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彩度车身的涂层结构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4321602发布日期:2023-06-01 01:45阅读:80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彩度车身的涂层结构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申请涉及汽车涂装,特别涉及一种高彩度车身的涂层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1、目前,高彩度车身因其鲜艳的色彩而受到广大群众的喜爱,例如:亮黄色,商品色亮黄的45°l值>80、a值为0~5、b值>88,该颜色经市场调查和商品预售反响较好,但市面上的产品基本为溶剂型涂料,在水性三涂一烘汽车涂装线上无法实现,原因如下:

2、1、水性三涂一烘汽车涂装工艺中,汽车内板无法喷涂中涂层,内板色漆层必须在膜厚25μm的情况下才能完全达成对电泳底漆层的遮盖(即工程遮盖),如果直接在内板喷涂三涂一烘体系的中涂(b0)涂料,由于内板不可喷涂清漆,将大大降低层间附着力,其外观会极大下降,或通过打磨提升遮盖力但浪费大量效率;

3、2、当商品色l值>80、a值为0~5、b值>88(即明亮黄色外观)时,由于涂料中的颜料显色效果要求(a值接近0,b值高于60)导致涂料遮盖力必然较低,实测黑白格遮盖膜厚80μm以上,在l值<40的电泳底漆层上工程遮盖膜厚需要达到45μm,水性三涂一烘工艺下,涂料如直接喷涂到45μm,涂层过厚必然产生流挂、针孔等问题。

4、典型三涂一烘生产线工序流程如下:电泳车身(完成密封工序)→外板喷涂中涂→内板喷涂色漆→外板喷涂色漆→预烘→内板喷涂清漆→外板喷涂清漆→烘干→精修→交车,按照传统三涂一烘生产工艺进行如上低遮盖力颜色的高彩度车身涂装,如果想要达到工程遮盖效果必须要求涂层厚度较大,则会导致涂层出现流挂、针孔等问题,影响外观,若减小涂层厚度,则会导致颜色遮盖效果不足,实际完成车身与标准值△e>2时会导致车身颜色走偏,△e>5时会有比较明显的目视差异。

5、相关技术中,有通过在低遮盖颜料涂层中添加高遮盖颜料以增加涂层遮盖力的做法,但是高遮盖颜料会改变低遮盖颜料的显色效果,导致涂层结构的b值大幅下降,不适用于商品色需要b值达到80以上的车身涂装工艺。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高彩度车身的涂层结构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相关技术中高彩度车身涂装存在涂层厚度过大或者遮盖力不足的问题。

2、本发明为达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3、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高彩度车身的涂层结构,其包括车身外表面涂层结构和车身内腔涂层结构,所述车身外表面涂层结构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电泳层、第一遮盖层、中涂层、第一色漆层和第一清漆层;

4、所述车身内腔涂层结构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二电泳层、第二遮盖层、第二色漆层和第二清漆层;

5、所述第一遮盖层和所述第二遮盖层均为白色中涂漆或者白色色漆固化形成的涂层。

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遮盖层的厚度为15~35μm;

7、和/或,所述中涂层的厚度为10~20μm;

8、和/或,所述第一色漆层的厚度为10~25μm;

9、和/或,所述第一清漆层的厚度为30~50μm。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遮盖层的厚度为16~36μm;

11、和/或,所述第二色漆层的厚度为15~25μm;

12、和/或,所述第二清漆层的厚度为20~40μm。

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遮盖层的短波值<35、长波值<15、鲜映性≥70、20°光泽>70;

14、所述第二遮盖层的短波值<35、长波值<15、鲜映性≥70、20°光泽>70。

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遮盖层与所述第二遮盖层的组成相同或者不相同。

1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色漆层和所述第二色漆层中含有着色颜料,所述着色颜料包括黄色颜料、钛白颜料、红色颜料、橙红颜料中的一种。

