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搅拌釜反应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481809发布日期:2023-06-15 15:43阅读:30来源:国知局
一种搅拌釜反应器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化工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搅拌釜反应器。


背景技术:

1、搅拌釜反应器是在工业中广泛应用的装置,在多种领域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在工业生产过程中,搅拌釜反应器的搅拌混合性能直接影响到产品质量、生产成本以及能耗等问题。

2、现有的搅拌釜反应器主要采用搅拌轴带动叶片转动的形式对物料进行搅动,以实现液相均相、气液两相、固液两相、气液固三相混合的目的。但是,由于在搅动过程中往往只是存在单独的转动搅动,导致混合过程中形成分层状态,而影响混合的效果。

3、例如,申请公布号为cn109248643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釜式搅拌反应器,支撑脚固定设置在加热室的底端,筒体设置于加热室内,筒体内壁设有搅拌轴,筒盖顶端设有乳化电机、减速器和公转电机,公转电机与减速器、乳化电机连接,乳化电机、减速器与搅拌轴连接,搅拌轴上设有螺旋桨叶和催化头,筒盖顶端的一侧设有进料口,进料口底端依次连接储料桶和进料管,进料管上设有流量阀,进料管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到筒盖,筒体的一侧设有出料口,筒体的另一侧设有控制器。

4、再如,申请公布号为cn107684885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连续搅拌釜式反应器,变频器通过导线与防爆电机的左侧连接,防爆电机下方连接齿轮减速机,齿轮减速机下方连接机架,机架右侧连接密封装置,机架下方连接器体,物料进口连接器体右上方,气体吸入口位于器体上方,空心轴连接气体吸入口下方,空心轴中间位置连接自吸叶轮,空心轴下方连接轴流桨,换热盘管位于器体内壁两侧,物料出口连接器体下方,气体入口连接器体右上方,器体外表面设置有螺旋板夹套。

5、综上所述,现有技术中存在利用螺旋桨叶和自吸叶轮等作为搅拌叶片的方式,希望提高搅拌效果,但是,无法进一步的形成整体物料的回转混合流动,搅拌效果无法达到预期,具有进一步改进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搅拌釜反应器,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通过设置套设连接的内筒体和外筒体,能够形成相互连通的搅拌空间和环形空间,利用轴流式叶片的搅动,使得物料在搅拌空间内搅动的同时经环形空间进行上下循环流动,进一步提高对物料的混合效果。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方案:

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搅拌釜反应器,包括由外向内同轴套设的外筒体、内筒体和搅拌轴,所述搅拌轴上安装有轴流式叶片,所述内筒体和所述外筒体之间通过支撑架固定连接并形成物料通过的环形空间,所述内筒体内形成搅拌空间,所述内筒体具有顶部开口和底部开口,所述搅拌空间的上部通过所述顶部开口与所述环形空间连通,所述搅拌空间的下部通过所述底部开口与所述环形空间连通,所述轴流式叶片的驱动方向朝向所述底部开口。

4、优选地,所述底部开口小于所述顶部开口,所述轴流式叶片的外周边缘与所述内筒体的内壁面之间具有物料回流空间。

5、优选地,所述支撑架包括相互套设的内环和外环,所述内环与所述外环之间通过若干周向分布的辐条板连接,所述辐条板沿轴向延伸或与轴向呈一定夹角,所述内环固定在所述内筒体的外壁上,所述外环固定在所述外筒体的内壁上。

6、优选地,所述内筒体和所述外筒体之间在轴向设置有多个所述支撑架,不同所述支撑架的所述辐条板错位布置。

7、优选地,所述辐条板上设置有电加热装置。

8、优选地,所述外筒体的顶部设置有顶盖,所述顶盖上设置有电机支架,所述电机支架上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搅拌轴贯穿所述顶盖并与所述驱动电机连接。

9、优选地,所述顶盖上设置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的法兰盘铰接连接有进料盖板,所述外筒体底部设置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的法兰盘铰接连接有出料盖板。

10、优选地,所述顶盖上设置有吸收室和倒u型管,所述吸收室内盛装有吸收液,所述倒u型管的一端通入所述吸收液内部,所述倒u型管的另一端贯穿所述顶盖并延伸到所述外筒体内,所述倒u型管的底边位于所述吸收液的液面上方。

