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高效的陶瓷造粒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957612发布日期:2023-11-08 19:20阅读:33来源:国知局
新型高效的陶瓷造粒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陶瓷粉料设备制造,具体涉及一种新型高效的陶瓷造粒设备。


背景技术:

1、本发明所涉及的陶瓷造粒设备是指由对辊辊压机与粉料分选筛组合而成的陶瓷造粒设备(也称为陶瓷造粒系统)。现有的陶瓷造粒设备所存在的主要技术缺陷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2、第一,现有的陶瓷造粒设备中的对辊辊压机,其辊间距(两辊之间的缝隙的宽度)是固定的。一般说来,陶瓷生产企业通过配置多台辊间距不同的对辊辊压机,能够满足生产的需要。但是,一方面,由于新的工艺要求,陶瓷生产企业需要生产粒径不同于以往的陶瓷粉料,而原有的对辊辊压机因辊间距不可调,以致不能满足生产的需要,另一方面,如果针对任何一种特定粒径的陶瓷粉料,都配置具有对应的辊间距的对辊辊压机,又会导致企业生产成本的大幅度提升。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对辊辊压机在挤压陶瓷原料颗粒时,有时会出现部分陶瓷原料无论怎样挤压,都不能通过两条挤压辊之间辊缝下落的情况。由于对辊辊压机的辊间距不可调,当出现陶瓷原料不能通过辊缝下落的情况时,现场操作人员只能停机清理不能下落的陶瓷原料。这种处理方式,不仅影响生产效率,而且操作起来很麻烦。此外,现有的陶瓷造粒设备中的对辊辊压机,其辊面(通常是由多块弧形衬板组合而成的圆面)大多是平滑的,生产过程中容易将部分待破碎的陶瓷颗粒压成片状或条带状,而不是压成更细的颗粒。

3、第二,以粉料分选筛的筛板是否倾斜为标准,可以将粉料分选筛分为平面粉料分选筛(简称平筛)和斜面粉料分选筛(简称斜筛)两类。现有的陶瓷造粒设备,其组合方式是大多是将对辊辊压机与平筛组合使用,因平筛容易出现粉料卡死筛网网孔的情况,故这种组合方式的生产效率不高。将对辊辊压机与斜筛(例如申请人研发的cn 216126026 u号实用新型专利所公开的高效粉料分选筛)组合使用,无疑会提高生产效率,但是,现有的斜筛(包括cn 216126026 u实用新型专利所公开的斜筛),其筛板的倾角是固定的(这意味着筛网的倾角也是固定的),而陶瓷造粒工艺的不同,也会对筛网的倾角(筛网的倾角与筛板的倾角相同)提出特定的要求,因此,倾角固定的斜筛难以满足特定的工艺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旨在以较为便捷的技术手段,解决陶瓷造粒设备中的对辊辊压机的辊间距的调节问题,并进而解决陶瓷造粒设备中的粉料分选筛的筛板倾角可调节的问题(亦即可调节筛板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从而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下述技术方案:

3、一种新型高效的陶瓷造粒设备,包括对辊辊压机和粉料分选筛;对辊辊压机包括机箱和平行设置在机箱内的两条可相向转动的挤压辊,两条挤压辊的辊轴两端分别与对称设置在机箱的左侧板、右侧板上的两组轴承组件连接,两条挤压辊的辊轴的一端分别延伸到机箱侧板之外,与各自的驱动电机连接;粉料分选筛设置在对辊辊压机的上方,粉料分选筛的筛上料出料口与对辊辊压机的进料口对接;或者,粉料分选筛设置在对辊辊压机的下方,对辊辊压机的出料口与粉料分选筛的进料口对接;所述对辊辊压机为辊间距可调的对辊辊压机,亦即在所述两组轴承组件中,至少有一组轴承组件是以可前后移动的方式安装在机箱的左侧板、右侧板上,通过前后移动该轴承组件,可调节两条挤压辊之间的辊间距。

4、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可采用下述附加的技术手段,以便更好地或者更有针对性地解决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5、所述两条挤压辊分为第一挤压辊和第二挤压辊,第一挤压辊与固定设置在机箱的左侧板、右侧板上的第一组轴承组件连接,第二挤压辊与以可前后移动的方式安装在机箱的左侧板、右侧板上的第二组轴承组件连接,通过前后移动第二组轴承组件,可调节第一挤压辊和第二挤压辊之间的辊间距。

