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生物菌剂喷洒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446641发布日期:2023-09-14 03:19阅读:31来源:国知局
一种微生物菌剂喷洒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微生物菌剂,具体涉及一种微生物菌剂喷洒装置。


背景技术:

1、微生物菌剂可用于拌种或蘸根,具有直接或间接改良土壤、恢复地力、预防土传病害、维持根际微生物区系平衡和降解有毒害物质等作用。常见微生物菌剂按剂型可分为液体、粉剂、颗粒型,其中,液体的微生物菌剂一般采用喷洒浇灌的方式作用于农作物土壤,以改良土壤。

2、公告号为cn 217011689 u的专利中公开了一种灵活调节的微生物菌剂用喷洒装置,通过在喷洒装置底部设置有锥形抓地钩,将喷洒装置在松软的土地上垂直按下,锥形的锥头更容易进入到土壤里,在将喷洒装置完全陷于地面后再微微向上拔起,使抓地钩在土壤里受土壤挤压力张开,从而将喷洒装置固定安装于地面,该安装方式操作简单快捷,大大减少了喷洒装置的安装时间;喷洒装置的调节座内部设置有调节装置,用于调节喷洒的出水量,通过将套环上拉下压的方式对调节装置内的内轴进行外拉内放的调节,使喷洒装置可单独进行出水量调节,且喷洒装置的喷洒头与连接块之间也可以进行旋转调节,使喷洒的方向也可以根据需求调节。但上述装置在拆卸时需要人工施加较大的力才能将地钩拔出,难度大,使用不够便捷。同时,喷洒出水量以及喷洒方向的调节均完全需要人工手动进行,操作同样不够灵活便捷,且无法实现周向转动均匀喷洒以及喷洒高度的调节,满足不了实际所需,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生物菌剂喷洒装置,可实现安装钉的自动拔出、周转均匀喷洒以及喷洒高度、方向和喷洒剂量的灵活便捷调节,以解决上述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微生物菌剂喷洒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部的左右两侧上均固设有倒l形支架,两支架的水平部分相背设置且其上均竖向架设有第一液压缸,两第一液压缸的活塞杆均朝下并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沿前后方向设置且其底部的前后两侧均竖向设有安装钉,在第一液压缸的活塞杆收缩时,安装钉的底端高于底座底部;所述底座顶部的中心竖向固设有第二液压缸,所述第二液压缸的活塞杆朝上并固定连接有升降板,所述升降板上固设有菌剂筒,所述菌剂筒的侧部通过快速接头与输送软管连通、顶部同轴贯穿且转动设有喷洒管,所述喷洒管的顶端封闭、底端敞口且其底端对应的菌剂筒内底部上设有防护筒,所述防护筒内竖向设有第三液压缸,所述第三液压缸的活塞杆朝上伸出防护筒并固定连接有封堵板,所述封堵板上固设有锥形堵头,所述堵头的小径端朝上且其可伸入喷洒管,所述菌剂筒的外顶部上固设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朝向喷洒管并固定套接有主动锥齿轮,所述主动锥齿轮固定套设在喷洒管对应位置上的从动锥齿轮垂直啮合连接,所述喷洒管的上部周侧呈圆周间隔均布有四组与喷洒管径向连通的喷洒支管,每个喷洒支管上均设有闸阀且其尾端均连通有喷头。

3、优选的,所述安装钉由柱体、设于柱体底部的锥尖以及设在柱体和锥尖周侧上的若干插刀组成。

4、优选的,所述插刀呈圆周间隔均布且其上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锯齿状缺口。

5、优选的,所述底座上设有蓄电池和控制器,所述第一液压缸、第二液压缸、第三液压缸和电机均通过控制器与蓄电池电性连接。

6、优选的,所述菌剂筒的前侧设有透明观察窗。

7、优选的,所述喷洒管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提把。

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使用前,第一液压缸的活塞杆处于收缩状态,安装钉的底端高于底座底部,使其处于悬空收纳状态,从而更有利于通过底座对整个装置进行存放和运输。使用时,先提起整个装置,再运行第一液压缸,使其活塞杆伸长,即可带动对应安装板整体下移,直至安装板的底部与底座底部平齐,将安装钉下降至底座下方。然后,将装置放置到安装位置上并通过人工踩踏底座或安装板的方式将安装钉插入地下,直至底座和安装板抵压到地面上,即完成对整个装置的安装固定。使用完毕或因其它需求需要拆卸装置时,只需在踩住底座的同时运行第一液压缸,使其活塞杆收缩,利用该活塞杆收缩时产生的拉力,即可带动安装板和安装钉整体上移,直至将安装钉从地下拔出,便可完成对装置的拆卸,与原有完全靠人力拔出的方式相比,其操作更加简单省力,使整个装置的使用更加便捷;

