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气除尘装置及排烟冷却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351225发布日期:2023-09-07 22:12阅读:21来源:国知局
烟气除尘装置及排烟冷却塔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烟气除尘,尤其涉及一种烟气除尘装置及排烟冷却塔。


背景技术:

1、燃煤火电机组是将煤粉在锅炉进行燃烧,煤粉中不能燃烧的杂质和未燃烬可燃物通过风烟系统进入电除尘系统。在电除尘的作用下,大部分的烟尘被处理掉,但仍有剩余小部分的烟尘进入烟囱排放至大气。

2、因此,亟需一种烟气除尘装置及排烟冷却塔,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烟气除尘装置,能够进一步减少排放至大气中的烟尘。

2、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提供一种烟气除尘装置,设置在排烟冷却塔内,包括:

4、供水模块,所述供水模块用于抽取所述排烟冷却塔的循环水;

5、喷雾模块,所述喷雾模块的输入端连通于所述供水模块的输出端,所述喷雾模块包括多个喷嘴,多个所述喷嘴均通过管路连通于所述喷雾模块的输入端,多个所述喷嘴均向上喷雾。

6、作为烟气除尘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多个所述喷嘴设置在同一高度处。

7、作为烟气除尘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喷雾模块包括n个第一调节阀和n个分流管路,n为大于等于2的正整数,n个所述第一调节阀一一对应设置在n个所述分流管路上,每个所述分流管路上均设置有多个所述喷嘴。

8、作为烟气除尘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分流管路包括主管路和与所述主管路均连通的多个分支管路,多个所述分支管路平行间隔设置,每个所述分支管路上间隔设置有多个所述喷嘴。

9、作为烟气除尘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分支管路上越靠近所述主管路相邻所述喷嘴的间隙越小。

10、作为烟气除尘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供水模块包括供水管路和设置在所述供水管路上的喷淋泵,所述供水管路用于运输所述循环水,所述供水管路的一端连通于所述喷雾模块的输入端。

11、作为烟气除尘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供水模块还包括第二调节阀,所述第二调节阀设置在所述供水管路上,所述第二调节阀位于所述喷淋泵的下游。

12、作为烟气除尘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供水模块还包括压力表,所述压力表用于测量所述供水管路内所述喷淋泵下游处的液压力。

13、作为烟气除尘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喷淋泵为自吸泵,或所述供水模块还包括储水箱,所述供水管路的另一端连通于所述储水箱,所述储水箱通过管路连通于所述循环水的水池。

14、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排烟冷却塔,能够进一步减少排放至大气中的烟尘。

15、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16、提供一种排烟冷却塔,包括上述的烟气除尘装置,所述烟气除尘装置设置在所述排烟冷却塔的内部,且位于所述排烟冷却塔内的填料区域的顶部。

1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8、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烟气除尘装置,包括供水模块和喷雾模块。其中,供水模块用于抽取排烟冷却塔的循环水。喷雾模块的输入端连通于供水模块的输出端,喷雾模块包括多个喷嘴,多个喷嘴均通过管路连通于喷雾模块的输入端,多个喷嘴均向上喷雾。喷嘴喷出的喷雾中的小液滴会附着在烟尘上,由于液滴具有一定的重量,会带着烟尘回落,并最终回落至排烟冷却塔底部的水池内,从而达到降低烟气中烟尘含量的作用。且由于喷嘴是向上喷雾,比向下喷雾对烟气动能的损耗小,且能延长液滴在排烟冷却塔内的运动时长,拓展其运动范围,从而能够增大液滴与烟尘的接触机会,进一步提高除尘效果。

19、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排烟冷却塔,包括上述的烟气除尘装置,烟气除尘装置设置在排烟冷却塔的内部,且位于排烟冷却塔内的填料区域的顶部。该排烟冷却塔能够进一步减少排放至大气中的烟尘。



技术特征:

1.烟气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在排烟冷却塔内,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气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喷嘴(1)设置在同一高度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气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雾模块包括n个第一调节阀(2)和n个分流管路(3),n为大于等于2的正整数,n个所述第一调节阀(2)一一对应设置在n个所述分流管路(3)上,每个所述分流管路(3)上均设置有多个所述喷嘴(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烟气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管路(3)包括主管路(31)和与所述主管路(31)均连通的多个分支管路(32),多个所述分支管路(32)平行间隔设置,每个所述分支管路(32)上间隔设置有多个所述喷嘴(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烟气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支管路(32)上越靠近所述主管路(31)相邻所述喷嘴(1)的间隙越小。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烟气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水模块包括供水管路(4)和设置在所述供水管路(4)上的喷淋泵(5),所述供水管路(4)用于运输所述循环水,所述供水管路(4)的一端连通于所述喷雾模块的输入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烟气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水模块还包括第二调节阀(6),所述第二调节阀(6)设置在所述供水管路(4)上,所述第二调节阀(6)位于所述喷淋泵(5)的下游。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烟气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水模块还包括压力表(7),所述压力表(7)用于测量所述供水管路(4)内所述喷淋泵(5)下游处的液压力。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烟气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泵(5)为自吸泵,或所述供水模块还包括储水箱,所述供水管路(4)的另一端连通于所述储水箱,所述储水箱通过管路连通于所述循环水的水池(8)。

10.排烟冷却塔,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烟气除尘装置,所述烟气除尘装置设置在所述排烟冷却塔的内部,且位于所述排烟冷却塔内的填料区域的顶部。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烟气除尘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烟气除尘装置,包括供水模块和喷雾模块。供水模块用于抽取排烟冷却塔的循环水。喷雾模块的输入端连通于供水模块的输出端,喷雾模块包括多个喷嘴,多个喷嘴均通过管路连通于喷雾模块的输入端,多个喷嘴均能够向上喷雾。喷嘴喷出的喷雾中的小液滴会附着在烟尘上并带着烟尘回落,从而降低烟气中的烟尘含量。且由于喷嘴是向上喷雾,比向下喷雾对烟气动能的损耗小,且能延长液滴在排烟冷却塔内的运动时长,增大液滴与烟尘的接触机会,进一步提高除尘效果。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排烟冷却塔,包括上述的烟气除尘装置,烟气除尘装置设置在排烟冷却塔的内部,且位于排烟冷却塔内的填料区域的顶部。

技术研发人员:张岭,于娟,姚国华,钱磊,张峰,李长达,于乐乐,曹树人,常电,关新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淮北申能发电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28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