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滤池集水、布水、布气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298096发布日期:2023-12-07 05:31阅读:57来源:国知局
一种滤池集水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处理滤池的集水、布水、布气装置,尤其是对于“v”型滤池、生物滤池、反硝化滤池的集水、布水、布气装置。

背景技术

0、
背景技术:

1、目前,自来水水处理和污水的深度处理中广泛地采用滤池技术。滤池通常由进水配水系统、滤料、出水集水、反冲洗布水布气系统组成,其中滤池的出水集水和反冲洗配水通常由滤池底部的出水槽和底层级配垫层构成,反冲洗布气系统由布气管和底层级配垫层构成。为了更加均匀的布水和布气,近年开发了滤板、滤帽、滤砖(t型和s型)等来替代级配垫层,德国欧盛腾集团下的帕萨旺公司采用了滤网型双层气水分布系统代替级配垫层和集水、反冲洗布水布气系统。以上技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初期滤池布水布气的不均匀以及出水带出滤料不足问题,但上述技术仍然存在一定的缺陷,当底部的布水布气系统出现故障时无法及时发现和维护,维护时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将上层滤料取出到池外。


技术实现思路

0、
技术实现要素:

1、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整体结构简单、可以有效拦截出水滤料、可以及时发现故障并且不需要清理滤料在外维护维修,同时具备造价及使用成本低的集水、布水、布气装置。

2、本发明解决上述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水处理滤池的集水、布水、布气装置,由内支撑层(1)、拦砂层(2)、外壳(3)、内端法兰(4)、外端法兰(5)、穿墙套管(6)、阀门一(7)、汇水管(8)、阀门二(9)、密封片(10)组成。其特征是:内支撑层(1)和拦砂层(2)位于外壳(3)内,通过外端法兰(4)与穿墙套管(6)连接,拆卸外端法兰(6)螺栓后可以将内支撑层(1)和拦砂层(2)从外壳(3)中取出与安装。

3、该装置安装运作时,先将外壳(3)上的内端法兰(4)与穿墙套管(6)内端法兰固定,用固定件将外壳(3)固定在滤池底部,依次填充垫层及滤料。然后将内支撑层(1)和拦砂层(2)插入外壳(3)中,通过外端法兰(5)与穿墙套管(6)外端固定,再连接阀门一(7)、汇水管(8)、阀门二(9)后连接到滤池出水总管上,反冲洗进水管和进气管通过阀门连接到汇水管(8)上。当需要进行过滤的来水通过滤池上部的配水系统进入滤料,按照重力流的方式流入滤池底部,由外壳(3)、拦砂层(2)、内部支撑层(1)收集进入汇水管(8)后再经出水主管进入后续清水池,通过实时调节阀门二(9)的开启度来保持滤池上部水位处于恒定液位状态。当滤池运行一段时间后滤料发生堵塞时,启动反冲洗程序,关闭阀门二(9),开启反冲洗进气管和进水管对滤料进行反冲洗。当拦砂层(2)发生严重堵塞或者损坏时停止进水,排出滤池内积水,拆开外端法兰(5),将拦砂层(2)和内支撑层(1)取出进行维护或更换,该项工作完成后将拦砂层(2)和内支撑层(1)安装回外壳(3),由于内支撑层有软密封片(10),可以将维护时进入外壳(3)内的滤料通过排砂孔清除出外壳(3),并且保证反冲洗时气和水不会从排砂孔发生短流。

4、内支撑层(1)由多段组成,可以自由拆装。为了适应狭窄空间的维护,将单根集水、布水、布管中的支撑层(1)和拦砂层(2)分段,在接口处设立卡扣连接,每段的具体长度根据滤池的实际情况决定。

5、根据实际情况可以采用模具制作成为一体复合式内支撑层(1)和拦砂层(2),也可以分开单独制作单体式内支撑层(1)和拦砂层(2)。

6、为了保证集水和布气的均匀性,内支撑层(1)开有集水和导气孔。集水和导气孔的尺寸根据设计流量和流速进行布置,其孔径范围为0毫米到100毫米,孔在内支撑层(1)上的分布率为0到100%。

7、为了有效的拦截滤砂,设置拦砂层(2)。根据不同种类滤池对滤料的要求,拦砂层(2)缝隙的宽度、长度及分布率根据实际滤料设计,其宽度范围为0毫米到2毫米,长度范围为0毫米到1000毫米,缝隙在拦砂层(2)上分布率为0到100%;为了更加有利于减小压力损失,缝隙的结构有“1”字型和楔型。

8、外壳(3)的功能是防止滤料直接接触拦砂层(2),同时具备有一定的配水配气功能,为了均匀地配水配气,在外壳(3)上开有小孔,其孔径范围为0毫米到10毫米,孔在外壳(3)上的分布率为0到100%;为检修时能及时将进入外壳(3)中的砂排出,外壳(3)的尾端开有排砂孔。



技术特征:

1.一种滤池集水、布水、布气装置,由内支撑层(1)、拦砂层(2)、外壳(3)、内端法兰(4)、外端法兰(5)、穿墙套管(6)、阀门一(7)、汇水管(8)、阀门二(9)、密封片(10)组成;其特征是:内支撑层(1)和拦砂层(2)位于外壳(3)内,通过外端法兰(5)与穿墙套管(6)连接,拆卸外端法兰(5)螺栓后可以将内支撑层(1)和拦砂层(2)从外壳(3)中取出与安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滤池集水、布水、布气装置,其特征是:内支撑层(1)上开有小孔,其孔径范围为0毫米到100毫米,孔在内支撑层(1)上的分布率为0到100%;内支撑层(1)由多段组成,可以自由拆装;内支撑层(1)的尾端带有密封片(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滤池集水、布水、布气装置,其特征是:拦砂层(2)由多段构成,可以自由拆装;拦砂层(2)上有过水过气缝隙,缝隙的宽度范围为0毫米到2毫米,缝隙的长度范围为0毫米到1000毫米,缝隙在拦砂层(2)上分布率为0到100%;缝隙的结构有“1”字型和楔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滤池集水、布水、布气装置,其特征是:外壳(3)开有小孔,其孔径范围为0毫米到10毫米,孔在外壳(3)上的分布率为0到100%;外壳(3)的尾端具有排砂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滤池集水、布水、布气装置,其特征是:内支撑层(1)、拦砂层(2)的构造形式有单体分离式和一体复合式两种。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水处理滤池的集水、布水、布气装置,尤其是对于“v”型滤池、生物滤池、反硝化滤池的集水(布水、布气)装置。提供一种整体结构简单、可以有效拦截出水滤料、可以及时发现故障并且不需要清理滤料在外维护维修,同时具备造价及使用成本低的集水(布水、布气)装置。

技术研发人员:请求不公布姓名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钟志长
技术研发日:20230107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