6、进一步地,在所述机箱的左侧板、右侧板上对称设有左、右安装槽,左、右安装槽内分别设有可相对左侧板、右侧板前后移动的左、右移动安装块,所述第二组轴承组件安装在左、右移动安装块上。

7、进一步地,在所述左、右移动安装块的后端分别设有左、右液压缸,左、右液压缸各自通过对应的球头接头和球头座分别与左、右移动安装块连接,左、右液压缸可驱动左、右移动安装块前后移动,从而调节第一挤压辊和第二挤压辊之间的辊间距。

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挤压辊的直径大于第二挤压辊的直径,优选地,所述第一挤压辊的直径与第二挤压辊的直径之比为1.25:1~1.3:1。

9、进一步地,所述两条挤压辊均包括挤压辊本体和多块弧形衬板,多块弧形衬板组合成圆筒结构,覆盖在挤压辊本体之上;每块弧形衬板均由硬质材料制作,其表面构成挤压辊的辊面;每块弧形衬板上均设有安装孔,在挤压辊本体与每块弧形衬板上的安装孔相对应的位置上设有螺孔,每块弧形衬板均通过螺栓以可拆卸的方式与挤压辊本体固定连接;在每一块弧形衬板的表面均设有多排多列的、与该弧形衬板一体成型的圆锥状凸起。

10、进一步地,所述圆锥状凸起的锥高为1~1.5mm,其底部的半径为1~1.5mm,在同一排或者同一列的多个圆锥状凸起中,相邻的两个圆锥状凸起之间的间距为1~1.5mm。

11、进一步地,所述粉料分选筛为斜筛,斜筛的筛板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30度~60度,优选地,斜筛的筛板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36度~42度。

12、进一步地,所述的新型高效的陶瓷造粒设备由多台辊间距可调的对辊辊压机和多台斜筛由上至下交替组合而成,位于上层的辊间距可调的对辊辊压机的出料口与位于其下层的斜筛的进料口对接,位于上层的斜筛的筛上料出料口与位于其下层的辊间距可调的对辊辊压机的进料口对接;由上至下,多台辊间距可调的对辊辊压机的辊间距通过调节依次变小。

13、进一步地,所述斜筛的筛板的后端通过铰轴与斜筛的支架活动连接,在筛板的前端两侧的下方左右对称地设有第一液压缸和第二液压缸,第一液压缸和第二液压缸通过各自对应的球头接头和球头座分别与所述筛板的前端两侧连接,通过第一液压缸和第二液压缸的驱动,可调节筛板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主要有益效果如下:

15、第一,由于采用了“至少有一组轴承组件是以可前后移动的方式安装在机箱的左侧板、右侧板上”的技术手段,本发明能够便捷地调节对辊辊压机的辊间距,使得陶瓷企业可以使用同一规格的对辊辊压机生产不同粒径的陶瓷粉料,从而大幅度节省陶瓷企业的生产成本。特别是,当出现陶瓷原料不能通过辊缝下落的情况时,通过调节辊间距(扩大辊间距),能够便捷地清理不能下落的陶瓷原料。

16、第二,将辊间距可调的对辊辊压机与斜筛(特别是筛板的倾角可调节的斜筛)组合成新型高效的陶瓷造粒设备,本发明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而且能更好地满足不同的工艺要求。