11、优选地,所述顶盖上设置有观察窗,所述观察窗安装有透明玻璃板。

12、优选地,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包括底盘和连接在所述底盘上的若干支腿,所述支腿的顶端连接在所述外筒体的底部。

13、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

14、(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套设连接的内筒体和外筒体,能够形成相互连通的搅拌空间和环形空间,利用轴流式叶片的搅动,使得物料在搅拌空间内搅动的同时经环形空间进行上下循环流动,进一步提高对物料的混合效果;

15、(2)本实用新型内筒体的底部开口小于顶部开口,轴流式叶片的外周边缘与内筒体的内壁面之间具有物料回流空间,能够在内筒体内形成内循环,从而既有内筒体和外筒体之间的外循环,又有内筒体内的内循环,进一步加剧物料的扰动,提高物料混合效果;

16、(3)本实用新型内筒体和外筒体之间在轴向设置有多个支撑架,不同支撑架的辐条板错位布置,物料在经过环形空间进行流动时,被辐条板进行阻挡、切割,能够增强物料流动时的扰动,避免稳定流动而降低混合效果;另外,可以在辐条板上设置电加热装置,能够提高加热均匀性,保证良好的加热效果;

17、(4)本实用新型在顶盖上设置有吸收室和倒u型管,能够将外筒体内的有害气体进行吸收过滤后排出,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保证操作人员身体健康。



技术特征:

1.一种搅拌釜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外向内同轴套设的外筒体、内筒体和搅拌轴,所述搅拌轴上安装有轴流式叶片,所述内筒体和所述外筒体之间通过支撑架固定连接并形成物料通过的环形空间,所述内筒体内形成搅拌空间,所述内筒体具有顶部开口和底部开口,所述搅拌空间的上部通过所述顶部开口与所述环形空间连通,所述搅拌空间的下部通过所述底部开口与所述环形空间连通,所述轴流式叶片的驱动方向朝向所述底部开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搅拌釜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开口小于所述顶部开口,所述轴流式叶片的外周边缘与所述内筒体的内壁面之间具有物料回流空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搅拌釜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包括相互套设的内环和外环,所述内环与所述外环之间通过若干周向分布的辐条板连接,所述辐条板沿轴向延伸或与轴向呈一定夹角,所述内环固定在所述内筒体的外壁上,所述外环固定在所述外筒体的内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搅拌釜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体和所述外筒体之间在轴向设置有多个所述支撑架,不同所述支撑架的所述辐条板错位布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搅拌釜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辐条板上设置有电加热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搅拌釜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体的顶部设置有顶盖,所述顶盖上设置有电机支架,所述电机支架上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搅拌轴贯穿所述顶盖并与所述驱动电机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搅拌釜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上设置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的法兰盘铰接连接有进料盖板,所述外筒体底部设置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的法兰盘铰接连接有出料盖板。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搅拌釜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上设置有吸收室和倒u型管,所述吸收室内盛装有吸收液,所述倒u型管的一端通入所述吸收液内部,所述倒u型管的另一端贯穿所述顶盖并延伸到所述外筒体内,所述倒u型管的底边位于所述吸收液的液面上方。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搅拌釜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上设置有观察窗,所述观察窗安装有透明玻璃板。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搅拌釜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包括底盘和连接在所述底盘上的若干支腿,所述支腿的顶端连接在所述外筒体的底部。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一种搅拌釜反应器,属于化工设备技术领域,包括由外向内同轴套设的外筒体、内筒体和搅拌轴,所述搅拌轴上安装有轴流式叶片,所述内筒体和所述外筒体之间通过支撑架固定连接并形成物料通过的环形空间,所述内筒体内形成搅拌空间,所述内筒体具有顶部开口和底部开口,所述搅拌空间的上部通过所述顶部开口与所述环形空间连通,所述搅拌空间的下部通过所述底部开口与所述环形空间连通,所述轴流式叶片的驱动方向朝向所述底部开口。本技术通过设置套设连接的内筒体和外筒体,能够形成相互连通的搅拌空间和环形空间,利用轴流式叶片的搅动,使得物料在搅拌空间内搅动的同时经环形空间进行上下循环流动,进一步提高对物料的混合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曲树光,侯玉金,王顺平,崔强,周钦伟,赵士奎,冯练享,李雷,徐晖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齐河力厚化工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222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