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SDS工艺的新型脱硫剂喷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147098发布日期:2023-05-13 17:55阅读:7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SDS工艺的新型脱硫剂喷射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sds脱硫设备,尤其是一种用于sds工艺的新型脱硫剂喷射装置。


背景技术:

1、sds脱硫技术就是把粉状颗粒脱硫剂直接喷入一定温度下的烟气中与烟气中的so2混合、接触反应达到脱除so2的目的。sds脱硫是固态脱硫剂和气态污染物的反应,比液态脱硫剂和气态污染物的反应速度慢,而且固态脱硫剂的颗粒大小以及与烟气的混合均匀度都对脱硫效率有影响。

2、目前通常是将脱硫剂研磨到非常小的颗粒再通过气力输送喷射到烟气管道中,与烟气混合并与so2反应,但这种喷射非常简单,都是使用一根管道直接插入烟气管道中,气力输送的脱硫剂通过这根管道直接喷射到烟气管道,这样脱硫剂与烟气混合不均匀,脱硫剂不能充分接触到烟气中的so2并与之反应,最终结果就是脱硫效率低下。并且,长期的脱硫剂输送会导·致管道堵塞,严重影响到了脱硫工艺的效果,由于脱硫喷射管一般与烟道宽度齐长,检修时需要从烟道中取出,且烟道位置较高,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在喷射脱硫剂时一般的喷射管是单喷射口,喷射方向与烟气流动方向垂直,一定程度上增大了烟气的流动阻力,不利于后续工艺的进行。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用于sds工艺的新型脱硫剂喷射装置,该新型脱硫剂喷射装置能够加速脱硫剂与烟气的混合,混合更加均匀,管道检修方便,降低作业强度的同时又增加了高空作业的安全性。

2、一种用于sds工艺的新型脱硫剂喷射装置,包括脱硫剂输送管、法兰一、变径管、直管段、法兰二、喷射管及密封板,所述脱硫剂输送管和变径管通过法兰一对接,所述变径管和直管段一体成型,烟气管道上对称焊接有套管,所述喷射管顺着套管穿过烟气管道且与套管密封焊接,所述喷射管的一端通过法兰二与直管段对接,另一端为手掏孔,所述手掏孔通过密封板封堵,所述喷射管位于烟气管道内的管段均匀设有喷射孔,所述喷射孔设于背离烟气管道内气流方向的一侧。

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喷射孔对称设有上下两列,上下相邻两个喷射孔的轴线夹角为90°。

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喷射管的轴线与烟气管道的轴线交汇于烟气管道的横截面圆心。

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喷射管采用耐高温不锈钢材质制成,喷射管的表面涂有氧化铝涂层。

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密封板上还安装有拉手。

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8、1、喷射孔布置合理,喷出脱硫剂的方向与烟气流向一致,减少了反应过程中的阻力损耗。

9、2、上下相邻两个喷射孔之间呈90°倾斜角,喷出的脱硫剂呈伞状,使之与烟气的接触面积更大,混合更加均匀。

10、3、喷射管采用耐高温不锈钢材质,表面还涂有耐磨的氧化铝涂层,相比传统碳钢喷射管使用寿命更长,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运营所损耗的成本。

11、4、检修时不再需要把整根脱硫剂喷射管全部拿出,在烟气管道的一端设有手掏孔,方便进行检修,把堵结成块的脱硫剂拿出即可,极大的增加了高空作业的安全性。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sds工艺的新型脱硫剂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脱硫剂输送管、法兰一、变径管、直管段、法兰二、喷射管及密封板,所述脱硫剂输送管和变径管通过法兰一对接,所述变径管和直管段一体成型,烟气管道上对称焊接有套管,所述喷射管顺着套管穿过烟气管道且与套管密封焊接,所述喷射管的一端通过法兰二与直管段对接,另一端为手掏孔,所述手掏孔通过密封板封堵,所述喷射管位于烟气管道内的管段均匀设有喷射孔,所述喷射孔设于背离烟气管道内气流方向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脱硫剂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射孔对称设有上下两列,上下相邻两个喷射孔的轴线夹角为9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脱硫剂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射管的轴线与烟气管道的轴线交汇于烟气管道的横截面圆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脱硫剂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射管采用耐高温不锈钢材质制成,喷射管的表面涂有氧化铝涂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脱硫剂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板上还安装有拉手。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SDS工艺的新型脱硫剂喷射装置,包括脱硫剂输送管、法兰一、变径管、直管段、法兰二、喷射管及密封板,所述脱硫剂输送管和变径管通过法兰一对接,所述变径管和直管段一体成型,烟气管道上对称焊接有套管,所述喷射管顺着套管穿过烟气管道且与套管密封焊接,所述喷射管的一端通过法兰二与直管段对接,另一端为手掏孔,所述手掏孔通过密封板封堵,所述喷射管位于烟气管道内的管段均匀设有喷射孔,所述喷射孔设于背离烟气管道内气流方向的一侧。该新型脱硫剂喷射装置能够加速脱硫剂与烟气的混合,混合更加均匀,管道检修方便,降低作业强度的同时又增加了高空作业的安全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峰,李柏林,杨忠文,万志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武汉旭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203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