9、在固定好装置后,通过快速接头即可将连接有微生物菌剂源的输送软管与装置上的菌剂筒快速连通,以便于将微生物菌剂源的微生物菌剂输送到装置中进行喷洒,且后续需要拆卸装置时,快速接头的设置也可实现输送软管与菌剂筒的快速断开,不影响对装置的拆卸等操作,使用更加灵活便捷。然后,可运行第二液压缸,通过第二液压缸的活塞杆的伸缩实现对喷洒高度的灵活调节。接着,可运行第三液压缸,通过第三液压缸的活塞杆的伸缩对堵头的高度进行灵活调节,从而能够利用堵头的形状特性灵活改变其与喷洒管底端之间的间隙大小,进而可在后续喷洒时配合实现对输送至喷洒管的微生物菌剂的剂量的灵活调节。之后,调整各个闸阀的启闭情况,再运行电机,通过锥齿轮传动,可带动喷洒管整体进行周向转动,从而能够实现喷洒模式的调整切换,具体有:1、全方位周转喷洒模式,将各个闸阀均开启,并使电机持续运行,即可使喷洒管整体连续周转,然后在操作人员远离装置的喷洒范围后,打开微生物菌剂源处的总阀和相应加压设备,即可将微生物菌剂输送并分流到各个喷洒支管处,最后经各个喷头喷洒出,与喷洒管整体的周转相配合,即可实现对相应喷洒范围的全方位周转均匀喷洒;2、单向固定喷洒模式,将其中一个闸阀开启、另外三个闸阀均关闭,再运行电机,带动喷洒管转动,将闸阀处于开启状态的喷洒支管上的喷头调整到所需喷洒的方向上,然后关闭电机并重复上述菌剂的输送操作,即可配合实现对相应方向的固定喷洒;3、多向固定喷洒模式,在第二种模式的基础上若还需对其它三个方向中的至少一个方向进行喷洒时,只需打开相应方向上的闸阀即可。以此,通过本装置,可实现装置使用前的便捷存放运输、使用后的省力拆卸以及使用时的喷洒高度、剂量的液压控制式灵便调节、喷洒方向的电机控制式灵便调节和多种喷洒模式的灵活切换,更能满足实际所需,使整个装置更加实用。



技术特征:

1.一种微生物菌剂喷洒装置,包括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顶部的左右两侧上均固设有倒l形支架,两支架的水平部分相背设置且其上均竖向架设有第一液压缸,两第一液压缸的活塞杆均朝下并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沿前后方向设置且其底部的前后两侧均竖向设有安装钉,在第一液压缸的活塞杆收缩时,安装钉的底端高于底座底部;所述底座顶部的中心竖向固设有第二液压缸,所述第二液压缸的活塞杆朝上并固定连接有升降板,所述升降板上固设有菌剂筒,所述菌剂筒的侧部通过快速接头与输送软管连通、顶部同轴贯穿且转动设有喷洒管,所述喷洒管的顶端封闭、底端敞口且其底端对应的菌剂筒内底部上设有防护筒,所述防护筒内竖向设有第三液压缸,所述第三液压缸的活塞杆朝上伸出防护筒并固定连接有封堵板,所述封堵板上固设有锥形堵头,所述堵头的小径端朝上且其可伸入喷洒管,所述菌剂筒的外顶部上固设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朝向喷洒管并固定套接有主动锥齿轮,所述主动锥齿轮固定套设在喷洒管对应位置上的从动锥齿轮垂直啮合连接,所述喷洒管的上部周侧呈圆周间隔均布有四组与喷洒管径向连通的喷洒支管,每个喷洒支管上均设有闸阀且其尾端均连通有喷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生物菌剂喷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钉由柱体、设于柱体底部的锥尖以及设在柱体和锥尖周侧上的若干插刀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生物菌剂喷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刀呈圆周间隔均布且其上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锯齿状缺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生物菌剂喷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设有蓄电池和控制器,所述第一液压缸、第二液压缸、第三液压缸和电机均通过控制器与蓄电池电性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生物菌剂喷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菌剂筒的前侧设有透明观察窗。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生物菌剂喷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洒管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提把。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微生物菌剂喷洒装置,包括底座,其顶部的左右两侧上均架设有第一液压缸,两第一液压缸活塞杆均朝下固连有安装板,安装板底部的前后两侧均设有安装钉,底座顶部中心设有第二液压缸,第二液压缸活塞杆朝上固连有升降板,升降板上设有菌剂筒,菌剂筒顶部贯穿且转动设有喷洒管,喷洒管顶端封闭、底端敞口且其底端对应的菌剂筒内底部上设有第三液压缸,第三液压缸活塞杆朝上固连有封堵板,封堵板上设有锥形堵头,堵头的小径端朝上且其可伸入喷洒管,喷洒管上部周侧均布有四组喷洒支管,喷洒支管上设有闸阀且其尾端连通有喷头。本技术可实现安装钉的自动拔出、周转均匀喷洒以及喷洒高度、方向和剂量的灵便调节,更加实用。

技术研发人员:张海波,黄寅玲,李明利,王进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鹤壁市汇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23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