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静压釜的全自动内开式加料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314908发布日期:2023-09-02 18:12阅读:36来源:国知局
一种静压釜的全自动内开式加料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反应釜,尤其涉及一种静压釜的全自动内开式加料门装置。


背景技术:

1、反应釜的广义理解即有物理或化学反应的容器,通过对容器的结构设计与参数配置,实现工艺要求的加热、蒸发、冷却及低高速的混配功能。静压釜是反应釜中的一种,在化工行业中应用较为广泛,通常化碱加料开启加料口时,需要人工操作才能完成。

2、在现有技术中,静压釜加料口打开和关闭,也只能实现半自动化,需要人工干预。这种传统的开启方式存在以下缺点:①、人工开启,费时费力,降低效率;②、不利于自动化的实现。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静压釜的全自动内开式加料门装置,可实现内开门的全自动启闭,结构简单,省时省力,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静压釜的全自动内开式加料门装置,包括加料口、内开门、启闭机构及锁紧机构;所述加料口外侧连接有用于连接釜体的封头,内开门的一端转动连接于封头的底部,且内开门顶部密封连接于加料口的底部;所述启闭机构的一端连接于内开门顶部,另一端位于加料口外侧;所述锁紧机构包括楔口板与楔条,楔口板连接于内开门顶部,驱动装置驱动楔条插入或脱离楔口板。

4、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封头的底部连接有支撑板,内开门的一端销接于支撑板上。

5、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加料口的底部嵌装有密封垫,关闭状态下的内开门与密封垫接触。

6、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启闭机构包括卷扬机、配重、拉索、第一定滑轮及第二定滑轮;所述第一定滑轮连接于封头上,内开门上连接有耳板,拉索的一端连接于耳板,另一端穿过第一定滑轮、第二定滑轮并连接于悬空的配重上,卷扬机的钢丝绳连接于配重顶部。

7、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配重的侧部设有上限位开关与下限位开关,配重上下移动的范围在上限位开关与下限位开关之间。

8、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驱动装置为气缸,楔条连接于基座上,基座通过法兰盘连接于气缸的活塞杆上。

9、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法兰盘的侧部设有行程开关a与行程开关b,法兰盘前后移动的范围在行程开关a与行程开关b之间。

10、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锁紧机构至少为对称设置的两组。

11、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楔条接近于楔口板一端的顶部设有斜面。

12、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加料口的侧部连接有限位板,内开门上连接有卡块,内开门关闭状态下时,卡块卡置于限位板中。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4、本实用新型的静压釜的全自动内开式加料门装置,可实现内开门的全自动启闭,结构简单,省时省力,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

15、本实用新型的静压釜的全自动内开式加料门装置,楔条有一定自锁功能,工作过程一直受到气缸推力,形成内开门与密封垫之间紧密结合达到完全密封效果,当设备在工作时,产生的内部压力使得密封面的压力增加,密封更加紧密,大大提升了安全性能。

16、本实用新型的静压釜的全自动内开式加料门装置,锁紧机构至少为对称设置的两组,保证内开门受力均匀。

17、本实用新型的静压釜的全自动内开式加料门装置,楔条接近于楔口板一端的顶部设有斜面,保证楔条能顺利插入楔口板中。

18、本实用新型的静压釜的全自动内开式加料门装置,限位板与卡块的设置,保证内开门不会左右偏移,从而保证楔条能顺利插入楔口板中。



技术特征:

1.一种静压釜的全自动内开式加料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加料口(1)、内开门(2)、启闭机构(3)及锁紧机构(4);所述加料口(1)外侧连接有用于连接釜体的封头(5),内开门(2)的一端转动连接于封头(5)的底部,且内开门(2)顶部密封连接于加料口(1)的底部;所述启闭机构(3)的一端连接于内开门(2)顶部,另一端位于加料口(1)外侧;所述锁紧机构(4)包括楔口板(401)与楔条(402),楔口板(401)连接于内开门(2)顶部,驱动装置(403)驱动楔条(402)插入或脱离楔口板(40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静压釜的全自动内开式加料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头(5)的底部连接有支撑板(501),内开门(2)的一端销接于支撑板(501)上。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静压釜的全自动内开式加料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料口(1)的底部嵌装有密封垫(6),关闭状态下的内开门(2)与密封垫(6)接触。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静压釜的全自动内开式加料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启闭机构(3)包括卷扬机(301)、配重(302)、拉索(303)、第一定滑轮(304)及第二定滑轮(305);所述第一定滑轮(304)连接于封头(5)上,内开门(2)上连接有耳板(201),拉索(303)的一端连接于耳板(201),另一端穿过第一定滑轮(304)、第二定滑轮(305)并连接于悬空的配重(302)上,卷扬机(301)的钢丝绳连接于配重(302)顶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静压釜的全自动内开式加料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302)的侧部设有上限位开关(306)与下限位开关(307),配重(302)上下移动的范围在上限位开关(306)与下限位开关(307)之间。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静压釜的全自动内开式加料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403)为气缸,楔条(402)连接于基座(404)上,基座(404)通过法兰盘(405)连接于气缸的活塞杆上。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静压釜的全自动内开式加料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法兰盘(405)的侧部设有行程开关a(406)与行程开关b(407),法兰盘(405)前后移动的范围在行程开关a(406)与行程开关b(407)之间。

8.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一种静压釜的全自动内开式加料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机构(4)至少为对称设置的两组。

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静压釜的全自动内开式加料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楔条(402)接近于楔口板(401)一端的顶部设有斜面。

10.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静压釜的全自动内开式加料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料口(1)的侧部连接有限位板(101),内开门(2)上连接有卡块(202),内开门(2)关闭状态下时,卡块(202)卡置于限位板(101)中。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静压釜的全自动内开式加料门装置,包括加料口、内开门、启闭机构及锁紧机构;所述加料口外侧连接有用于连接釜体的封头,内开门的一端转动连接于封头的底部,且内开门顶部密封连接于加料口的底部;所述启闭机构的一端连接于内开门顶部,另一端位于加料口外侧。本技术可实现内开门的全自动启闭,结构简单,省时省力,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此外,楔条插入楔口板形成锁紧机构,内开门与密封垫之间紧密结合达到完全密封效果,当设备在工作时,产生的内部压力使得密封面的压力增加,密封更加紧密,大大提升了安全性能。

技术研发人员:李智民,薛勇,王正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麒祥新材料(山东)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224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