活塞调节流速,流速能控制在5ml/min以下,但是由于活塞的打开程度与层析液流速并不是线性相关,而且层析过程中层析液的高度不断降低导致出液口的液体压强不断变化、流速越小的情况下压强变化对流速的影响越大,这两个原因导致很难精准控制层析液的流速、更无法控制每滴液体的体积。然而在工艺研发中,首先需要在实验室进行小试工艺,小试工艺对低流速情况的要求很高,不仅需要流速稳定,甚至对每滴层析液的体积都有严格要求,同时还对层析液纯度要求高、不能有杂质,采用普通层析柱必须不断的调节流速而且很几乎无法让流速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满足小试工艺在层析过程中对低流速情况的要求,需要排除层析柱内的液体压强变化对流速的影响、同时过滤层析液中存在的杂质。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过滤和调节层析液流速的装置,至少包括底部设有出液口的层析柱,层析柱的出液口设有第一流速调节器,层析柱的出液口与流速调节装置连接,所述流速调节装置从上至下依次由第一软管、缓冲区、设于缓冲区底部的过滤层、第二软管、设于第二软管中部的第二流速调节器、第三软管和流速调节装置出液口组成,层析柱的出液口插入第一软管的上端、第一软管的下端与缓冲区连通,缓冲区呈中空的筒状,缓冲区的横截面积大于第一软管的横截面积,过滤层的滤孔尺寸小于或等于5μm,缓冲区底部与第二软管的上端连通且缓冲区的横截面积大于第二软管的横截面积,第二流速调节器贯穿第二软管中部的横截面或第二流速调节器套设在第二软管中部的外壁,第二软管的下端与第三软管的上端连通且第二软管的横截面积大于第三软管的横截面积。

2、而且,层析柱的长度为300~400mm、内径为10~35mm。

3、而且,第一流速调节器为聚四氟乙烯活塞。

4、而且,缓冲区的横截面积与第一软管的横截面积的比例为2~4:1,缓冲区的横截面积与层析柱的横截面积的比例为1:1~2,缓冲区的高度为5~8cm。

5、而且,过滤层为尼龙制作的过滤膜,微观结构为滤网状。

6、而且,第二流速调节器为聚四氟乙烯活塞,所述聚四氟乙烯活塞贯穿第二软管中部的横截面。

7、而且,第二流速调节器为滑动式调节器,所述滑动式调节器套设在第二软管中部的外壁。

8、而且,流速调节装置的外部设有呈筒状的遮光罩,所述遮光罩的上端设有与第一软管尺寸匹配的环形卡扣、遮光罩的下端设有与第三软管尺寸匹配的环形卡扣、遮光罩的上端开设操作孔且操作孔尺寸与第二流速调节器的尺寸匹配。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1、在常见层析柱的基础上增加了流速调节装置,对层析液流速进行了两级调节;流速调节装置的缓冲区给层析液提供了暂时存储的区域,由于缓冲区具有一定空间不会存储满,所以排除了层析柱的液体压强对进入第二流速调节器的层析液的流速影响,使第二流速调节器能精密的调节出稳定的流速。经过缓冲区和第二流速调节器后的流速能稳定控制在0.5ml/min以下、每滴液体的体积能精准控制到0.02~0.05ml/滴的级别,满足小试工艺对低流速情况的要求,不再需要不断的调节流速、减小了操作人员的工作强度、降低了工作失误的概率;2、缓冲区内设有滤孔尺寸小于或等于5μm的过滤层,排除层析液杂质、保证层析液的澄清透明;3、第一软管、第二软管和第三软管均具有缓冲作用从而能配合降低层析液流速,且对其横截面积大小的要求进一步提升了缓冲作用;4、第二流速调节器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贯穿第二软管中部的横截面的聚四氟乙烯活塞或套设在第二软管中部的外壁的滑动式调节器;5、对于需要避光的液体,流速调节装置的外部设有配套的遮光罩,遮光罩两端设有环形卡扣、中部设有操作孔使第二流速调节器露出,既能保护需避光的液体又不影响流速调节功能。



技术特征:

1.一种过滤和调节层析液流速的装置,至少包括底部设有出液口的层析柱,其特征在于:层析柱的出液口设有第一流速调节器,层析柱的出液口与流速调节装置连接,所述流速调节装置从上至下依次由第一软管、缓冲区、设于缓冲区底部的过滤层、第二软管、设于第二软管中部的第二流速调节器、第三软管和流速调节装置出液口组成,层析柱的出液口插入第一软管的上端、第一软管的下端与缓冲区连通,缓冲区呈中空的筒状,缓冲区的横截面积大于第一软管的横截面积,过滤层的滤孔尺寸小于或等于5μm,缓冲区底部与第二软管的上端连通且缓冲区的横截面积大于第二软管的横截面积,第二流速调节器贯穿第二软管中部的横截面或第二流速调节器套设在第二软管中部的外壁,第二软管的下端与第三软管的上端连通且第二软管的横截面积大于第三软管的横截面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和调节层析液流速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层析柱的长度为300~400mm、内径为10~35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和调节层析液流速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流速调节器为聚四氟乙烯活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和调节层析液流速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缓冲区的横截面积与第一软管的横截面积的比例为2~4:1,缓冲区的横截面积与层析柱的横截面积的比例为1:1~2,缓冲区的高度为5~8c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和调节层析液流速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过滤层为尼龙制作的过滤膜,微观结构为滤网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和调节层析液流速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流速调节器为聚四氟乙烯活塞,所述聚四氟乙烯活塞贯穿第二软管中部的横截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和调节层析液流速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流速调节器为滑动式调节器,所述滑动式调节器套设在第二软管中部的外壁。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和调节层析液流速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流速调节装置的外部设有呈筒状的遮光罩,所述遮光罩的上端设有与第一软管尺寸匹配的环形卡扣、遮光罩的下端设有与第三软管尺寸匹配的环形卡扣、遮光罩的上端开设操作孔且操作孔尺寸与第二流速调节器的尺寸匹配。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层析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过滤和调节层析液流速的装置,至少包括底部设有出液口的层析柱,层析柱的出液口设有第一流速调节器,层析柱的出液口与流速调节装置连接,所述流速调节装置从上至下依次由第一软管、缓冲区、设于缓冲区底部的过滤层、第二软管、设于第二软管中部的第二流速调节器、第三软管和流速调节装置出液口组成,缓冲区呈中空的筒状,缓冲区的横截面积大于第一软管的横截面积,第二流速调节器贯穿第二软管中部的横截面或第二流速调节器套设在第二软管中部的外壁。本技术方案所提供的装置能满足小试工艺在层析过程中对低流速情况的要求,排除层析柱内的液体压强变化对流速的影响、同时过滤层析液中存在的杂质。

技术研发人员:阮澍,肖其磊,王维,雷华,夏炜铠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北广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26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