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属于固废处理,尤其涉及一种定量评价固废化学固定二氧化碳的装置。
背景技术:
1、随着我国“双碳”目标的提出,越来越多的“减碳降碳”技术方案被提出,并逐渐成为重要的实现“双碳”目标的技术手段。采空区co2封存因为其潜在的封存空间大,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但是因为煤矿采空区上覆岩层沉陷和变形,导致上部封盖条件变差,给煤矿采空区co2封存带来了诸多不确定性。为此,科研人员提出了一种采空区固废充填与co2封存的协同方法,该方法一方面能够实现固废处理,同时能够解决采空区地表沉陷问题,在此基础上保护了上部岩层的完整性,进而能够保障采空区封存的co2不会逸散。
2、对于该方法所实现的co2封存机制,主要分为三种,第一种是充填后采空区的剩余游离空间可封存的co2;第二种是采空区残余煤以及充填固废表面所能吸附的co2;第三种是固废在地下温度压力条件下,以及固废处理过程中,可能与co2发生化学反应,以碳酸盐的形式实现co2固化和封存。对于前两种封存机制所能封存的co2潜力,现在已有成熟的评价方法可以对其潜在的封存能力做精确封存,第一种利用状态方程,结合采空区温度压力条件,即可算出游离态封存潜力;而第二种可以利用吸附方程,结合相应的等温吸附实验,对吸附封存潜力做准确计算。对于化学固化封存机制,该机制属于三种机制下最为稳定且安全的固化形式,对于co2封存具有重要价值,但是由于固废组成差异较大,目前尚没有一种很好的方法能够准确的评价其固化潜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定量评价固废化学固定二氧化碳的装置,旨在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定量评价固废化学固定二氧化碳的装置,包括用于盛装固废浆体的储存容器,所述储存容器为密闭箱体,所述储存容器中还安装有用于搅拌固废浆体的搅拌磁子,所述储存容器上安装有进气导管,且所述进气导管插入储存容器中的固废浆体内,所述储存容器上还设置有循环冷却系统,所述循环冷却系统位于进气导管内部的一端设置有气体通道,所述循环冷却系统内部设置有用于盛装冷凝水的储水通道,所述循环冷却系统还设置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上设置有压力调节阀,所述储水通道的底部设置有电磁感应阀,且所述储水通道上还设置有用于控制电磁感应阀的启闭状态的电感应触点
3、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循环冷却系统还包括冷却水入口和冷却水出口。
4、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储水通道的底部设置有电磁感应阀。
5、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储水通道上还设置有用于控制电磁感应阀的启闭状态的电感应触点。
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定量评价固废化学固定二氧化碳的装置,基于该装置,结合元素分析法,能够评价固废的co2固化封存潜力,且该装置能够实现固废浆体中的固废与水的比例基本恒定,能够更加准确的反应实际工程情况。
1.一种定量评价固废化学固定二氧化碳的装置,包括用于盛装固废浆体的储存容器,所述储存容器为密闭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储存容器中还安装有用于搅拌固废浆体的搅拌磁子,所述储存容器上安装有进气导管,且所述进气导管插入储存容器中的固废浆体内,所述储存容器上还设置有循环冷却系统,所述循环冷却系统位于进气导管内部的一端设置有气体通道,所述循环冷却系统内部设置有用于盛装冷凝水的储水通道,所述循环冷却系统还设置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上设置有压力调节阀,所述循环冷却系统还包括冷却水入口和冷却水出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量评价固废化学固定二氧化碳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通道的底部设置有电磁感应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定量评价固废化学固定二氧化碳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通道上还设置有用于控制电磁感应阀的启闭状态的电感应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