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境水体的除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561828发布日期:2023-09-24 03:14阅读:22来源:国知局
一种环境水体的除藻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物理除藻,尤其涉及一种环境水体的除藻装置。


背景技术:

1、目前,废水和污水被排放到湖库中造成环境水体中营养元素快速积累。小型湖体水流过慢会导致其中一部分成为死水,更容易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甚至出现黑臭水体、水华等极端环境灾害。富营养化水体在适宜的温度、光照、溶解氧、ph、等理化条件下,会导致一些藻类密度急剧上升,爆发“藻类水华”。

2、现在藻华的治理方法有化学和物理两种,化学除藻则是向环境水体内投放除藻剂,市面上的除藻剂虽然有部分除藻效果好,但不仅存在生态毒性,而且持续性较差。而物理除藻是将污染水体经过过滤装置,将水体内的藻类滤除之后重新将净化水排回环境,中国专利cn206529308u就公开了一种除藻装置,但不仅除藻成本巨大,而且物理除藻无法充分的去除水体内的藻类,水体中藻类被快速去除,藻类生态位的缺少导致生态系统的失衡,给了水体中残留藻类快速死灰复燃的生存空间,因此物理除藻方式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藻华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环境水体的除藻装置。

2、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环境水体的除藻装置,包括箱体;隔板,设置在箱体内并将箱体内部分隔为第一腔体及第二腔体;过滤部,一端设置在隔板上且另一端延伸至第二腔体内;超声波发生部,设置在第二腔体内;其中,水体进入第一腔体内通过过滤部过滤后进入第二腔体,过滤部内滤出藻类;超声波发生部对准过滤部的外壁中部,超声波发生部通过超声波振碎藻类细胞。

3、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过滤部包括筒体及滤网;隔板上开设有至少一个通孔;筒体一端可拆卸式的设置在通孔内,筒体另一端穿过通孔延伸至第二腔体内;滤网设置在筒体内,滤网用于滤除水体中的藻类。

4、更进一步优选的,至少两个滤网沿筒体轴向间隔设置在筒体内,各滤网的目数沿铅垂线方向依次增加。

5、更进一步优选的,筒体为网眼过滤棉制成。

6、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还包括水泵;其中,箱体沿铅垂线两端设置有进口与出口,进口与第一腔体相连通,出口与第二腔体相连通;水泵与进口相连通,水泵将环境水体通过进口输入第一腔体内,第二腔体内的净化水通过出口排放回环境水体。

7、更进一步优选的,还包括边坡,设置在第一腔体内;顶板,设置在第一腔体内;其中,边坡围绕隔板边缘设置在隔板朝向第一腔体的端面上,边坡具有斜面,斜面沿边坡延伸方向的一侧抵接在隔板上且另一侧抵接在箱体内壁上;顶板设置在隔板与进口之间,顶板与隔板平行设置,顶板边缘与箱体内壁之间留有间隙。

8、更进一步优选的,间隙的宽度不大于斜面的宽度。

9、更进一步优选的,箱体底部为漏斗形状,出口设置在漏斗的最低部位。

10、更进一步优选的,还包括隔离网,设置在过滤部朝向出口的端部与出口之间;其中,隔离网边缘抵接在箱体底部漏斗的内壁上;箱体上还设置有排污口,排污口设置在隔离网远离出口的一侧。

11、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两个超声波发生部对称设置在箱体内壁上。

1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环境水体的除藻装置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3、(1)本实用新型通过超声波振碎过滤部内的藻类细胞,使进入装置内的水体的藻类完全破坏,避免过滤水体中无法滤除的藻类随净化水回到环境水体中,能够在根本上去除水体内的藻类。

14、(2)本实用新型中过滤部具有多层滤网,各滤网具有不同的目数,能够将水体中不同大小的藻类分别过滤留在过滤部的不同层滤网上,从而使不同种类的藻类都能够被超声波充分振碎。

15、(3)本实用新型在水体进口正下方设置顶板来分散水流,并使水流从顶板边缘落下并通过边坡的斜面汇集到隔板上,从而使水体能够均匀的进入各过滤部中。

16、(4)本实用新型的箱体底部为漏斗形状,并将出口及排污口分别设置在隔离网两侧,再次对净化水体内的藻类进行过滤,并将含有藻类的部分污水与净化水分别排出。



技术特征:

1.一种环境水体的除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境水体的除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部(3)包括筒体(31)及滤网(3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环境水体的除藻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两个所述滤网(32)沿筒体(31)轴向间隔设置在筒体(31)内,各所述滤网(32)的目数沿铅垂线方向依次增加。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环境水体的除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31)为网眼过滤棉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境水体的除藻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环境水体的除藻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环境水体的除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隙(701)的宽度不大于斜面(601)的宽度。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环境水体的除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底部为漏斗形状,所述出口(12)设置在漏斗的最低部位。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环境水体的除藻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境水体的除藻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超声波发生部(4)对称设置在箱体(1)内壁上。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环境水体的除藻装置,包括箱体、隔板、过滤部及超声波发生部;隔板设置在箱体内并将箱体内部分隔为第一腔体及第二腔体;过滤部一端设置在隔板上且另一端延伸至第二腔体内;超声波发生部设置在第二腔体内;水体进入第一腔体内通过过滤部过滤后进入第二腔体,过滤部内滤出藻类;超声波发生部对准过滤部的外壁中部,超声波发生部通过超声波振碎藻类细胞;通过超声波振碎过滤部内的藻类细胞,使进入装置内的水体的藻类完全破坏,避免过滤水体中无法滤除的藻类随净化水回到环境水体中,能够在根本上去除水体内的藻类。

技术研发人员:刘亚诗,张聪,刘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武汉市天泉慧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08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