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化组件及电子雾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809807发布日期:2023-07-18 21:47阅读:34来源:国知局
雾化组件及电子雾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雾化,特别是涉及雾化组件及电子雾化装置。


背景技术:

1、气溶胶是一种由固体或液体小质点分散并悬浮在气体介质中形成的胶体分散体系,由于气溶胶可通过呼吸系统被人体吸收,为用户提供一种新型的替代吸收方式,例如可对草本类或膏类的气溶胶生成基质烘烤加热而产生气溶胶的雾化装置,应用于不同领域中,为用户递送可供吸入的气溶胶,替代常规的产品形态及吸收方式。

2、一般地,通过电子雾化装置中的雾化组件将气溶胶生基质雾化为气溶胶,相关技术中,超声波微孔雾化组件包括通过胶水粘接组合的筛网和压电陶瓷片,对压电陶瓷片施加高频驱动电压,实现压电陶瓷的超声振动来驱动筛网凸包的振动,凸包的振动使微孔发生形变,使液体从筛网凸包区域的微孔上喷出,形成雾体。这种压电陶瓷片驱动筛网振动的方式为径向振动,压电陶瓷的径向振动能量靠陶瓷和筛网间的胶水传递,振动能传递效率低。并且,压电陶瓷片和筛网之间通过面与面的胶水粘接,高频振动压电陶瓷片和筛网容易在径向错位脱落,导致器件失效。

3、因此,传统的微孔雾化组件中径向振动能传递效率较低,并且器件容易失效。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雾化组件及电子雾化装置,以解决传统微孔雾化组件中径向振动能传递效果较低,且器件容易失效的技术问题。

2、一种雾化组件,所述雾化组件包括:

3、固定件,所述固定件上开设有安装凹槽及与所述安装凹槽连通的第一通孔;

4、压电陶瓷片,设置于所述安装凹槽内;所述压电陶瓷片的外表面与所述安装凹槽的底壁及侧壁均连接,且所述压电陶瓷片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通孔连通的第二通孔;

5、雾化片,设于所述固定件上,且至少部分朝向所述第一通孔及第二通孔;

6、其中,所述雾化片对应所述第一通孔的区域开设有多个雾化孔。

7、上述雾化组件中通过固定件安装压电陶瓷片和雾化片,压电陶瓷片工作时产生的振动通过固定件传递给雾化片,带动雾化片振动,并使雾化片上的雾化孔发生形变,用来挤压雾化气溶胶生成基质。而固定件和压电陶瓷片上分别开设有相互连通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雾化片至少部分朝向第一通孔及第二通孔,气溶胶生成基质流向雾化片的一侧被雾化片上的雾化孔雾化后,从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中的至少一者喷出,形成气溶胶。

8、并且,在固定件上开设安装凹槽,将压电陶瓷片的外表面固定连接到安装凹槽的底壁及侧壁上,这样通过安装凹槽的侧壁对压电陶瓷片的外周进行限位,压电陶瓷片产生的径向振动可以通过安装凹槽的侧壁及底壁直接传递给固定件,压电陶瓷片和固定件能够同步径向振动,最后固定件带动雾化片轴向振动,如此可有效传递径向振动能,提高振动能传递效果。并且,压电陶瓷片径向振动时被安装凹槽径向限位,不会相对固定件径向错位脱落,防止雾化组件失效。

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件包括本体和设于所述本体一侧的凸环,所述凸环的形状与所述压电陶瓷片的外周相匹配,所述凸环与所述本体之间界定形成所述安装凹槽,所述本体上开设有所述第一通孔,所述压电陶瓷片径向的外周壁与所述凸环固定连接,所述压电陶瓷片轴向的底壁与所述本体固定连接。

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沿所述第一通孔的轴向,所述本体具有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雾化片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中的任意一者上。

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表面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通孔连通的第一限位凹槽,所述雾化片位于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之间,且至少部分与所述第一限位凹槽的内壁连接。

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表面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通孔连通的第二限位凹槽,所述雾化片位于所述第一通孔远离所述第二通孔的一侧,且至少部分与所述第二限位凹槽的内壁连接。

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雾化片的厚度,小于所述本体的最小厚度,且小于所述压电陶瓷片的厚度。

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件的厚度为0.2mm-2mm,所述压电陶瓷片的厚度为0.3mm-1mm,所述雾化片的厚度为0.04mm-0.1mm。

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雾化片包括中心区域和外围区域,所述中心区域朝向所述第一通孔,所述外围区域围绕所述中心区域设置并与所述固定件固定连接;

16、所述中心区域的厚度小于所述外围区域的厚度,且所述中心区域上开设有多个所述雾化孔。

1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雾化片与所述固定件之间焊接或粘接;和/或

18、所述压电陶瓷片与所述固定件之间焊接或粘接。

19、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包括上述雾化组件。



技术特征:

1.一种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组件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包括本体和设于所述本体一侧的凸环,所述凸环的形状与所述压电陶瓷片的外周相匹配,所述凸环与所述本体之间界定形成所述安装凹槽,所述本体上开设有所述第一通孔,所述压电陶瓷片径向的外周壁与所述凸环固定连接,所述压电陶瓷片轴向的底壁与所述本体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一通孔的轴向,所述本体具有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雾化片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中的任意一者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表面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通孔连通的第一限位凹槽,所述雾化片位于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之间,且至少部分与所述第一限位凹槽的内壁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表面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通孔连通的第二限位凹槽,所述雾化片位于所述第一通孔远离所述第二通孔的一侧,且至少部分与所述第二限位凹槽的内壁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5任意一项所述的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片的厚度,小于所述本体的最小厚度,且小于所述压电陶瓷片的厚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的厚度为0.2mm-2mm,所述压电陶瓷片的厚度为0.3mm-1mm,所述雾化片的厚度为0.04mm-0.1mm。

8.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片包括中心区域和外围区域,所述中心区域朝向所述第一通孔,所述外围区域围绕所述中心区域设置并与所述固定件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片与所述固定件之间焊接或粘接;和/或

10.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述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雾化组件。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一种雾化组件及电子雾化装置,雾化组件包括:固定件,固定件上开设有安装凹槽及与安装凹槽连通的第一通孔;压电陶瓷片,设置于安装凹槽内;压电陶瓷片的外表面与安装凹槽的底壁及侧壁均连接,且压电陶瓷片上开设有与第一通孔连通的第二通孔;雾化片,设于固定件上,且至少部分朝向第一通孔及第二通孔;其中,雾化片对应第一通孔的区域开设有多个雾化孔。上述雾化组件中通过安装凹槽的侧壁对压电陶瓷片的外周进行限位,压电陶瓷片产生的径向振动通过安装凹槽的侧壁及底壁直接传递给固定件,可有效传递径向振动能,提高振动能传递效果。并且,压电陶瓷片径向振动时被安装凹槽径向限位,不会相对固定件径向错位脱落,防止雾化组件失效。

技术研发人员:廖朝兴,鲁国志,彭策,肖建新,张炯炯,沈万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麦克韦尔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129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