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二羟甲基丁酸的水性补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457643发布日期:2023-06-14 21:50阅读:58来源:国知局
一种二羟甲基丁酸的水性补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二羟甲基丁酸生产,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二羟甲基丁酸的水性补料装置。


背景技术:

1、经检索cn 110294670 a公开了一种使用微反应器连续生产2,2-二羟甲基丁酸的工艺方法,其中步骤为:s1、用计量泵计量定量的甲醛、丁醛和三乙胺放置于混合器中进行强制混合,然后进入微反应器中进行缩合反应,得到主要含有2,2-二羟甲基丁醛的反应液;s2、取s1所得主要含有2 ,2-二羟甲基丁醛的反应液经过薄膜旋转蒸发器连续蒸馏浓缩,低沸物回收套用,得到2,2-二羟甲基丁醛浓缩液;s3、再向盛有二羟甲基丁醛浓缩液的微反应器中家入双氧水进行氧化反应,得2,2-二羟甲基丁酸反应液;s4、取s3中所得2,2-二羟甲基丁酸反应液置于浓缩釜中进行浓缩,得2,2-二羟甲基丁酸浓缩液,再用甲基异丁基酮对2,2-二羟甲基丁酸浓缩液进行提取三次,合并提取液,常压浓缩,然后冷冻降温,析出的产品经过离心干燥得到2,2-二羟甲基丁酸产品。

2、在该生产方式中发现,当在s1中得到二羟甲基丁醛的反应液后,此时需要向二羟甲基丁醛的反应液内部添加双氧水进行氧化反应,而在此时生产容器中,由于完成了初步的生产,此时微反应器内部含有s1反应中的废气,直接打开微反应器容易使得内部的气体溢出,从而污染环境,由此需要一款用于二羟甲基丁酸的水性补料装置。

3、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实用新型。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技术方案的基本构思是:

2、一种二羟甲基丁酸的水性补料装置,包括微反应器本体,所述微反应器本体下表面固定设置有支撑腿,所述微反应器本体侧壁固定设置有管道,且管道为l形,所述管道末端固定设置有补料容器外壳,所述补料容器外壳内部开设有空腔,且补料容器外壳底部内壁设置有空腔,且空腔内部活动设置有转盘,且转盘尺寸与空腔尺寸适配,所述补料容器外壳底部表面开设有若干第一通孔,且第一通孔内部连通设置有管道,所述转盘表面开设有第二通孔,且第二通孔与第一通孔交错设置,且第二通孔与第一通孔规格相同,所述转盘中心位置设置有连接杆,且连接杆与补料容器外壳底部套接设置有密封轴承,且连接杆插接到补料容器外壳外侧。

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补料容器外壳上表面中心位置固定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侧壁进行倒角处理,且凹槽下表面外沿固定设置有支架,且支架位于凹槽正下方。

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支架表面固定设置有套筒,所述套筒中心位置插接设置有顶杆,且顶杆末端活动设置有密封板,所述密封板上表面搭接设置在凹槽底部。

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套筒内部对称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表面滑动设置有移动滑块,所述移动滑块之间固定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中心位置固定设置有顶杆。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顶杆末端固定设置有限位滑块,所述限位滑块滑动设置在密封板底部所开设的远端导轨表面。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密封板中心位置滑动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外壁固定设置有滑轨,且滑轨与密封板中心滑动连接,且连接杆末端固定设置有凸起,且凸起表面进行滚花处理。

8、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9、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转盘,当通过连接杆带动转盘进行移动,从而使得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相互打通,从而使得补料容器外壳所预留的水性料通过重力原因自动下落,进而保证了不打开微反应器本体而完成装料操作。

1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技术特征:

1.一种二羟甲基丁酸的水性补料装置,包括微反应器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反应器本体(1)下表面固定设置有支撑腿(2),所述微反应器本体(1)侧壁固定设置有管道(4),且管道(4)为l形,所述管道(4)末端固定设置有补料容器外壳(3),所述补料容器外壳(3)内部开设有空腔,且补料容器外壳(3)底部内壁设置有空腔,且空腔内部活动设置有转盘(7),且转盘(7)尺寸与空腔尺寸适配,所述补料容器外壳(3)底部表面开设有若干第一通孔(8),且第一通孔(8)内部连通设置有管道(4),所述转盘(7)表面开设有第二通孔(9),且第二通孔(9)与第一通孔(8)交错设置,且第二通孔(9)与第一通孔(8)规格相同,所述转盘(7)中心位置设置有连接杆(6),且连接杆(6)与补料容器外壳(3)底部套接设置有密封轴承(10),且连接杆(6)插接到补料容器外壳(3)外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二羟甲基丁酸的水性补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补料容器外壳(3)上表面中心位置固定设置有凹槽(5),所述凹槽(5)侧壁进行倒角处理,且凹槽(5)下表面外沿固定设置有支架(12),且支架(12)位于凹槽(5)正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二羟甲基丁酸的水性补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2)表面固定设置有套筒(13),所述套筒(13)中心位置插接设置有顶杆(17),且顶杆(17)末端活动设置有密封板(11),所述密封板(11)上表面搭接设置在凹槽(5)底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二羟甲基丁酸的水性补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13)内部对称开设有滑槽(15),所述滑槽(15)表面滑动设置有移动滑块(14),所述移动滑块(14)之间固定设置有挡板(16),且挡板(16)底部固定设置有复位弹簧(22),所述挡板(16)中心位置固定设置有顶杆(17)。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二羟甲基丁酸的水性补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杆(17)末端固定设置有限位滑块(18),所述限位滑块(18)滑动设置在密封板(11)底部所开设的远端导轨(19)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二羟甲基丁酸的水性补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板(11)中心位置滑动设置有连接杆(6),所述连接杆(6)外壁固定设置有滑轨(20),且滑轨(20)与密封板(11)中心滑动连接,且连接杆(6)末端固定设置有凸起(21),且凸起(21)表面进行滚花处理。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二羟甲基丁酸的水性补料装置,包括微反应器本体,微反应器本体下表面固定设置有支撑腿,微反应器本体侧壁固定设置有管道,且管道为L形,管道末端固定设置有补料容器外壳,补料容器外壳内部开设有空腔,且补料容器外壳底部内壁设置有空腔,且空腔内部活动设置有转盘,且转盘尺寸与空腔尺寸适配,补料容器外壳底部表面开设有若干第一通孔,且第一通孔内部连通设置有管道,转盘表面开设有第二通孔。本技术,通过设置有转盘,当通过连接杆带动转盘进行移动,从而使得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相互打通,从而使得补料容器外壳所预留的水性料通过重力原因自动下落,进而保证了不打开微反应器本体而完成装料操作,适合推广和使用。

技术研发人员:赵永东,徐德寒,李怀钦,代新全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南精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216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