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中小型垃圾中转站渗滤液一体化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031606发布日期:2023-08-05 18:49阅读:2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中小型垃圾中转站渗滤液一体化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垃圾渗滤液处理装置,具体为一种用于中小型垃圾中转站渗滤液一体化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1、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产生的生活垃圾也在不断增加,产生的这些生活垃圾又会被运往垃圾中转站中集中处理,而生活垃圾中本身含有大量水分,在对这些生活垃圾进行处理时需要通过渗滤液一体化处理装置对这些废水进行单独处理。

2、授权公告号为cn202221102285.6公开了一种环保型垃圾中转站渗滤液一体化处理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一端安装有输送管,所述箱体的一侧设置有输出口,所述箱体的内部从左到右依次设置有分离箱、消化箱、曝气池以及过滤箱,所述分离箱的内部设置有分离结构,所述分离结构包括分离桶,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分离桶、过滤孔、弹簧支撑柱、防脱沿口以及吊装环,实现了对垃圾的固液分离,过滤孔分布在分离桶的底端位置处,利用重力的作用,将液体沥入分离箱的内部,且弹簧支撑柱的分布能够对分离桶进行稳定支撑,避免分离桶的底端变形,同时防脱沿口和吊装环设置,便于对分离桶内部的垃圾进行移除,从而使一体化处理装置具有固液分离功能,但是该对比文件中的渗滤液一体化处理装置每次在输送垃圾渗滤液进行下一步处理时都需要用到水泵,且每次处理垃圾渗滤液时都需要人为操作从投药口投放药物,每次处理固体垃圾时都需要对分离筒进行拆卸清洗,步骤繁琐,装置使用不够灵活,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用于中小型垃圾中转站渗滤液一体化处理装置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中小型垃圾中转站渗滤液一体化处理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中小型垃圾中转站渗滤液一体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内部沿垃圾渗滤液处理方向依次设置有分离仓、净化仓和过滤仓,所述分离仓顶部固定设置有进液口,所述分离仓内腔侧壁之间固定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顶部活动放置有第一滤网,所述净化仓顶部左侧固定设置有驱动仓,所述净化仓顶部右侧固定设置有加药仓,所述净化仓和驱动仓内腔配合安装有搅拌装置,所述加药仓内腔安装有间歇加药装置,所述加药仓顶部固定设置有加药口,所述加药仓内腔底部开有进药口,所述过滤仓内腔侧壁之间固定设置有过滤层,所述过滤仓侧壁固定设置有出液口,所述分离仓内腔底部和净化仓内腔顶部连通有进液管一,所述进液管一外侧固定设置有电磁阀一,所述净化仓底部和过滤仓顶部连通有进液管二,所述进液管二外侧固定设置有电磁阀二。

3、优选的,所述搅拌装置包括转轴,所述转轴一端与净化仓内腔底部转动连接,所述转轴另一端贯穿驱动仓顶部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固定安装在驱动仓顶部,所述转轴侧壁固定设置有若干搅拌杆。

4、优选的,所述间歇加药装置包括固定安装在加药仓侧壁的加药电机,所述加药电机输出端贯穿加药仓固定连接有转轮一,所述转轮一侧壁固定设置有一根固定杆,所述加药仓内腔底部与转轮一同一轴线方向上转动连接有转轮二,所述转轮二侧壁固定设置有若干固定杆,所述加药仓内腔底部转动连接有转轮三,所述转轮三侧壁固定设置有若干固定杆,所述转轮二上的若干固定杆中只有一根能与转轮三上的固定杆配合传动,所述进药口位于转轮三底部。

5、优选的,所述分离仓和驱动仓配合安装有清理装置,所述清理装置包括往复丝杆,所述往复丝杆的一端与分离仓内腔侧壁转动连接,所述往复丝杆的另一端贯穿分离仓延伸至驱动仓内部并连接有从动锥齿轮,所述转轴侧壁固定安装有主动锥齿轮,所述从动锥齿轮与主动锥齿轮配合啮合,所述往复丝杆外壁螺纹配合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底部可拆连接有刮板。

6、优选的,所述分离仓侧壁设置有垃圾清理仓,所述分离仓侧壁开有配合垃圾清理仓的清理槽。

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进液管一、电磁阀一、进液管二和电磁阀二的设置,使得垃圾渗滤液能从分离仓中有控制的依次流向净化仓和过滤仓,通过限位块、第一滤网和清理装置的设置,实现对垃圾渗滤液进行固液分离,且能够避免固体杂质堵塞第一滤网,提高过滤效率,通过间歇加药装置和搅拌装置的设置,使得每次通入垃圾渗滤液时间歇加药装置都可以恰好对净化仓内的垃圾渗滤液进行自动投药作业,且能够使净化仓内的垃圾渗滤液与药剂充分搅拌混合,加速絮凝沉淀。

