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泡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509121发布日期:2023-09-20 19:07阅读:54来源:国知局
消泡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锂电池生产,尤其涉及消泡设备。


背景技术:

1、在锂离子电池制造过程中,正负极浆料的搅拌是将粉料和溶剂、溶液相混合,达到一种相对稳定的悬浊液状态。由于粉料当中带有气体,且搅拌过程带有强剪切和翻动,过程中容易在浆料中带入气体,特别是负极浆料,主要材料是石墨和水,该两种材料难以相互浸润,更容易在搅拌完成后的浆料中夹带气体(气泡),在涂布工序,气泡夹带在浆料中被涂覆在基材表面,经过烘干后气泡会爆裂,在极片表面产生环形凹坑不良,这种不良,特别是如果出现在负极,会导致锂电池出现严重的安全问题。

2、现有技术中,有的采用搅拌机在浆料搅拌过程中就通过抽真空来解决气泡问题,但搅拌机容量大,抽真空的效果有限;有的采用具有离心盘的除泡机对混合后的浆料进行一定程度的消泡,但是这种难以实现高真空的功能,消泡效果差。

3、因此,亟需一种消泡设备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消泡设备,该消泡设备具有较好的消泡效果,能够确保锂电池的使用性能及安全。

2、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消泡设备,所述消泡设备包括:

4、真空桶,所述真空桶具有真空腔室;

5、进料装置,所述进料装置与所述真空腔室连接,所述进料装置通过进料动作向所述真空腔室内进单位体积的浆料,所述进料装置包括第一中继腔室,所述第一中继腔室具有连接外界的第一进口与连接所述真空腔室的第一出口,在进料过程中,所述第一进口与所述第一出口中的至少一个处于关闭状态;

6、出料装置,所述出料装置与所述真空腔室连接,所述出料装置通过出料动作从所述真空腔室内排出单位体积的浆料,所述出料装置包括第二中继腔室,所述第二中继腔室具有连接所述真空腔室的第二进口和连接外界的第二出口,在出料过程中,所述第二进口与所述第二出口中的至少一个处于关闭状态;

7、其中,在单位时间段内,所述进料动作的次数与所述出料动作的次数相同。

8、作为一种可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进料装置还包括第一活塞和第一驱动件,所述第一活塞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一中继腔室,所述第一驱动件与所述第一活塞传动连接,所述第一驱动件能够驱动所述第一活塞沿所述第一中继腔室滑动,以使所述第一中继腔室的容积发生变化,所述第一中继腔室体积增大时,浆料经由所述第一进口进入所述第一中继腔室,所述第一中继腔室体积缩小时,浆料经由第一出口进入所述真空腔室;

9、所述出料装置还包括第二活塞和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二活塞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二中继腔室,所述第二驱动件与所述第二活塞传动连接,所述第二驱动件能够驱动所述第二活塞沿所述第二中继腔室滑动,以使所述第二中继腔室的容积发生变化,所述第二中继腔室体积增大时,浆料经由所述第二进口进入所述第二中继腔室,所述第二中继腔室体积缩小时,浆料经由所述第二出口排出;

10、其中,所述第一中继腔室的容积变化状态与所述第二中继腔室的容积变化状态相反。

11、作为一种可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驱动件为第一曲轴,所述第一曲轴具有第一轴颈,所述第一轴颈转动设置有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第一活塞连接,所述第一曲轴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活塞沿所述第一中继腔室的往复运动;

12、所述第二驱动件为第二曲轴,所述第二曲轴具有第二轴颈,所述第二轴颈转动设置有第二连杆,所述的第二连杆与所述第二活塞连接,所述第二曲轴用于驱动所述第二活塞沿所述第二中继腔室的往复运动。

13、作为一种可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曲轴与所述第二曲轴一体设置形成主曲轴,所述第一轴颈与所述第二轴颈分别位于所述主曲轴的两端,且所述第一轴颈与所述第二轴颈的设置角度相差180°。

14、作为一种可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进口为第一单向阀,所述第一出口为第二单向阀,所述第二进口为第三单向阀,所述第二出口为第四单向阀。

15、作为一种可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单向阀为第一电动球阀,所述第二单向阀为第二电动球阀,所述主曲轴上设置有切换组件,所述切换组件用于切换所述第一电动球阀与所述第二电动球阀的开闭状态。

