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绿色建筑水资源循环利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168293发布日期:2023-08-18 14:25阅读:25来源:国知局
一种绿色建筑水资源循环利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绿色建筑,特别涉及一种绿色建筑水资源循环利用装置。


背景技术:

1、绿色建筑在全寿命期内,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高效的使用空间,最大限度地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质量建筑,现有的绿色建筑在排放污水时都是直接排放掉,这样容易造成水资源的浪费与绿色建筑的理念,因此就需要用到一种绿色建筑水资源循环利用装置;

2、为此,公开号为cn208485706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绿色建筑水资源循环利用系统,包括地面,所述地面的左侧固定安装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上端固定安装有过滤筒,所述过滤筒的内壁下侧对称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内端固定安装有方形插筒,所述过滤筒的上部盖有筒盖,所述筒盖的左侧设有进水口。通过过滤网筛,可进一步对污水内的较大颗粒杂质进行过滤,限制较大杂质排至蓄水池内,将絮凝剂从漏斗内加入后,涡扇通过漏孔多方向的将污水从蓄水池内引入锥形筒内,污水与絮凝剂充分被涡扇搅拌,使得污水与涡扇混合均匀,通过涡扇向下排水的力量,使得均匀混合的絮凝剂与污水排出锥形筒内,絮凝剂达到其应有的沉淀小颗粒杂质的效果;

3、上述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上述的技术中虽然可以通过网筛对污水进行一个固液分离,但是在长时间使用的过程中,还需要人工清理网筛上的固体物,因此实用性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1、(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2、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绿色建筑水资源循环利用装置,用以解决现有的绿色建筑水资源循环利用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还需要人工清理网筛上固体物的缺陷。

3、(二)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绿色建筑水资源循环利用装置,包括储存箱、进水口和出料口,所述储存箱的顶端开设有进水口,所述储存箱的一侧开设有出料口,所述储存箱的内部设置有辅助结构,所述储存箱的一侧设置有絮凝箱;

5、所述絮凝箱的内部设置有搅拌架,所述储存箱顶端的两侧设置有进料口,所述絮凝箱的一侧设置有过滤结构,所述储存箱一侧出料口的底端设置有收集盒,所述辅助结构包括旋转三角板、过滤板、支撑块、电机、连接杆和活动槽,所述过滤板设置于储存箱的内部。

6、优选的,所述活动槽开设于过滤板一侧的内部,所述活动槽的内部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两端与出料口内部的两端相固定,所述支撑块设置于储存箱的另一侧,所述支撑块的顶端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旋转三角板。

7、优选的,所述活动槽的内径大于连接杆的外径,所述活动槽与连接杆之间构成活动连接。

8、优选的,所述过滤结构包括过滤箱、第一过滤层、第二过滤层、第三过滤层和出水口,所述过滤箱设置于絮凝箱的一侧,所述过滤箱内部的顶端设置有第一过滤层,所述第一过滤层的底端设置有第二过滤层,所述第二过滤层的底端设置有第三过滤层,所述过滤箱的一侧设置有出水口。

9、优选的,所述第一过滤层的材质为砂石,第二过滤层的材质为过滤棉,第三过滤层的材质为活性炭。

10、优选的,所述进料口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进料口在絮凝箱的顶端呈对称分布。

11、优选的,所述搅拌架的外侧设置有若干个搅拌杆;若干个所述搅拌杆在搅拌架的外侧呈等间距排列。

12、(三)有益效果

1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绿色建筑水资源循环利用装置,其优点在于:通过设置有辅助结构,为了无须人工清理过滤板上的固体废物,因此通过旋转三角板、过滤板、电机的配合使用,可以对过滤板进行一个抖动,使过滤板上的固体废物排放到收集盒的内部,无须人工再进行清理,从而提高了便捷性;

14、通过设置有过滤结构,为了减少污水中的杂质,通过第一过滤层、第二过滤层和第三过滤层的配合使用,可以对污水进行一个多级过滤,使污水变的更加干净,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从而减少了水资源的浪费。



技术特征:

1.一种绿色建筑水资源循环利用装置,包括储存箱(1)、进水口(3)和出料口(4),其特征在于:所述储存箱(1)的顶端开设有进水口(3),所述储存箱(1)的一侧开设有出料口(4),所述储存箱(1)的内部设置有辅助结构(2),所述储存箱(1)的一侧设置有絮凝箱(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色建筑水资源循环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槽(206)开设于过滤板(202)一侧的内部,所述活动槽(206)的内部设置有连接杆(205),所述连接杆(205)的两端与出料口(4)内部的两端相固定,所述支撑块(203)设置于储存箱(1)的另一侧,所述支撑块(203)的顶端设置有电机(204),所述电机(204)的输出端设置有旋转三角板(20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色建筑水资源循环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槽(206)的内径大于连接杆(205)的外径,所述活动槽(206)与连接杆(205)之间构成活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色建筑水资源循环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结构(8)包括过滤箱(801)、第一过滤层(802)、第二过滤层(803)、第三过滤层(804)和出水口(805),所述过滤箱(801)设置于絮凝箱(5)的一侧,所述过滤箱(801)内部的顶端设置有第一过滤层(802),所述第一过滤层(802)的底端设置有第二过滤层(803),所述第二过滤层(803)的底端设置有第三过滤层(804),所述过滤箱(801)的一侧设置有出水口(80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绿色建筑水资源循环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滤层(802)的材质为砂石,第二过滤层(803)的材质为过滤棉,第三过滤层(804)的材质为活性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色建筑水资源循环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口(6)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进料口(6)在絮凝箱(5)的顶端呈对称分布。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色建筑水资源循环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架(7)的外侧设置有若干个搅拌杆;若干个所述搅拌杆在搅拌架(7)的外侧呈等间距排列。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绿色建筑技术领域,提供一种绿色建筑水资源循环利用装置,包括储存箱、进水口和出料口,振动储存箱的顶端开设有进水口,振动储存箱的一侧开设有出料口,振动储存箱的内部设置有辅助结构,振动储存箱的一侧设置有絮凝箱,振动絮凝箱的内部设置有搅拌架,振动储存箱顶端的两侧设置有进料口,振动絮凝箱的一侧设置有过滤结构,振动储存箱一侧出料口的底端设置有收集盒。本技术通过设置有辅助结构,为了无须人工清理过滤板上的固体废物,因此通过旋转三角板、过滤板、电机的配合使用,可以对过滤板进行一个抖动,使过滤板上的固体废物排放到收集盒的内部,无须人工再进行清理,从而提高了便捷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伟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创新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07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