17、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如上所述的高彩度车身的涂层结构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8、在沉积有第一电泳层的车身外表面以及沉积有第二电泳层的车身内腔上喷涂白色中涂漆或者白色色漆,预烘、烘干,形成所述第一遮盖层和所述第二遮盖层;

19、在所述第一遮盖层上进行中涂层喷涂;

20、在所述第二遮盖层上进行第二色漆层喷涂;

21、在所述中涂层上进行第一色漆层喷涂,预烘;

22、在所述第二色漆层上进行第二清漆层喷涂;

23、在所述第一色漆层上进行第一清漆层喷涂,烘干。

24、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沉积有第一电泳层的车身外表面以及沉积有第二电泳层的内腔上喷涂白色中涂漆或者白色色漆后,预烘的温度为80~85℃,烘干的温度为145~155℃。

25、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中涂层上进行第一色漆层喷涂后,预烘的温度为65~85℃。

26、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色漆层上进行第一清漆层喷涂后,烘干的温度为115~155℃。

27、本申请通过在电泳层与中涂层或者色漆层之间增设遮盖层,遮盖力优异的白色中涂漆或者白色色漆,对电泳层颜色起到一定遮盖作用,使得遮盖层上实现高彩度效果的涂层在厚度较小的情况下即能完成对电泳层的工程遮盖,解决了因涂层厚度过大引起的针孔、流挂问题,同时白色遮盖层不会对高彩度涂层的显色造成影响,在不需要改造水性三涂一烘生产线的情况下完成对低遮盖力涂料的喷涂,产品颜色稳定,一致性好,百台汽车的车身外表面平均色差值△e<1.5,车身内腔平均色差值△e<5,合格率可以达到99%以上,有效实现高彩度车身,尤其是l值>80、a值为0~5、b值>88车身的生产。



技术特征:

1.一种高彩度车身的涂层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车身外表面涂层结构和车身内腔涂层结构,所述车身外表面涂层结构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电泳层(101)、第一遮盖层(102)、中涂层(103)、第一色漆层(104)和第一清漆层(10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彩度车身的涂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遮盖层(102)的厚度为15~35μ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彩度车身的涂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遮盖层(107)的厚度为16~36μ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彩度车身的涂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遮盖层(102)的短波值<35、长波值<15、鲜映性≥70、20°光泽>70;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彩度车身的涂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遮盖层(102)与所述第二遮盖层(107)的组成相同或者不相同。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彩度车身的涂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色漆层(104)和所述第二色漆层(108)中含有着色颜料,所述着色颜料包括黄色颜料、钛白颜料、红色颜料、橙红颜料中的一种。

7.如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高彩度车身的涂层结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高彩度车身的涂层结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沉积有电泳层(101)的车身外表面和内腔上喷涂白色中涂漆或者白色色漆后,预烘的温度为65~90℃,烘干的温度为115~155℃。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高彩度车身的涂层结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中涂层(103)上进行第一色漆层(104)喷涂后,预烘的温度为65~90℃。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高彩度车身的涂层结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色漆层(104)上进行第一清漆层(105)喷涂后,烘干的温度为115~155℃。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一种高彩度车身的涂层结构及其制备方法,其包括车身外表面涂层结构和车身内腔涂层结构,所述车身外表面涂层结构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电泳层、第一遮盖层、中涂层、第一色漆层和第一清漆层;所述车身内腔涂层结构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二电泳层、第二遮盖层、第二色漆层和第二清漆层;所述第一遮盖层和所述第二遮盖层均为白色中涂漆或者白色色漆固化形成的涂层。本申请通过在电泳层与中涂层或者色漆层之间增设遮盖层,使得遮盖层上涂层在厚度较小的情况下即能实现对电泳层的工程遮盖,解决了因涂层厚度过大引起的针孔、流挂问题,在不需要改造水性三涂一烘生产线的情况下完成对低遮盖力涂料的喷涂,产品颜色稳定,一致性好。

技术研发人员:王永炜,苏军,丁易华,王文文,王城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