16、作为一种可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切换组件包括对射感应器及遮挡件,所述对射感应器包括发射器和接收器,所述遮挡件设置于所述主曲轴,且位于所述发射器与所述接收器之间,所述遮挡件设置有凸起,所述凸起用能够遮挡所述发射器发出的光线,使得所述第一电动球阀与所述第二电动球阀的开闭状态切换。

17、作为一种可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消泡设备还包括离心盘和主轴,所述离心盘通过所述主轴转动设置于所述真空腔室内部。

18、作为一种可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主轴与所述主曲轴传动连接。

19、作为一种可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真空桶的底部呈漏斗状。

2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21、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消泡设备,该消泡设备包括真空桶、进料装置和出料装置,进料装置与出料装置均与真空腔室连通,进料装置包括两端具有第一进口和第一出口的第一中继腔室,第一进口连接外界,第一出口连接真空腔室,出料装置包括两端具有第二进口和第二出口的第二中继腔室,第二进口连接真空腔室,第二出口连接外界,在进料过程中,第一进口与第一出口中的至少一个处于关闭状态,在出料过程中,第二进口与第二出口中的至少一个处于关闭状态。在实际使用中,进料动作与出料动作同步进行能够使得真空桶内的浆料的体积达到动态平衡,进而确保真空桶内的真空度,确保消泡效果,且在进料过程中,第一进口与第一出口中的至少一个处于关闭状态能够确保外部气体不会经过进料管路进入真空桶内影响真空度进而降低消泡效果,在出料过程中,第二进口与第二出口中的至少一个处于关闭状态进一步提升真空桶内的真空度的稳定性,提升消泡设备的消泡效果,该消泡设备既能够保证消泡效果,还能够确保连续出料。



技术特征:

1.消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泡设备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装置还包括第一活塞和第一驱动件,所述第一活塞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一中继腔室,所述第一驱动件与所述第一活塞传动连接,所述第一驱动件能够驱动所述第一活塞沿所述第一中继腔室滑动,以使所述第一中继腔室的容积发生变化,所述第一中继腔室体积增大时,浆料经由所述第一进口进入所述第一中继腔室,所述第一中继腔室体积缩小时,浆料经由第一出口进入所述真空腔室(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消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件为第一曲轴,所述第一曲轴具有第一轴颈(51),所述第一轴颈(51)转动设置有第一连杆(511),所述第一连杆(511)与所述第一活塞连接,所述第一曲轴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活塞沿所述第一中继腔室的往复运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消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曲轴与所述第二曲轴一体设置形成主曲轴(50),所述第一轴颈(51)与所述第二轴颈(52)分别位于所述主曲轴(50)的两端,且所述第一轴颈(51)与所述第二轴颈(52)的设置角度相差18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消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口为第一单向阀,所述第一出口为第二单向阀,所述第二进口为第三单向阀(42),所述第二出口为第四单向阀(4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消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单向阀为第一电动球阀(32),所述第二单向阀为第二电动球阀(33),所述主曲轴(50)上设置有切换组件(53),所述切换组件(53)用于切换所述第一电动球阀(32)与所述第二电动球阀(33)的开闭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消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组件(53)包括对射感应器及遮挡件(533),所述对射感应器包括发射器(531)和接收器(532),所述遮挡件(533)设置于所述主曲轴(50),且位于所述发射器(531)与所述接收器(532)之间,所述遮挡件(533)设置有凸起,所述凸起能够遮挡所述发射器(531)发出的光线,使得所述第一电动球阀(32)与所述第二电动球阀(33)的开闭状态切换。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消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泡设备还包括离心盘(21)和主轴(22),所述离心盘(21)通过所述主轴(22)转动设置于所述真空腔室(11)内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消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轴(22)与所述主曲轴(50)传动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消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桶(10)的底部呈漏斗状。


技术总结
本技术属于锂电池生产技术领域,公开了消泡设备。该消泡设备包括真空桶、进料装置和出料装置,进料装置与出料装置均与真空腔室连通,进料装置包括两端具有第一进口和第一出口的第一中继腔室,第一进口连接外界,第一出口连接真空腔室,出料装置包括两端具有第二进口和第二出口的第二中继腔室,第二进口连接真空腔室,第二出口连接外界,在进料过程中,第一进口与第一出口中的至少一个处于关闭状态,在出料过程中,第二进口与第二出口中的至少一个处于关闭状态,实际使用中,进料动作与出料动作同步进行能够使得真空桶内的浆料的体积达到动态平衡,进而确保真空桶内的真空度,能够确保良好的消泡效果,有效避免真空桶内的真空度被破坏。

技术研发人员:李忠华,张珂,周中心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兰钧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31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