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定量投放的燃煤掺烧用混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186503发布日期:2023-08-20 16:11阅读:32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定量投放的燃煤掺烧用混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燃煤领域,具体为一种便于定量投放的燃煤掺烧用混合装置。


背景技术:

1、配煤掺烧是应对我国燃煤电站锅炉燃料供应紧张、复杂多变,提高机组运行安全性、经济性和环保性的重要途径之一;通常情况下锅炉原煤仓均是一台磨煤机配一台给煤机,一台原煤仓只存一种煤,只有仓内旧煤烧完后才能烧后上的新煤,即使实施混配煤也只能在煤场进行,也根本无法实现一台原煤仓单独存两种以上煤种;国内外针对混煤掺烧方面已开展了多年研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

2、关于锅炉配煤掺烧的专利,经过检索,现有技术公开(申请号:cn202220843798.6)一种电厂锅炉配煤掺烧用的燃煤输送装置;文中提出“包括原煤仓外壳和设置在所述原煤仓外壳内的分隔结构;”煤料掺杂好之后,在加注到锅炉内部的时候,煤料容易因为潮湿而出现“抱团成结”的问题,混合不均匀的“抱团成结”的煤料在加入到锅炉内部的时候,无法进行快速且均匀的燃烧,降低煤块的燃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定量投放的燃煤掺烧用混合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缺陷。

2、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一种便于定量投放的燃煤掺烧用混合装置,包括混合框,所述混合框底部焊接下料通道,且下料通道的底部两侧均焊接固定座,同时下料通道的底部与加料斗相连接,混合框内部上侧开设下料斗,且下料斗的底部设置混合区域,同时下料斗内部安装定量投放斗,并且混合区域的内部活动安装搅拌轴,搅拌轴的外侧均匀安装多组搅拌叶片;

3、下料通道的内部上侧活动安装两组挡料板,且挡料板底部安装电动推杆,同时电动推杆的伸缩杆与挡料板铰接,并且电动推杆底部与下料通道内壁铰接。

4、优选的,所述下料斗的横向剖面为燕尾形设置,且混合区域的横向剖面为矩形,同时下料斗的内部上侧活动安装驱动轴。

5、优选的,所述驱动轴上固定安装定量投放斗,且定量投放斗在下料斗的内部为转动结构,同时驱动轴端部与下料电机的输出轴进行固定,并且下料电机螺接在混合框侧壁上。

6、优选的,所述定量投放斗包括足量煤料区、中量煤料区和少量煤料区,且定量投放斗的侧壁为阶梯形设置。

7、优选的,所述搅拌叶片为勺形设置,且搅拌叶片与搅拌轴之间的夹角为80°,同时搅拌轴端部与搅拌电机的输出轴进行固定,并且搅拌电机螺接在混合框侧壁上。

8、优选的,所述挡料板的端部为弧形设置,且挡料板设置为两组通过两组同步运行的电动推杆进行开闭,挡料板底部安装加料斗,且加料斗的横向剖面为漏斗形设置。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搅拌电机带动搅拌轴转动,使得搅拌轴带动搅拌叶片转动,对混合区域内部的不同种类需要进行掺和的煤料,进行充分的搅拌并进行混合,使得发生抱团成结的煤料块进行分散,便于煤料块进入到锅炉的内部进行快速且充分的燃烧,提高煤块的燃烧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便于定量投放的燃煤掺烧用混合装置,包括混合框(1),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框(1)底部焊接下料通道(11),且下料通道(11)的底部两侧均焊接固定座(12),同时下料通道(11)的底部与加料斗(13)相连接,混合框(1)内部上侧开设下料斗(3),且下料斗(3)的底部设置混合区域(4),同时下料斗(3)内部安装定量投放斗(14),并且混合区域(4)的内部活动安装搅拌轴(5),搅拌轴(5)的外侧均匀安装多组搅拌叶片(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定量投放的燃煤掺烧用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斗(3)的横向剖面为燕尾形设置,且混合区域(4)的横向剖面为矩形,同时下料斗(3)的内部上侧活动安装驱动轴(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定量投放的燃煤掺烧用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轴(2)上固定安装定量投放斗(14),且定量投放斗(14)在下料斗(3)的内部为转动结构,同时驱动轴(2)端部与下料电机(8)的输出轴进行固定,并且下料电机(8)螺接在混合框(1)侧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定量投放的燃煤掺烧用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量投放斗(14)包括足量煤料区(141)、中量煤料区(142)和少量煤料区(143),且定量投放斗(14)的侧壁为阶梯形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定量投放的燃煤掺烧用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叶片(6)为勺形设置,且搅拌叶片(6)与搅拌轴(5)之间的夹角为80°,同时搅拌轴(5)端部与搅拌电机(7)的输出轴进行固定,并且搅拌电机(7)螺接在混合框(1)侧壁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定量投放的燃煤掺烧用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料板(9)的端部为弧形设置,且挡料板(9)设置为两组通过两组同步运行的电动推杆(10)进行开闭,挡料板(9)底部安装加料斗(13),且加料斗(13)的横向剖面为漏斗形设置。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定量投放的燃煤掺烧用混合装置,包括混合框,所述混合框底部焊接下料通道,且下料通道的底部两侧均焊接固定座,同时下料通道的底部与加料斗相连接,混合框内部上侧开设下料斗,且下料斗的底部设置混合区域,同时下料斗内部安装定量投放斗,并且混合区域的内部活动安装搅拌轴,搅拌轴的外侧均匀安装多组搅拌叶片。该便于定量投放的燃煤掺烧用混合装置,搅拌电机带动搅拌轴转动,使得搅拌轴带动搅拌叶片转动,对混合区域内部的不同种类需要进行掺和的煤料,进行充分的搅拌并进行混合,使得发生抱团成结的煤料块进行分散,便于煤料块进入到锅炉的内部进行快速且充分的燃烧,提高煤块的燃烧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吝永军,李拓,闫晓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华电库车发电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27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