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磷铵中和反应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175417发布日期:2024-03-01 12:27阅读:23来源:国知局
一种磷铵中和反应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化工原料生产,尤其涉及一种磷铵中和反应装置。


背景技术:

1、为了便于磷铵中和反应的生产,中和反应器可以为其提供反应腔室。

2、例如申请号为:cn202022401196.9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名称为:一种磷酸一铵生产中的中和浓缩反应装置,包括中和浓缩反应釜的上方安装有上釜盖,其下方安装有下釜底,其的内部密闭安装有釜腔且釜腔与中和浓缩反应釜中间形成有夹套。将磷酸一铵生产中需要中和浓缩的物料加入釜腔中,启动搅拌电机带动搅拌桨主轴旋转继而带动搅拌桨旋转搅动釜腔内部的物料。在中和期间根据温度调整冷却水和蒸汽的进量,控制中和反应温度在最佳温度,在中和结束后,关闭釜冷却水进口阀和釜冷却水出口阀,打开挥发蒸汽进口阀、蒸汽出口阀和蒸汽进口阀,待到蒸汽出口阀排出的全是蒸汽后关闭或关小蒸汽出口阀。在反应过程中因长期使用后反应釜的内侧壁易形成固体沉淀物,导致物料的浪费。

3、因此,亟需一种磷铵中和反应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因反应釜的内侧壁易形成固体沉淀物,从而导致物料浪费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磷铵中和反应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因反应釜的内侧壁易形成固体沉淀物,从而导致物料浪费的技术问题。

2、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磷铵中和反应装置,包括:

3、反应釜;

4、搅拌组件,包括搅拌件、至少一个刮板及驱动件,所述搅拌件转动内置于所述反应釜,所述刮板内置于所述反应釜,且所述刮板的一端抵接于所述反应釜的内侧壁,另一端与所述搅拌件相连接,所述驱动件连接所述反应釜及所述搅拌件,用于带动所述搅拌件和刮板绕所述搅拌件的轴线转动,并使得所述刮板的另一端活动抵接于所述反应釜的周向内壁;

5、冷凝组件,所述冷凝组件的进气端与所述反应釜相连通,用于所述反应釜的排气的冷凝。

6、进一步的,所述反应釜的周向内壁开设有转动环槽,所述搅拌组件还包括滑动件,所述滑动件包括转动滑环,所述转动滑环转动嵌设于所述转动环槽,并突出于所述反应釜的内侧壁,所述刮板与所述转动滑环相连接,且所述刮板的一端抵接于所述反应釜的内侧壁。

7、进一步的,所述转动滑环相对所述转动环槽的内壁开设有至少一个第一球形凹槽,所述滑动件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滚动部,所述第一滚动部转动嵌设于所述第一球形凹槽,并与所述转动环槽的内壁相抵接。

8、进一步的,所述反应釜的内壁还开设有至少一个导向槽,所述导向槽与所述转动环槽间隔设置,所述滑动件还包括至少一个导向块和至少一个第二滚动部,所述导向块与所述刮板一一对应设置,且所述导向块的一端滑动嵌设于所述导向槽、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刮板,所述导向块相对所述导向槽的内壁开设有至少一个第二球形凹槽,所述第二滚动部转动嵌设于所述第二球形凹槽,并与所述导向槽的内壁相抵接。

9、进一步的,所述搅拌组件中所述刮板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刮板沿所述转动滑环的圆周方向均匀设置,并连接于所述转动滑环,所述搅拌组件还包括至少一个弹性抵接部,所述弹性抵接部与所述刮板一一对应设置,所述弹性抵接部设置于所述刮板与所述反应釜的内壁之间,且所述弹性抵接部的一端抵接于所述反应釜的内壁、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刮板。

10、进一步的,所述搅拌件包括搅拌轴和至少一个搅拌桨,所述搅拌轴设置于所述反应釜的中心线,并内置于所述反应釜,所述搅拌桨连接于所述搅拌轴,所述转动滑环与所述搅拌轴传动连接,所述驱动件连接于所述搅拌轴,用于驱动所述搅拌轴绕其轴线转动。

11、进一步的,所述驱动件包括内齿轮、传动齿轮及电机,所述内齿轮与所述转动滑环同轴设置,并连接于所述转动滑环的内壁,所述传动齿轮连接于所述搅拌轴,并与所述内齿轮相啮合,所述电机连接于搅拌轴,用于驱动搅拌轴绕其轴线转动,并带动所述转动滑环相对所述转动环槽滑动。

12、进一步的,所述驱动件还包括连接杆,所述连接杆沿所述搅拌轴的径向设置,且所述连接杆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搅拌轴、另一端连接于所述传动齿轮。

13、进一步的,所述搅拌组件还包括多个连接块,所述连接块设置于所述转动滑环和刮板之间或者所述刮板与导向块之间,并与所述转动滑环和刮板或者所述刮板与导向块均相连接。

