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水下扰流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317908发布日期:2023-06-01 00:26阅读:40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水下扰流器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设备,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水下扰流器。


背景技术:

1、污水处理行业各水池、管道、沟渠等构筑物在使用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底部泥沙等物质的沉积,水池内沉积泥沙如果长期不清理,会造成厌氧反应漂浮至水面,影响水质及感官效果;管道、沟渠内沉积泥沙则会造成流水截面减少,过水效果变差。通常的解决办法有以下两种:一是增加搅拌器,或者推流器进行池底搅拌,防止沉积,这一方法由于设备原因局限性较多,不方便携带,不可移动;二是人工清淤,这一方法需在多方设备断电的条件下进行,不仅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而且费时费力,且工作效率低,导致影响污水处理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水下扰流器,解决现有技术不方便携带移动,且存在安全隐患,工作效率低的问题。

2、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提供了一种多功能水下扰流器,包括底座、连接件和旋转件;所述底座上表面中心设有安装槽,所述底座侧壁中设有进水通路,所述进水通路的第一进水孔和第一出水孔分别设置在安装槽内底面中心和底座侧壁上,所述第一进水孔通过外置管道连接高压水泵;

3、所述连接件竖直安装在安装槽中并与安装槽螺纹连接,所述连接件的上下两端面中心贯通设置有第一中空管路;

4、所述旋转件包括转动盘、转动轴和若干支管;所述转动盘的底面中心设有第二进水孔,所述转动盘的侧面均匀周向分布设置有若干连通第二进水孔的第二出水孔;

5、所述转动轴插入在第一中空管路中,并与连接件转动连接;所述转动轴一端与转动盘的底面可拆卸连接,另一端的端部设有限制旋转件脱离且设于安装槽中的限位环;所述转动轴中心设有第二中空管路,所述第二中空管路的两端分别连通进水通路的第一出水孔和转动盘的第二进水孔;

6、所述支管可拆卸式在安装在转动盘的第二出水孔上,所述支管的侧壁上可拆卸式设有若干喷头,每个喷头的喷射角度不同,所述喷射角度以支管的自由端端面为参考面,其喷射角度范围为-90°~90°或90°~270°。

7、进一步,所述连接件包括成上下分布设置的圆板部和圆柱部,所述圆柱部侧面设有螺纹,并竖直安装在安装槽中并与安装槽螺纹连接;所述圆板部与底座上表面之间设有垫圈。

8、进一步,所述转动轴上套设有耐磨环,所述耐磨环位于连接件的圆柱部下端与限位环之间,所述耐磨环在连接件的圆柱部与安装槽螺纹连接后,与安装槽卡接。

9、进一步,所述耐磨环的下端面与安装槽内底面之间留有供限位环上下活动的空间余裕,所述喷头的喷射角度的最佳范围为0~90°或90°~180°。

10、进一步,所述耐磨环的下端面设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中设有若干滚珠,所述滚珠可与限位环相抵。

11、进一步,所述进水通路的第一进水孔设有快速接头。

12、进一步,所述支管设有3-6条,其夹角均匀分布。

13、进一步,所述支管上均匀分布设置有四个喷头,且安装在同一水平线上,第一个喷头至第四个喷头与支管之间分别设置角度为90°、75°、60°、45°。

14、进一步,所述进水通路设有若干组,每组的进水通路的第一进水孔在底座侧壁上周向均匀分布,且共用一第一出水孔。

15、原理及优点:

16、1.本方案通过将压力水流输送到支管中,支管上的喷头则是将高压水喷出,利用高压水喷出的反作用力,带动转动轴、转动盘4和支管一起旋转,从而使喷射出的水流形成扰流,以对周边介质进行干扰,在扰流的作用下防止泥沙沉积。

17、2.本方案是将高压水作为动力源,一方面使喷头喷出高压水流生成扰流,防止泥沙沉积,另一方面作为旋转动力,从而提高扰流的干扰效果,进一步提高了防止泥沙沉积的效果。而且不使用电力作为动力源,即使工作状态下接触到人,也不会致伤致残,使用起来更为安全。省时省力省电,工作效率高,运行成本低。

18、3.全结构的零部件可完全拆解,组装十分方便,也便于携带。而且不易出现故障,维护也方便,维护成本低。

19、4.耐磨环的下端面与安装槽内底面之间留有供限位环上下活动的空间余裕,当高压水流进入时,限位环和转动轴本向上抬起,使得耐磨环与限位环相抵。当限位环和转动轴开始旋转时,耐磨环与限位环之间就会产生摩擦,耐磨环具有一定的耐磨属性,使得装置可长时间使用。而第一个喷头至第四个喷头与支管之间分别设置角度为90°、75°、60°、45°,将喷头喷出的水流的反作用力,进行受力分析可知,会得到竖直向下的分力和垂直于支管的水平向分力,竖直向下的分力能够抵消限位环和转动轴本被向上抬起的冲力,从而减小摩擦;而垂直于支管的水平向分力则负责驱动转动盘和支管旋转,再加上多角度设置的喷头,从而产生扰流,以防止泥沙沉积。同时环形槽和若干滚珠的设置,也能进一步降低摩擦,从而提高装置的使用寿命。



技术特征:

1.一种多功能水下扰流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连接件和旋转件;所述底座上表面中心设有安装槽,所述底座侧壁中设有进水通路,所述进水通路的第一进水孔和第一出水孔分别设置在安装槽内底面中心和底座侧壁上,所述第一进水孔通过外置管道连接高压水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水下扰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成上下分布设置的圆板部和圆柱部,所述圆柱部侧面设有螺纹,并竖直安装在安装槽中并与安装槽螺纹连接;所述圆板部与底座上表面之间设有垫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水下扰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轴上套设有耐磨环,所述耐磨环位于连接件的圆柱部下端与限位环之间,所述耐磨环在连接件的圆柱部与安装槽螺纹连接后,与安装槽卡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水下扰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环的下端面与安装槽内底面之间留有供限位环上下活动的空间余裕,所述喷头的喷射角度的范围为0~90°或90°~18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水下扰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环的下端面设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中设有若干滚珠,所述滚珠可与限位环相抵。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水下扰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通路的第一进水孔设有快速接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水下扰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管设有3-6条,其夹角均匀分布。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水下扰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管上均匀分布设置有四个喷头,且安装在同一水平线上,第一个喷头至第四个喷头与支管之间分别设置角度为90°、75°、60°、45°。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水下扰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通路设有若干组,每组的进水通路的第一进水孔在底座侧壁上周向均匀分布,且共用一第一出水孔。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水下扰流器,包括底座、连接件和旋转件;所述底座上表面中心设有安装槽,所述底座侧壁中设有进水通路,所述进水通路的第一进水孔和第一出水孔分别设置在安装槽内底面中心和底座侧壁上,第一进水孔通过外置管道连接高压水泵;连接件竖直安装在安装槽中并与安装槽螺纹连接;所述旋转件包括转动盘、转动轴和若干支管;所述支管可拆卸式在安装在转动盘的第二出水孔上,所述支管的侧壁上可拆卸式设有若干喷头,每个喷头的喷射角度不同,所述喷射角度以支管的自由端端面为参考面,其喷射角度范围为‑90°~90°或90°~270°。本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不方便携带移动,且存在安全隐患,工作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李林洲,刘海峰,廖宏翔,张双,孙思,向帮进,周非,秦攀攀,王莎,樊世飞,石庆龙,庾蓝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水务集团龙兴排水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117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