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液分离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790897发布日期:2023-10-21 20:42阅读:19来源:国知局

本技术涉及制氢,具体为一种气液分离器。


背景技术:

1、目前使用在制氢系统上的气液分离器结构都比较简单,电解质循环量的增加,经常使气液分离效果不好,液位过高,气体带液率较高,直接导致分离后的气体纯度降低,影响了正常生产运营。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现有气液分离器的分离效果差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气液分离器,其能够有效提高气液分离器的分离效果。

2、其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气液分离器,其包括分离容器,所述分离容器上开设有气液混合物进口、液体出口、气体出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容器卧式布置,所述气液混合物进口和所述气体出口均设置于分离容器顶部,所述液体出口设置于所述分离容器底部中间,所述分离容器的底部内壁固定有折板,所述折板两端与所述分离容器的两端内壁之间留有间隙,所述折板内部为液体空间、折板外部至所述分离容器内液面区域为气液空间,所述分离容器内液面以上区域为气体空间。

3、其进一步特征在于,所述折板的纵截面为倒u形;

4、所述气体出口处安装有气体出口管,所述气体出口管内安装有除雾丝网;

5、所述气体出口管包括与所述分离容器外壁一体成型的固定段和通过法兰盘连接的可拆卸的管盖,所述管盖上开设出口;

6、所述分离容器的一端安装有液位计、另一端设置有检查孔;

7、所述折板的两端的侧面分别开设有通孔;

8、所述液体空间高度为所述气液空间高度的1/4-1/2。

9、采用本实用新型后,在分离容器内增加了折板,将内部空间更加精确的划分为液体空间、气液空间、气体空间,气液空间的液体分离后从分离容器内的两端进入液体空间,增加了气液分离的路径,提高了分离效果;进一步的,气体出口管内设置了除雾丝网,分离出来的气体经过除雾丝网时可以阻止液体等颗粒物的带走,气体带液率明显降低。



技术特征:

1.一种气液分离器,其包括分离容器,所述分离容器上开设有气液混合物进口、液体出口、气体出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容器卧式布置,所述气液混合物进口和所述气体出口均设置于分离容器顶部,所述液体出口设置于所述分离容器底部中间,所述分离容器的底部内壁固定有折板,所述折板两端与所述分离容器的两端内壁之间留有间隙,所述折板内部为液体空间、折板外部至所述分离容器内液面区域为气液空间,所述分离容器内液面以上区域为气体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折板的纵截面为倒u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出口处安装有气体出口管,所述气体出口管内安装有除雾丝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出口管包括与所述分离容器外壁一体成型的固定段和通过法兰盘连接的可拆卸的管盖,所述管盖上开设出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容器的一端安装有液位计、另一端设置有检查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折板的两端的侧面分别开设有通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空间高度为所述气液空间高度的1/4-1/2。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制氢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气液分离器,其能够有效提高气液分离器的分离效果,其包括分离容器,所述分离容器上开设有气液混合物进口、液体出口、气体出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容器卧式布置,所述气液混合物进口和所述气体出口均设置于分离容器顶部,所述液体出口设置于所述分离容器底部中间,所述分离容器的底部内壁固定有折板,所述折板两端与所述分离容器的两端内壁之间留有间隙,所述折板内部为液体空间、折板外部至所述分离容器内液面区域为气液空间,所述分离容器内液面以上区域为气体空间。

技术研发人员:刘家周,顾全斌,朱刚峰,游韫韬,王春利,薛鹏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无锡华光环保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24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