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涂装车间,尤其涉及一种强冷送排风系统。
背景技术:
1、在汽车车身的生产过程中,存在一种常见的“湿碰湿”清漆施工工艺,需要对经过水性漆涂装的车身进行持续一定时间的低温烘烤,将水性漆膜中的部分水分脱去。以此工艺脱水后的车身温度一般在60℃以上,如果不将车身温度降下来,一方面热车身会影响施工环境参数,另一方面高温车身会造成清漆溶剂挥发过快,影响流平性,严重影响车身外观质量。为了保证车身外观质量,通常需要在一定的时间内将车身温度降至32℃以下,因此需对其进行强制冷却。目前常见的强冷送排风装置会使用表冷器等单一冷源对送风温度进行一定程度的控制,却往往忽视对环境温度的辨别和利用,存在不同程度的能源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对环境温度利用效益好且成本低廉的强冷送排风系统,包括主风箱、冷冻水循环系统和室外循环系统,所述冷冻水循环系统包括表冷器,所述室外循环系统包括用于容置从室外吸取的风的室外进风腔,所述表冷器和所述室外进风腔均设置于所述主风箱内,所述主风箱通过第一强冷风路向强冷室出风,所述强冷室通过第二强冷风路向所述主风箱回风,所述主风箱内还设置有排风腔体、送风腔体和道岔腔体,所述排风腔体用于与室外连通,所述送风腔体用于与所述第一强冷风路连通,所述表冷器设置于所述送风腔体内,所述室外进风腔与所述送风腔体连通,所述道岔腔体与所述第二强冷风路连通,所述第二强冷风路能够在所述道岔腔体的控制下与所述排风腔体以及所述送风腔体中的任一连通并与二者中的另一隔断。
2、进一步地,所述道岔腔体包括第一隔板、第二隔板、第一风阀和第二风阀,所述第一隔板和所述第一风阀设置于所述道岔腔体与所述排风腔体之间并隔断所述道岔腔体与所述排风腔体,开设于所述第一隔板上的所述第一风阀用于控制所述道岔腔体与所述排风腔体的通断,所述第二隔板和所述第二风阀设置于所述道岔腔体和所述送风腔体之间并隔断所述道岔腔体与所述送风腔体,开设于所述第二隔板上的所述第二风阀用于控制所述道岔腔体和所述送风腔体的通断。
3、进一步地,所述室外循环系统还包括第一室外风路和第二室外风路,所述第一室外风路与所述排风腔体连通,所述排风腔体通过所述第一室外风路向室外排风,所述第二室外风路与所述室外进风腔连通,所述室外进风腔通过所述第二室外风路从室外进风。
4、进一步地,所述室外循环系统还包括第三风阀和第四风阀,所述第三风阀设置于所述第一室外风路上,所述第三风阀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室外风路与所述排风腔体的通断,所述第四风阀设置于所述第二室外风路上,所述第四风阀用于控制所述第二室外风路与所述室外进风腔的通断。
5、进一步地,所述排风腔体内设置有排风机,所述排风机用于向所述第一室外风路排出由所述第二强冷风路进入所述排风腔体内的风。
6、进一步地,所述送风腔体内设置有送风机和过滤器,所述送风机用于向所述第一强冷风路送出所述室外进风腔内以及所述送风腔体内的风,所述过滤器设置于所述送风腔体内相对所述表冷器更靠近所述送风机的一侧。
7、进一步地,所述强冷送排风系统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第一风阀、所述第二风阀、所述第三风阀、所述第四风阀、所述排风机和所述送风机电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第一风阀、所述第二风阀、所述第三风阀和所述第四风阀的通断以及所述排风机和所述送风机的启停。
8、进一步地,所述强冷送排风系统还包括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和第三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用于感测所述第一强冷风路的温度,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用于感测所述第二强冷风路的温度,所述第三温度传感器用于感测室外温度,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和所述第三温度传感器分别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9、进一步地,所述冷冻水循环系统还包括冷冻水阀门,所述冷冻水阀门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控制器能够控制所述冷冻水阀门通断,以控制所述表冷器启停。
10、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器通过以下方式控制所述强冷送排风系统:
11、将所述室外温度与第一阈值、第二阈值和所述第二强冷风路的温度分别对比,所述第一阈值和所述第二阈值均为预设值;
12、若所述室外温度高于所述第一阈值或所述室外温度高于所述第二强冷风路的温度,则所述控制器关闭所述第一风阀、所述第三风阀、所述第四风阀和所述排风机,打开所述第二风阀和所述冷冻水阀门;
13、若所述室外温度低于所述第二阈值,则所述控制器关闭所述第二风阀和所述冷冻水阀门,打开所述第一风阀、所述第三风阀、所述第四风阀和所述排风机。
14、本实用新型的强冷送排风系统将送风机和排风机集成于主风箱内,通过设置有两个隔板和两个风阀的道岔腔体控制排风腔体和送风腔体的通断,以较低成本实现了利用表冷器的内循环模式和利用室外温度的外循环模式的切换,大大提升了送排风系统的经济性。
