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容量可控的血液试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010542发布日期:2023-08-04 04:59阅读:24来源:国知局
一种容量可控的血液试管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为医疗用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容量可控的血液试管。


背景技术:

1、人体血液样本在采集的过程中,需要用到相应的血液试管进行相应的储存或者运输,由于血液样本在抽取的过程中,是有抽取的剂量的,不会抽满整个试管,所以血液试管会产生多余的空间,且不能对多余的空间进行压缩,这样在运输的过程中,如发生颠簸,血液便会在试管中有大量的活动空间,以至于血液会在试管中发生晃动,众所周知,抽取后的血液是不能进行剧烈摇晃以及震动的,如果进行剧烈的剧烈摇晃或者震动,容易产生泡沫,从而容易发生溶血现象。

2、因此,发明一种容量可控的血液试管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容量可控的血液试管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容量可控的血液试管,包括管体,旋转片,旋转帽和密封盖,其中:管体内部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弧形限位条,且管体的内部转动安装有丝杆,该丝杆与管体同轴心;所述丝杆的外表面转动安装有活塞头,且活塞头与丝杆同轴心,该活塞头处于管体的内部,并与管体和弧形限位条滑动连接;所述丝杆的底端从管体内部的底端转动穿出并与旋转片上方的中心处固定连接,且旋转片下方的中心处通过压缩弹簧与旋转帽内部的中心处弹性连接,该旋转片处于管体底部与旋转帽之间;所述管体的顶端与密封盖螺纹连接。

2、优选的,所述管体的底端设置有用于与旋转帽连接的下外螺纹连接管口,且管体的顶端设置有用于与密封盖连接的上外螺纹连接管口,该管体的外表面粘结有查看刻度的刻度条;所述管体内部底端的中心处开设有通孔,且通孔的上方固定安装有密封轴套,该密封轴套处于管体的内部,并与管体同轴心;所述丝杆处于通孔和密封轴套的内部,并与通孔和密封轴套转动连接;所述旋转片处于下外螺纹连接管口的内部,且旋转片与下外螺纹连接管口转动连接,该下外螺纹连接管口的内径大于旋转片直径。

3、优选的,所述下外螺纹连接管口和上外螺纹连接管口的直径相同,且下外螺纹连接管口和上外螺纹连接管口的直径小于管体的直径,该下外螺纹连接管口和上外螺纹连接管口的内径与下外螺纹连接管口和上外螺纹连接管口的内径相同。

4、优选的,所述旋转帽的直径与管体的直径相同;所述活塞头的周面开设有与弧形限位条相匹配的槽口,且活塞头通过槽口与弧形限位条滑动连接。

5、优选的,所述密封盖与管体连接一端的直径与管体的直径相同,且密封盖的另一端的直径大于管体的直径,该密封盖不与管体连接的一端的周面呈对称的位置开设有若干防滑槽。

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7、本实用新型在抽取血液后,首先转动旋转帽使旋转帽与管体底部的下外螺纹连接管口分离,此时即可顺时针转动旋转帽并带动旋转片和丝杆转动,丝杆转动便会驱动活塞头上升,便可把管体内部的血液往密封盖的一端推动,使其最大限度的接近密封盖后,即可盖上密封盖,然后用力挤压旋转帽,使旋转帽与下外螺纹连接管口再次的连接,这样即可保证其整体的密封性,而且能有效的控制管体与血液之间的空间,从而减少血液在管体内部的的活动空间,这样在运输的过程中,如遇颠簸,便不会使管体内部血液过度的晃动,从而避免产生泡沫,使其更加的安全和可靠。



技术特征:

1.一种容量可控的血液试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管体(1),旋转片(6),旋转帽(7)和密封盖(9),其中:管体(1)内部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弧形限位条(2),且管体(1)的内部转动安装有丝杆(4),该丝杆(4)与管体(1)同轴心;所述丝杆(4)的外表面转动安装有活塞头(5),且活塞头(5)与丝杆(4)同轴心,该活塞头(5)处于管体(1)的内部,并与管体(1)和弧形限位条(2)滑动连接;所述丝杆(4)的底端从管体(1)内部的底端转动穿出并与旋转片(6)上方的中心处固定连接,且旋转片(6)下方的中心处通过压缩弹簧(8)与旋转帽(7)内部的中心处弹性连接,该旋转片(6)处于管体(1)底部与旋转帽(7)之间;所述管体(1)的顶端与密封盖(9)螺纹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容量可控的血液试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1)的底端设置有用于与旋转帽(7)连接的下外螺纹连接管口(10),且管体(1)的顶端设置有用于与密封盖(9)连接的上外螺纹连接管口(11),该管体(1)的外表面粘结有查看刻度的刻度条(3);所述管体(1)内部底端的中心处开设有通孔(12),且通孔(12)的上方固定安装有密封轴套(13),该密封轴套(13)处于管体(1)的内部,并与管体(1)同轴心;所述丝杆(4)处于通孔(12)和密封轴套(13)的内部,并与通孔(12)和密封轴套(13)转动连接;所述旋转片(6)处于下外螺纹连接管口(10)的内部,且旋转片(6)与下外螺纹连接管口(10)转动连接,该下外螺纹连接管口(10)的内径大于旋转片(6)直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容量可控的血液试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外螺纹连接管口(10)和上外螺纹连接管口(11)的直径相同,且下外螺纹连接管口(10)和上外螺纹连接管口(11)的直径小于管体(1)的直径,该下外螺纹连接管口(10)和上外螺纹连接管口(11)的内径与下外螺纹连接管口(10)和上外螺纹连接管口(11)的内径相同。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容量可控的血液试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帽(7)的直径与管体(1)的直径相同;所述活塞头(5)的周面开设有与弧形限位条(2)相匹配的槽口,且活塞头(5)通过槽口与弧形限位条(2)滑动连接,该槽口与弧形限位条(2)之间紧密接触。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容量可控的血液试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盖(9)与管体(1)连接一端的直径与管体(1)的直径相同,且密封盖(9)的另一端的直径大于管体(1)的直径,该密封盖(9)不与管体(1)连接的一端的周面呈对称的位置开设有若干防滑槽。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一种容量可控的血液试管,包括管体,旋转片,旋转帽和密封盖,其中:管体内部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弧形限位条,且管体的内部转动安装有丝杆,该丝杆与管体同轴心;所述丝杆的外表面转动安装有活塞头,且活塞头与丝杆同轴心,该活塞头处于管体的内部,并与管体和弧形限位条滑动连接;所述丝杆的底端从管体内部的底端转动穿出并与旋转片上方的中心处固定连接,且旋转片下方的中心处通过压缩弹簧与旋转帽内部的中心处弹性连接,该旋转片处于管体底部与旋转帽之间;所述管体的顶端与密封盖螺纹连接。本技术能够有效的控制管体内部的容量,减少血液在管体内部的活动空间,从而在运输时,减少血液的晃动,使其更加的安全和可靠。

技术研发人员:刘春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济宁市中心血站
技术研发日:20230418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