8、附图说明

9、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中小型垃圾中转站渗滤液一体化处理装置的内部剖视图;

10、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加药仓内部结构示意图;

11、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清理装置结构示意图;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中小型垃圾中转站渗滤液一体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装置本体(1),所述装置本体(1)内部沿垃圾渗滤液处理方向依次设置有分离仓(2)、净化仓(3)和过滤仓(4),所述分离仓(2)顶部固定设置有进液口(5),所述分离仓(2)内腔侧壁之间固定设置有限位块(6),所述限位块(6)顶部活动放置有第一滤网(7),所述净化仓(3)顶部左侧固定设置有驱动仓(8),所述净化仓(3)顶部右侧固定设置有加药仓(9),所述净化仓(3)和驱动仓(8)内腔配合安装有搅拌装置(10),所述加药仓(9)内腔安装有间歇加药装置(11),所述加药仓(9)顶部固定设置有加药口(12),所述加药仓(9)内腔底部开有进药口(13),所述过滤仓(4)内腔侧壁之间固定设置有过滤层(14),所述过滤仓(4)侧壁固定设置有出液口(15),所述分离仓(2)内腔底部和净化仓(3)内腔顶部连通有进液管一(16),所述进液管一(16)外侧固定设置有电磁阀一(17),所述净化仓(3)底部和过滤仓(4)顶部连通有进液管二(18),所述进液管二(18)外侧固定设置有电磁阀二(1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中小型垃圾中转站渗滤液一体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装置(10)包括转轴(101),所述转轴(101)一端与净化仓(3)内腔底部转动连接,所述转轴(101)另一端贯穿驱动仓(8)顶部连接有驱动电机(102),所述驱动电机(102)固定安装在驱动仓(8)顶部,所述转轴(101)侧壁固定设置有若干搅拌杆(10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中小型垃圾中转站渗滤液一体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间歇加药装置(11)包括固定安装在加药仓(9)侧壁的加药电机(111),所述加药电机(111)输出端贯穿加药仓(9)固定连接有转轮一(112),所述转轮一(112)侧壁固定设置有一根固定杆,所述加药仓(9)内腔底部与转轮一(112)同一轴线方向上转动连接有转轮二(113),所述转轮二(113)侧壁固定设置有若干固定杆,所述加药仓(9)内腔底部转动连接有转轮三(114),所述转轮三(114)侧壁固定设置有若干固定杆,所述转轮二(113)上的若干固定杆中只有一根能与转轮三(114)上的固定杆配合传动,所述进药口(13)位于转轮三(114)底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中小型垃圾中转站渗滤液一体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仓(2)和驱动仓(8)配合安装有清理装置(20),所述清理装置(20)包括往复丝杆(201),所述往复丝杆(201)的一端与分离仓(2)内腔侧壁转动连接,所述往复丝杆(201)的另一端贯穿分离仓(2)延伸至驱动仓(8)内部并连接有从动锥齿轮(202),所述转轴(101)侧壁固定安装有主动锥齿轮(203),所述从动锥齿轮(202)与主动锥齿轮(203)配合啮合,所述往复丝杆(201)外壁螺纹配合连接有滑块(204),所述滑块(204)底部可拆连接有刮板(20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中小型垃圾中转站渗滤液一体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仓(2)侧壁设置有垃圾清理仓(196),所述分离仓(2)侧壁开有配合垃圾清理仓(196)的清理槽(197)。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中小型垃圾中转站渗滤液一体化处理装置,包括装置本体,装置本体内部设置有分离仓、净化仓和过滤仓,分离仓内腔设置有限位块和第一滤网,通过设置限位块和第一滤网,实现渗滤液固液分离,净化仓顶部固设有驱动仓和加药仓,净化仓和驱动仓内腔配合安装有搅拌装置,加药仓内腔安装有间歇加药装置,加药仓顶部设置有加药口且底部设置有进药口,过滤仓内腔固设有过滤层,过滤仓外壁设有出液口,分离仓与净化仓连通有进液管一,进液管一侧壁设有电磁阀一,净化仓与过滤仓连通有进液管二,进液管二侧壁设有电磁阀二,通过搅拌装置和间歇加药装置的设置,实现对净化仓内部自动投放药剂且使得渗滤液与药剂能够充分搅拌混合。

技术研发人员:张忠锋,郑琴琴,郑荣威,黄道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福州科煌生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06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