14、进一步的,所述冷凝组件包括冷凝管、导流板、冷凝壳体、进液端及出液端,所述冷凝管与所述反应釜的出气端相连通,所述导流板沿所述冷凝管的导向设置,且所述导流板呈螺旋状,并连接于所述冷凝管的内壁,所述冷凝壳体固定套设于所述冷凝管,并与所述冷凝管的外壁之间形成有冷凝液腔,所述进液端和出液端分别与所述冷凝液腔相连通。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包括:磷酸和氨气两种原料被加入反应釜内发生中和反应,搅拌件内置于反应釜,至少一个刮板相对反应釜的内壁设置,刮板的一端与反应釜的内壁相抵接、另一端连接与搅拌件,驱动件与搅拌件相连接,在驱动件的驱动下,搅拌件转动能促进原料的混合,同时刮板能随搅拌件一起相对反应釜的内壁转动,冷凝组件的进气端与反应釜的内部相连通,使得产生气体在冷凝组件内形成冷凝。相较于现有技术,本装置通过设置搅拌件和能够在搅拌件的带动下同时相对反应釜的内壁转动的刮板,并利用刮板相对反应釜的运动,将反应釜的内壁形成的固体沉淀进行刮除,避免原料粘附在反应釜内壁而造成浪费。能解决因反应釜的内侧壁易形成固体沉淀物,从而导致物料浪费的技术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磷铵中和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磷铵中和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釜的周向内壁开设有转动环槽,所述搅拌组件还包括滑动件,所述滑动件包括转动滑环,所述转动滑环转动嵌设于所述转动环槽,并突出于所述反应釜的内侧壁,所述刮板与所述转动滑环相连接,且所述刮板的一端抵接于所述反应釜的内侧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磷铵中和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滑环相对所述转动环槽的内壁开设有至少一个第一球形凹槽,所述滑动件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滚动部,所述第一滚动部转动嵌设于所述第一球形凹槽,并与所述转动环槽的内壁相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磷铵中和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釜的内壁还开设有至少一个导向槽,所述导向槽与所述转动环槽间隔设置,所述滑动件还包括至少一个导向块和至少一个第二滚动部,所述导向块与所述刮板一一对应设置,且所述导向块的一端滑动嵌设于所述导向槽、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刮板,所述导向块相对所述导向槽的内壁开设有至少一个第二球形凹槽,所述第二滚动部转动嵌设于所述第二球形凹槽,并与所述导向槽的内壁相抵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磷铵中和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组件中所述刮板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刮板沿所述转动滑环的圆周方向均匀设置,并连接于所述转动滑环,所述搅拌组件还包括至少一个弹性抵接部,所述弹性抵接部与所述刮板一一对应设置,所述弹性抵接部设置于所述刮板与所述反应釜的内壁之间,且所述弹性抵接部的一端抵接于所述反应釜的内壁、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刮板。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磷铵中和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件包括搅拌轴和至少一个搅拌桨,所述搅拌轴设置于所述反应釜的中心线,并内置于所述反应釜,所述搅拌桨连接于所述搅拌轴,所述转动滑环与所述搅拌轴传动连接,所述驱动件连接于所述搅拌轴,用于驱动所述搅拌轴绕其轴线转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磷铵中和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包括内齿轮、传动齿轮及电机,所述内齿轮与所述转动滑环同轴设置,并连接于所述转动滑环的内壁,所述传动齿轮连接于所述搅拌轴,并与所述内齿轮相啮合,所述电机连接于搅拌轴,用于驱动搅拌轴绕其轴线转动,并带动所述转动滑环相对所述转动环槽滑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磷铵中和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还包括连接杆,所述连接杆沿所述搅拌轴的径向设置,且所述连接杆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搅拌轴、另一端连接于所述传动齿轮。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磷铵中和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组件还包括多个连接块,所述连接块设置于所述转动滑环和刮板之间或者所述刮板与导向块之间,并与所述转动滑环和刮板或者所述刮板与导向块均相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磷铵中和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组件包括冷凝管、导流板、冷凝壳体、进液端及出液端,所述冷凝管与所述反应釜的出气端相连通,所述导流板沿所述冷凝管的导向设置,且所述导流板呈螺旋状,并连接于所述冷凝管的内壁,所述冷凝壳体固定套设于所述冷凝管,并与所述冷凝管的外壁之间形成有冷凝液腔,所述进液端和出液端分别与所述冷凝液腔相连通。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磷铵中和反应装置,包括:反应釜、搅拌组件及冷凝组件,搅拌组件包括搅拌件、至少一个刮板及驱动件,搅拌件转动内置于反应釜,刮板内置于反应釜,且刮板的一端抵接于反应釜的内侧壁,另一端与搅拌件相连接,驱动件连接反应釜及搅拌件,用于带动搅拌件和刮板绕搅拌件的轴线转动,并使得刮板的另一端活动抵接于反应釜的周向内壁,冷凝组件的进气端与反应釜相连通,用于反应釜的排气的冷凝。本发明能解决因反应釜的内侧壁易形成固体沉淀物,从而导致物料浪费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左明煜,阎应广,蒲中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成都云图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2/2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