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合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280761发布日期:2023-12-06 23:03阅读:24来源:国知局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合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化工设备,具体是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合成装置。


背景技术:

1、正极材料是锂离子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其前驱体的性能基本决定了正极材料的优劣,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合成方法中,采用四氧化三锰制备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锰酸锂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先将四氧化三锰和锂盐按锂锰摩尔比0.5~0.6配制后混合均匀得前驱体,然后对前驱体进行预烧结;预烧结后进行球磨、喷雾干燥,随后进行二次烧结;最后,对二次烧结后的产物进行冷等静压处理,经破碎分级后得到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锰酸锂。

2、在中国专利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前驱体的合成装置(专利号为:cn210646413u)中,该装置包括釜体、驱动装置以及设置于釜体内的搅拌轴、搅拌器和稳定器,釜体呈顶部具有开口的空心圆筒型结构,釜体内沿轴向设置有多个呈矩形的第一挡板以及沿径向设置有呈圆环形的第二挡板,且第一挡板位于釜体中部,第二挡板位于釜体顶部,驱动装置与搅拌轴传动连接,搅拌轴自开口伸入釜体内,且穿过第二挡板朝向釜体底部,搅拌器套设于搅拌轴上,稳定器设置于搅拌器底部,用于削弱搅拌轴受到的水平冲击力,搅拌器和稳定器分别处于多个第一挡板之间且位于第二挡板下,该装置能够有效控制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前驱体的均相组成、形貌和粒径的产生,但是,该装置无法对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合成原料进行精确称重,因此,难以保障配比的精确性,从而影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合成的加工质量。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合成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合成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合成装置,包括混料釜,所述混料釜的底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腿架,所述混料釜的上侧连通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称料机构,所述混料釜中设有双轴搅拌机构,所述混料釜的底部连通设有出料阀口,所述混料釜的前侧固定连接有控制面板,且称料机构和双轴搅拌机构分别与控制面板电性连接;

3、所述称料机构包括与混料釜上侧连通设有落料箱,所述落料箱的上侧连通设有称量筒,且称量筒的上端连通设有加料口,所述落料箱的前侧固定连接有步进电机,且步进电机的主轴端延伸至落料箱中并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横向设置的翻转板,所述翻转板的上侧固定连接有称重传感器,且称重传感器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称重板,所述称重板的上侧与称量筒的开口端相抵设置。

4、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其中,所述双轴搅拌机构包括固定在混料釜上侧的罩壳,所述罩壳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搅拌电机,且搅拌电机的主轴端延伸至罩壳中并固定连接有主动齿轮,所述混料釜的上侧插设并转动连接有两个竖直对称设置的搅拌轴,且两个搅拌轴的上端均固定连接有从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通过传动齿链与两个从动齿轮啮合连接,位于混料釜中所述搅拌轴上固定连接有搅拌叶片。

5、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其中,所述混料釜的上侧壁开设有通孔,且通孔通过轴承件与搅拌轴转动连接。

6、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其中,所述混料釜的内底壁通过转动件与搅拌轴的下端转动连接。

7、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其中,所述转轴的侧壁与翻转板的一端侧壁采用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

8、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其中,所述称重板的直径长度大于称量筒与落料箱连通口处的直径长度。

9、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其中,所述混料釜的前侧设有观察窗,且观察窗为透明钢化玻璃。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1、1、该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合成装置,通过设置称料机构,将锂离子电池正极原材料由加料口加入称量筒中,落至称重板上,随着原料的添加,此时,称重传感器将原料的重量显示在控制面板上,当添加到所需重量时,即可停止加料,使本装置具有称重功能,使原料配比更精确,合成加工质量更高,称重好后,启动步进电机工作,带动转轴转动,进而带动翻转板翻转,带动称重板下摆,使原料自动落至落料箱中,再落至混料釜中进行混料加工,自动进料,提高加工效率。

12、2、该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合成装置,通过设置双轴搅拌机构,当需要对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原材料进行合成混料时,启动搅拌电机工作,带动主动齿轮转动,由于主动齿轮通过传动齿链与两个从动齿轮传动,进而带动两个搅拌轴同步转动,从而带动搅拌叶片转动,可对混料釜中的原料进行混合加工,混合效果更好。



技术特征:

1.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合成装置,包括混料釜(1),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料釜(1)的底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腿架(2),所述混料釜(1)的上侧连通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称料机构,所述混料釜(1)中设有双轴搅拌机构,所述混料釜(1)的底部连通设有出料阀口(3),所述混料釜(1)的前侧固定连接有控制面板(4),且称料机构和双轴搅拌机构分别与控制面板(4)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合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轴搅拌机构包括固定在混料釜(1)上侧的罩壳(13),所述罩壳(13)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搅拌电机(14),且搅拌电机(14)的主轴端延伸至罩壳(13)中并固定连接有主动齿轮(15),所述混料釜(1)的上侧插设并转动连接有两个竖直对称设置的搅拌轴(16),且两个搅拌轴(16)的上端均固定连接有从动齿轮(17),所述主动齿轮(15)通过传动齿链(18)与两个从动齿轮(17)啮合连接,位于混料釜(1)中所述搅拌轴(16)上固定连接有搅拌叶片(1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合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料釜(1)的上侧壁开设有通孔,且通孔通过轴承件与搅拌轴(16)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合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料釜(1)的内底壁通过转动件与搅拌轴(16)的下端转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合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9)的侧壁与翻转板(10)的一端侧壁采用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合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称重板(12)的直径长度大于称量筒(6)与落料箱(5)连通口处的直径长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合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料釜(1)的前侧设有观察窗,且观察窗为透明钢化玻璃。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合成装置,属于化工设备技术领域,包括混料釜,所述混料釜的底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腿架,所述混料釜的上侧连通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称料机构,所述混料釜中设有双轴搅拌机构,所述混料釜的底部连通设有出料阀口,所述混料釜的前侧固定连接有控制面板,且称料机构和双轴搅拌机构分别与控制面板电性连接,所述称料机构包括与混料釜上侧连通设有落料箱,所述落料箱的上侧连通设有称量筒,且称量筒的上端连通设有加料口。本技术中,通过设置称料机构使本装置具有称重功能,使原料配比更精确,合成加工质量更高,设置双轴搅拌机构可对混料釜中的原料进行混合加工,混合效果更好。

技术研发人员:郑金平,陈飞宇,易晓雷,刘映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四川汇能中哲新材料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19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