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吸收装置及氨吸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4381284发布日期:2023-06-08 02:22阅读:172来源:国知局
氨吸收装置及氨吸收方法与流程

本申请涉及船舶,尤其涉及一种氨吸收装置及氨吸收方法。


背景技术:

1、现有技术中,随着船舶的碳减排推行,氨燃料越来越受到青睐。为确保氨燃料的使用安全性,其维护系统和供给系统需要设置透气释放管路来避免可燃气体聚集,进而避免发生火情和爆炸事故。

2、另外,由于氨燃料不仅易燃易爆,且对人体有剧毒,若直接将未燃烧完全的氨气释放到大气环境中,可能会被船员误吸而导致中毒,危害船员生命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氨吸收装置及氨吸收方法,其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直接排放的氨气危害船员生命安全的问题。

2、为达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氨吸收装置,包括:

4、透气管,具有依次连通设置的进气腔、收集腔和透气腔,所述进气腔用于释放含氨气体到所述收集腔;

5、氨气传感器,设置于所述进气腔,用于检测所述进气腔中的氨气浓度;

6、液箱,具有用于盛放吸收液的容纳腔;

7、喷淋组件,包括输液管、喷淋管和喷嘴,所述输液管的两端分别连通至所述容纳腔和所述喷淋管,所述喷淋管上设置有多个所述喷嘴,所述喷嘴的喷头穿入所述收集腔中,所述输液管用于输入所述吸收液到所述喷淋管中,以使被所述喷嘴喷洒的所述吸收液吸收所述收集腔中的氨气;

8、循环泵,设置于所述输液管上,用于驱使所述容纳腔中的所述吸收液进入所述输液管;

9、泄放管,其两端分别连通至所述收集腔的底部以及所述容纳腔,所述泄放管用于排出位于所述收集腔底部的所述吸收液至所述容纳腔,以使除氨后的气体从所述透气腔释放。

10、作为氨吸收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还包括:

11、气压平衡组件,包括安全阀和分别连通至所述容纳腔的充气管和回气管,所述安全阀设置于所述回气管中,所述充气管用于输入惰性气体,所述回气管用于导出所述容纳腔中的气体至所述收集腔。

12、作为氨吸收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还包括:

13、补液管,连通至所述容纳腔,所述补液管用于输入未吸收氨的吸收液;

14、泄液管,连通至所述容纳腔的底部,所述泄液管用于排出已吸收氨的吸收液。

15、作为氨吸收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透气腔中设置有所述氨气传感器,所述氨吸收装置还包括:

16、液位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和/或所述收集腔中,用于检测所述容纳腔中和/或所述收集腔中的液位高度;

17、氨浓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容纳腔中,用于检测所述吸收液的氨浓度;

18、电磁阀,分别设置于所述补液管和所述泄液管中。

19、作为氨吸收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透气管包括释放管和收集管,所述进气腔位于所述释放管中,所述释放管具有用于释放含氨气体的释放孔,所述收集管具有依次设置的所述收集腔和所述透气腔,所述释放孔连通至所述收集腔。

20、作为氨吸收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还包括:

21、溢流管,其两端分别连通至所述收集腔中和所述容纳腔中,所述溢流管连通所述收集腔的管口高度低于所述进气腔连通所述释放孔的高度。

22、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氨吸收方法,应用于所述氨吸收装置,包括:

23、向透气管输入含氨气体,以使含氨气体从所述透气管的进气腔释放到收集腔中;

24、通过氨气传感器检测所述透气管的进气腔的氨气浓度;

25、当所述氨气浓度达到指定阈值时,启动所述循环泵,以使液箱的容纳腔中的吸收液进入喷淋组件,从输液管流经喷淋管到达喷嘴,被喷洒至所述透气管的收集腔中而氨气;

26、通过泄放管排出位于所述收集腔底部的吸收液至所述容纳腔;

27、将除氨后的气体从所述透气腔释放。

28、作为氨吸收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还包括:

29、通过气压传感器检测所述容纳腔中的气压值;

30、当所述气压值低于第一气压阈值时,通过气压平衡组件的充气管向所述容纳腔充入惰性气体;

31、当所述气压值达到第二气压阈值时,暂停所述充气管的充气;

32、当所述气压值达到第三气压阈值时,安全阀打开,所述容纳腔中的气体从所述回气管进入所述收集腔。

33、作为氨吸收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还包括:

