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针刺除尘滤布的制备工艺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5475416发布日期:2023-09-16 17:44阅读:2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产品加工成型,具体为一种针刺除尘滤布的制备工艺方法。


背景技术:

1、目前对含尘气体的处理多采用布袋除尘器来进行过滤,其工作原理是通过连接管道将含尘气体引入到布袋除尘器的箱体内,含尘气体受引风机的引力作用向滤袋运动,粉尘被吸附在滤袋上,而被净化的气体从滤袋内排出,从而达到空气净化的效果。

2、但是除尘滤袋在应对一些细小粉尘的过滤过程中,例如在一些面粉企业生产过程中或者一些煤厂加工过程中,因为其粉尘颗粒粒径很小,而传统的滤布又是布纤维很容易产生静电,导致粉尘与静电产生易燃易爆的情况,存在一定的程度的安全隐患,极大的威胁了操作人员的安全。同时传统的布纤维滤袋在经过一些低温或者高温环境下,会受到热胀冷缩的情况,导致布袋的过滤间隙会跟随所处环境进行自动改变,从而改变了整体除尘布袋的工作除尘间隙,降低其稳定性,从而很大程度降低滤布的过滤效果。鉴于此,提出一种针刺除尘滤布的制备工艺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1、解决的技术问题

2、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针刺除尘滤布的制备工艺方法,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

3、技术方案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针刺除尘滤布的制备工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5、步骤s1:适温编织,将金属纤维和涤纶纤维在滤布的实际使用场景的工作温度下进行编织,获得初始布料一;

6、步骤s2:砑光烧毛,将初始布料一进行砑光烧毛处理,获取初始布料二;

7、步骤s3:定型,将初始布料二经由低温转化至高温的环境下进行定型,获取初成型布料一;

8、步骤s4:防护处理,将初成型布料一放置在防水剂和防油剂中进行处理,获取初成型布料二;

9、步骤s5:浸渍处理,将初成型布料二在高于室温下的ptfe溶液中浸润处理,之后烘干后放置在低温环境下存储,获取初成型布料三;

10、步骤s6:覆膜处理,将初成型布料三的表面镀上一层膨化后的ptfe膜,获取初成型布料四;

11、步骤s7:风干处理,将初成型布料四放置在高低温的循环空间内,进行旋转风干,获取成型滤料;

12、步骤s8:缝合,将成型滤料进行缝合,获取最终的针刺除尘滤布。

13、优选的,所述步骤s1中编织采用纤维编织机进行编织,型号为jlb-130型丝网编织机,并且采用的编织方式为缎纹编织。

14、优选的,所述步骤一中的金属纤维的丝径为1.5μm,且金属纤维与涤纶纤维的质量比例为1:4.5,所述金属纤维选用有机导电纤维。

15、优选的,所述步骤s1中的实际使用场景包括有低温或室温或高温环境下,所述低温环境在-40℃~10℃,所述室温环境在10℃~35℃,所述高温环境在45℃~75℃。

16、优选的,通过以下步骤对初始布料一进行砑光烧毛,

17、步骤a1:将初始布料一卷设在滚筒一上;

18、步骤a2:将采用230℃的高温滚筒二对滚筒一上的初始布料一进行接触碾压;

19、步骤a3:对步骤a2中碾压后的初始布料一表面进行高速风吹吸,获取初始布料二。

20、优选的,通过以下步骤对初始布料二进行定型,

21、步骤b1:将初始布料二卷设在若干个不同温度的滚筒上,最低的滚筒温度为-20℃上,且每个滚筒间隔温度在10℃-50℃,直至最后一个滚筒的温度在185℃。

22、步骤b2:对步骤b1中的布料进行冷却至室温环境下。

23、优选的,所述步骤s4中初成型布料一放置在50℃-90℃的防水剂浸泡30min-50min,之后风干后进入50℃-90℃防油剂中,浸泡时间为30min-55min,之后再次进行风干获得初成型布料二。

24、优选的,所述步骤s5中的高于室温具体为60℃-80℃的温度下,浸润时间为1h,所述步骤s5中的低温环境为-20℃~-5℃下,存储时间≥6h。

25、优选的,所述步骤s7中的高低温循环空间最低温度在-20℃,最高温度在150℃,并且每次间隔20分钟换不同温度对布料进行风干。

26、有益效果

2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针刺除尘滤布的制备工艺方法,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28、该针刺除尘滤布的制备工艺方法制成的滤布能够极大的降低纤维中的自身的应力,从而使得滤袋能够在高低温的环境下进行适用,减少热胀冷缩的环境应力,提高滤布的稳定性,从而提高滤布整体的过滤效果。同时整个初始编织状态是在适温环境下进行编织,直接对应其应用场景温度,所以其滤布的间隙会在其工作环境下变形量及其微小,从而避免热胀冷缩导致的布料缝隙变化,进一步的提高了整体滤布的虑化效果。而在后续的步骤中,依旧利用冷热循环的方式对滤布进行处理加工,最大程度的降低滤布的形变应力,提高后续使用的稳定性。



技术特征:

1.一种针刺除尘滤布的制备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刺除尘滤布的制备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编织采用纤维编织机进行编织,型号为jlb-130型丝网编织机,并且采用的编织方式为缎纹编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刺除尘滤布的制备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的金属纤维的丝径为1.5μm,且金属纤维与涤纶纤维的质量比例为1:4.5,所述金属纤维选用有机导电纤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刺除尘滤布的制备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的实际使用场景包括有低温或室温或高温环境下,所述低温环境在-40℃~10℃,所述室温环境在10℃~35℃,所述高温环境在45℃~7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刺除尘滤布的制备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以下步骤对初始布料一进行砑光烧毛,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刺除尘滤布的制备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以下步骤对初始布料二进行定型,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刺除尘滤布的制备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中初成型布料一放置在50℃-90℃的防水剂浸泡30min-50min,之后风干后进入50℃-90℃防油剂中,浸泡时间为30min-55min,之后再次进行风干获得初成型布料二。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刺除尘滤布的制备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中的高于室温具体为60℃-80℃的温度下,浸润时间为1h,所述步骤s5中的低温环境为-20℃~-5℃下,存储时间≥6h。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刺除尘滤布的制备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7中的高低温循环空间最低温度在-20℃,最高温度在150℃,并且每次间隔20分钟换不同温度对布料进行风干。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产品加工成型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针刺除尘滤布的制备工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适温编织;步骤S2:砑光烧毛;步骤S3:定型;步骤S4:防护处理;步骤S5:浸渍处理;步骤S6:覆膜处理;步骤S7:风干处理;步骤S8:缝合。该针刺除尘滤布的制备工艺方法制成的滤布能够极大的降低纤维中的自身的应力,从而使得滤袋能够在高低温的环境下进行适用,减少热胀冷缩的环境应力,提高滤布的稳定性,从而提高滤布整体的过滤效果。同时整个初始编织状态是在适温环境下进行编织,直接对应其应用场景温度,所以其滤布的间隙会在其工作环境下变形量及其微小,从而避免热胀冷缩导致的布料缝隙变化,进一步的提高了整体滤布的虑化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孟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宏光布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