1.一种强冷送排风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主风箱(1)、冷冻水循环系统和室外循环系统,所述冷冻水循环系统包括表冷器(4),所述室外循环系统包括用于容置从室外吸取的风的室外进风腔(14),所述表冷器(4)和所述室外进风腔(14)均设置于所述主风箱(1)内,所述主风箱(1)通过第一强冷风路(21)向强冷室(2)出风,所述强冷室(2)通过第二强冷风路(22)向所述主风箱(1)回风,所述主风箱(1)内还设置有排风腔体(11)、送风腔体(12)和道岔腔体(13),所述排风腔体(11)用于与室外连通,所述送风腔体(12)用于与所述第一强冷风路(21)连通,所述表冷器(4)设置于所述送风腔体(12)内,所述室外进风腔(14)与所述送风腔体(12)连通,所述道岔腔体(13)与所述第二强冷风路(22)连通,所述第二强冷风路(22)能够在所述道岔腔体(13)的控制下与所述排风腔体(11)以及所述送风腔体(12)中的任一连通并与二者中的另一隔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强冷送排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道岔腔体(13)包括第一隔板(13a)、第二隔板(13b)、第一风阀(31)和第二风阀(32),所述第一隔板(13a)和所述第一风阀(31)设置于所述道岔腔体(13)与所述排风腔体(11)之间并隔断所述道岔腔体(13)与所述排风腔体(11),开设于所述第一隔板(13a)上的所述第一风阀(31)用于控制所述道岔腔体(13)与所述排风腔体(11)的通断,所述第二隔板(13b)和所述第二风阀(32)设置于所述道岔腔体(13)和所述送风腔体(12)之间并隔断所述道岔腔体(13)与所述送风腔体(12),开设于所述第二隔板(13b)上的所述第二风阀(32)用于控制所述道岔腔体(13)和所述送风腔体(12)的通断。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强冷送排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外循环系统还包括第一室外风路(15)和第二室外风路(16),所述第一室外风路(15)与所述排风腔体(11)连通,所述排风腔体(11)通过所述第一室外风路(15)向室外排风,所述第二室外风路(16)与所述室外进风腔(14)连通,所述室外进风腔(14)通过所述第二室外风路(16)从室外进风。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强冷送排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外循环系统还包括第三风阀(33)和第四风阀(34),所述第三风阀(33)设置于所述第一室外风路(15)上,所述第三风阀(33)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室外风路(15)与所述排风腔体(11)的通断,所述第四风阀(34)设置于所述第二室外风路(16)上,所述第四风阀(34)用于控制所述第二室外风路(16)与所述室外进风腔(14)的通断。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强冷送排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风腔体(11)内设置有排风机(6),所述排风机(6)用于向所述第一室外风路(15)排出由所述第二强冷风路(22)进入所述排风腔体(11)内的风。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强冷送排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腔体(12)内设置有送风机(7)和过滤器(5),所述送风机(7)用于向所述第一强冷风路(21)送出所述室外进风腔(14)内以及所述送风腔体(12)内的风,所述过滤器(5)设置于所述送风腔体(12)内相对所述表冷器(4)更靠近所述送风机(7)的一侧。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强冷送排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强冷送排风系统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第一风阀(31)、所述第二风阀(32)、所述第三风阀(33)、所述第四风阀(34)、所述排风机(6)和所述送风机(7)电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第一风阀(31)、所述第二风阀(32)、所述第三风阀(33)和所述第四风阀(34)的通断以及所述排风机(6)和所述送风机(7)的启停。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强冷送排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强冷送排风系统还包括第一温度传感器(81)、第二温度传感器(82)和第三温度传感器(83),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81)用于感测所述第一强冷风路(21)的温度,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82)用于感测所述第二强冷风路(22)的温度,所述第三温度传感器(83)用于感测室外温度,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81)、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82)和所述第三温度传感器(83)分别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强冷送排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冻水循环系统还包括冷冻水阀门(9),所述冷冻水阀门(9)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控制器能够控制所述冷冻水阀门(9)通断,以控制所述表冷器(4)启停。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强冷送排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通过以下方式控制所述强冷送排风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