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除尘管路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223720发布日期:2023-05-19 23:30阅读:39来源:国知局
一种除尘管路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尾气处理,更进一步的,涉及一种除尘管路结构。


背景技术:

1、在工业制硫酸的过程中,不管采用何种类型的制酸设备,在最后都需要对废气进行脱硫、脱硝处理,使之达到满足要求的尾气标准再进行排放。但是在进行了脱硫、脱硝处理后的尾气,其仅仅是在化学上达到了排放标准,制酸过程中所产生的灰尘、颗粒杂物等没有得到有效处理,直接排放后虽然不会产生化学上的危害,但是可能对空气质量如人们关心的pm2.5值带来污染,基于此,申请人于几年前研究了一种机械式除尘管路结构,并进行了专利申请,在专利申请201821364192.4中,该种除尘装置通过弧形管的结构设置,能够实现自动除尘、降低污染的技术效果,但是采用该种除尘装置,在流速较低时,清洁效果较差。

2、有鉴于此,特此提出本申请。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环保除尘装置针对于流速较低的尾气处理效果较差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除尘管路结构,通过结构设计,设计加速管结构,实现在末端处理装置出口处的尾气的减速,从而提高除尘装置的处理效果。

2、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除尘管路结构,包括用于排放尾气的末端处理装置,还包括:加速管结构以及除尘结构;其中,所述加速管结构连接所述除尘结构与所述末端处理装置,用于将所述末端处理装置排放的尾气进行加速;所述除尘结构用于实现尾气的除尘。

4、在本方案中,所述除尘管路结构包括用于排放尾气的末端处理装置、加速管结构以及除尘结构,其中,所述加速管结构用于连接所述末端处理装置以及除尘结构,通过所述加速管结构的结构设计,能够有效的实现尾气的加速,从而将尾气加速送入到所述除尘结构中,实现除尘,通过设计加速管结构,实现在末端处理装置出口处的尾气的减速,从而提高除尘装置的处理效果。

5、进一步的,所述加速管结构为特斯拉阀结构,其中,所述加速管结构包括第一端以及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与所述末端处理装置,所述第二端与所述除尘结构连接,当尾气从所述第一端流向所述第二端时,尾气的流速增大。

6、进一步的,所述特斯拉阀结构包括多个流道单元,多个所述流道单元首尾顺次连接,其中,所述流道单元的数量至少为3个。

7、进一步的,所述除尘结构包括第一排气管、弧形管、第二排气管、除尘仓、第三排气管以及衡压管,其中,所述第一排气管、所述弧形管以及所述第二排气管依次连通,所述第一排气管、第二排气管的轴线均竖直,且第一排气管、第二排气管相互正对,所述弧形管的凹面向下,所述第二排气管远离弧形管的一端同时与除尘仓、第三排气管相连通,所述除尘仓呈球状,除尘仓的直径大于第二排气管的内径,除尘仓位于第二排气管端部的正下方,所述第三排气管的轴线水平,且第三排气管位于第二排气管远离末端处理装置所在方向的一侧;所述衡压管的一端与除尘仓远离末端处理装置所在方向的一侧连通,所述衡压管的另一端与第三排气管连通。

8、进一步的,所述衡压管与除尘仓相连的一端设置滤网。

9、进一步的,所述第三排气管远离第二排气管的一端设置向上倾斜的排放段。

10、进一步的,所述排放段的顶端水平设置。

11、进一步的,所述排放段的顶端设置有气动闸板阀,所述气动闸板阀用于实现所述顶端的开启或关闭。

12、进一步的,所述第三排气管的正上方设置有雨滴传感器,所述雨滴传感器与所述气动闸板阀信号连接,当所述雨滴传感器检测到雨滴信号时,用于控制所述气动闸板阀关闭。

13、进一步的,所述除尘仓的底部设置仓门。

14、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除尘管路结构,所述除尘管路结构包括用于排放尾气的末端处理装置、加速管结构以及除尘结构,其中,所述加速管结构用于连接所述末端处理装置以及除尘结构,通过所述加速管结构的结构设计,能够有效的实现尾气的加速,从而将尾气加速送入到所述除尘结构中,实现除尘,通过设计加速管结构,实现在末端处理装置出口处的尾气的减速,从而提高除尘装置的处理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除尘管路结构,包括用于排放尾气的末端处理装置(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除尘管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速管结构(11)为特斯拉阀结构,其中,所述加速管结构(11)包括第一端以及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与所述末端处理装置(1),所述第二端与所述除尘结构连接,当尾气从所述第一端流向所述第二端时,尾气的流速增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除尘管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特斯拉阀结构包括多个流道单元,多个所述流道单元首尾顺次连接,其中,所述流道单元的数量至少为3个。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一种除尘管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结构包括第一排气管(2)、弧形管(3)、第二排气管(4)、除尘仓(5)、第三排气管(6)以及衡压管(8),其中,所述第一排气管(2)、所述弧形管(3)以及所述第二排气管(4)依次连通,所述第一排气管(2)、第二排气管(4)的轴线均竖直,且第一排气管(2)、第二排气管(4)相互正对,所述弧形管(3)的凹面向下,所述第二排气管(4)远离弧形管(3)的一端同时与除尘仓(5)、第三排气管(6)相连通,所述除尘仓(5)呈球状,除尘仓(5)的直径大于第二排气管(4)的内径,除尘仓(5)位于第二排气管(4)端部的正下方,所述第三排气管(6)的轴线水平,且第三排气管(6)位于第二排气管(4)远离末端处理装置(1)所在方向的一侧;所述衡压管(8)的一端与除尘仓(5)远离末端处理装置(1)所在方向的一侧连通,所述衡压管(8)的另一端与第三排气管(6)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除尘管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衡压管(8)与除尘仓(5)相连的一端设置滤网(9)。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除尘管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排气管(6)远离第二排气管(4)的一端设置向上倾斜的排放段(1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除尘管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放段(10)的顶端水平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除尘管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放段(10)的顶端设置有气动闸板阀(13),所述气动闸板阀(13)用于实现所述顶端的开启或关闭。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除尘管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排气管(6)的正上方设置有雨滴传感器(12),所述雨滴传感器(12)与所述气动闸板阀信号连接,当所述雨滴传感器(12)检测到雨滴信号时,用于控制所述气动闸板阀关闭。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除尘管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仓(5)的底部设置仓门(7)。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尾气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除尘管路结构,包括用于排放尾气的末端处理装置,还包括:加速管结构以及除尘结构;其中,所述加速管结构连接所述除尘结构与所述末端处理装置,用于将所述末端处理装置排放的尾气进行加速;所述除尘结构用于实现尾气的除尘,所述加速管结构用于连接所述末端处理装置以及除尘结构,通过所述加速管结构的结构设计,能够有效的实现尾气的加速,从而将尾气加速送入到所述除尘结构中,实现除尘,通过设计加速管结构,实现在末端处理装置出口处的尾气的减速,从而提高除尘装置的处理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刘松,陈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什邡鑫时代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28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