34、通过氨浓度传感器检测所述容纳腔中的吸收液的氨浓度;

35、当所述氨浓度达到第一浓度阈值时,开启泄液管上的电磁阀,以排出所述容纳腔中已吸收氨的吸收液;

36、当所述氨浓度低于第二浓度阈值时,关闭所述泄液管上的电磁阀;

37、通过液位传感器检测所述容纳腔中的第一液位高度;

38、当所述第一液位高度低于第一高度阈值时,打开补液管的电磁阀,通过补液管向所述容纳腔输入未吸收氨的吸收液;

39、当所述第一液位高度达到第二高度阈值时,关闭所述补液管的电磁阀。

40、作为氨吸收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还包括:

41、通过液位传感器检测所述收集腔中的第二液位高度;

42、当所述第二液位高度达到第二高度阈值时,降低所述循环泵的转速。

43、本申请的有益效果为:

44、通过向透气管输入含氨气体,由于透气管中依次连通设置有进气腔、收集腔和透气腔,含氨气体能够从进气腔中释放到收集腔。同时,进气腔中设置有能够检测进气腔中氨气浓度的氨气传感器,液箱中设置有用于盛放吸收液的容纳腔。当进气腔存在氨气时,通过循环泵将容纳腔的吸收液吸入到喷淋组件中,再通过喷淋组件喷洒到收集腔中,使得吸收液能够吸收收集腔中的含氨气体的氨气。

45、其中,喷淋组件包括输液管、喷淋管和喷嘴,输液管的两端分别连通至容纳腔和喷淋管,而喷淋管上设置有多个喷嘴,且喷嘴的喷头穿入到收集腔中。当输液管上的循环泵从容纳腔中吸入吸收液后,吸收液能够沿输液管流动到喷淋管中,再在喷淋管的导引下到达喷嘴的喷头,从而被喷洒到收集腔中,以增加吸收液与氨气的接触面积,有利于提高对氨气的吸收效率。在重力作用下,吸收了氨气的吸收液沉降到收集腔的底部,而除氨后的气体则流向透气腔,通过通气腔释放。

46、另外,再设置两端分别连通至收集腔的底部和容纳腔的泄放管,将沉降到收集腔底部的吸收液沿泄放管回流到容纳腔中,一方面,减少对收集腔的空间占用,另一方面,便于后续再次被输液管吸入而被喷嘴喷洒到收集腔中,尽可能通过接触面积大的液滴形态来吸收氨气。

47、因此,本申请的氨吸收装置通过液滴形态的吸收液来吸收氨气,使得透气管的透气腔排出除氨后的气体,能够减少氨气的直接排放,从而避免船员误吸而危害船员的生命安全。而且,吸收了氨气后的吸收液还可以回收利用氨气,提高氨气的利用率,节约环保。



技术特征:

1.一种氨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氨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氨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氨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气腔(13)中设置有所述氨气传感器(21),所述氨吸收装置还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氨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气管(1)包括释放管(101)和收集管(102),所述进气腔(11)位于所述释放管(101)中,所述释放管(101)具有用于释放含氨气体的释放孔(100),所述收集管(102)具有依次设置的所述收集腔(12)和所述透气腔(13),所述释放孔(100)连通至所述收集腔(1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氨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7.一种氨吸收方法,应用于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氨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氨吸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氨吸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氨吸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船舶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氨吸收装置及氨吸收方法,本发明的氨吸收装置包括:透气管,具有依次连通设置的进气腔、收集腔和透气腔,进气腔用于释放含氨气体到收集腔;氨气传感器,设置于进气腔;液箱,具有用于盛放吸收液的容纳腔;喷淋组件,包括输液管、喷淋管和喷嘴,输液管的两端分别连通至容纳腔和喷淋管,喷淋管上设置有多个喷嘴,喷嘴的喷头穿入收集腔中,输液管用于输入吸收液到喷淋管中;循环泵,设置于输液管上;泄放管,其两端分别连通至收集腔的底部以及容纳腔,泄放管用于排出位于收集腔底部的吸收液至容纳腔,以使除氨后的气体从透气腔释放。因此,本申请的氨吸收装置能够减少氨气的直接排放,保护船员的生命安全。

技术研发人员:李腾飞,路玉娟,夏选晶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船国际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