17、第三,通过在弧形衬板的表面(实质上就是挤压辊的表面)设置多排多列的圆锥状凸起,两条挤压辊相向转动时,能够有效防止待加工的陶瓷颗粒被挤压成条状或片状。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高效的陶瓷造粒设备,包括对辊辊压机和粉料分选筛;对辊辊压机包括机箱和平行设置在机箱内的两条可相向转动的挤压辊,两条挤压辊的辊轴两端分别与对称设置在机箱的左侧板、右侧板上的两组轴承组件连接,两条挤压辊的辊轴的一端分别延伸到机箱侧板之外,与各自的驱动电机连接;粉料分选筛设置在对辊辊压机的上方,粉料分选筛的筛上料出料口与对辊辊压机的进料口对接;或者,粉料分选筛设置在对辊辊压机的下方,对辊辊压机的出料口与粉料分选筛的进料口对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对辊辊压机为辊间距可调的对辊辊压机,亦即在所述两组轴承组件中,至少有一组轴承组件是以可前后移动的方式安装在机箱的左侧板、右侧板上,通过前后移动该轴承组件,可调节两条挤压辊之间的辊间距。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高效的陶瓷造粒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条挤压辊分为第一挤压辊和第二挤压辊,第一挤压辊与固定设置在机箱的左侧板、右侧板上的第一组轴承组件连接,第二挤压辊与以可前后移动的方式安装在机箱的左侧板、右侧板上的第二组轴承组件连接,通过前后移动第二组轴承组件,可调节第一挤压辊和第二挤压辊之间的辊间距。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高效的陶瓷造粒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机箱的左侧板、右侧板上对称设有左、右安装槽,左、右安装槽内分别设有可相对左侧板、右侧板前后移动的左、右移动安装块,所述第二组轴承组件安装在左、右移动安装块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高效的陶瓷造粒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左、右移动安装块的后端分别设有左、右液压缸,左、右液压缸各自通过对应的球头接头和球头座分别与左、右移动安装块连接,左、右液压缸可驱动左、右移动安装块前后移动,从而调节第一挤压辊和第二挤压辊之间的辊间距。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高效的陶瓷造粒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挤压辊的直径与第二挤压辊的直径之比为1.25:1~1.3:1。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高效的陶瓷造粒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条挤压辊均包括挤压辊本体和多块弧形衬板,多块弧形衬板组合成圆筒结构,覆盖在挤压辊本体之上;每块弧形衬板均由硬质材料制作,其表面构成挤压辊的辊面;每块弧形衬板上均设有安装孔,在挤压辊本体与每块弧形衬板上的安装孔相对应的位置上设有螺孔,每块弧形衬板均通过螺栓以可拆卸的方式与挤压辊本体固定连接;在每一块弧形衬板的表面均设有多排多列的、与该弧形衬板一体成型的圆锥状凸起。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型高效的陶瓷造粒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圆锥状凸起的锥高为1~1.5mm,其底部的半径为1~1.5mm,在同一排或者同一列的多个圆锥状凸起中,相邻的两个圆锥状凸起之间的间距为1~1.5mm。

8.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新型高效的陶瓷造粒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粉料分选筛为斜筛,斜筛的筛板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30度~60度。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新型高效的陶瓷造粒设备,其特征在于:由多台辊间距可调的对辊辊压机和多台斜筛由上至下交替组合而成,位于上层的辊间距可调的对辊辊压机的出料口与位于其下层的斜筛的进料口对接,位于上层的斜筛的筛上料出料口与位于其下层的辊间距可调的对辊辊压机的进料口对接;由上至下,多台辊间距可调的对辊辊压机的辊间距通过调节依次变小。

10.如权利要求8述的新型高效的陶瓷造粒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斜筛的筛板的后端通过铰轴与斜筛的支架活动连接,在筛板的前端两侧的下方左右对称地设有第一液压缸和第二液压缸,第一液压缸和第二液压缸通过各自对应的球头接头和球头座分别与所述筛板的前端两侧连接,通过第一液压缸和第二液压缸的驱动,可调节筛板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高效的陶瓷造粒设备,包括辊间距可调的对辊辊压机和斜筛,所述辊间距可调的对辊辊压机包括机箱和平行设置在机箱内的两条可相向转动的挤压辊,两条挤压辊的辊轴两端分别与对称设置在机箱的左侧板、右侧板上的两组轴承组件连接,两条挤压辊的辊轴的一端分别延伸到机箱侧板之外,与各自的驱动电机连接,在两组轴承组件中,至少有一组轴承组件是以可前后移动的方式安装在机箱的左侧板、右侧板上,通过前后移动该轴承组件,可调节两条挤压辊之间的辊间距。通过所述辊间距可调的对辊辊压机与斜筛(特别是筛网倾角可调的斜筛)的协调工作,本发明不仅提高了陶瓷造粒的生产效率,而且能更好地满足不同的工艺要求。

技术研发人员:李金华,严文记,林庆生,冼伟潮,罗嘉熙,黄金荣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佛山市蓝之鲸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