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水路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042115发布日期:2023-11-17 17:56阅读:15来源:国知局
混合水路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水处理,尤其涉及一种混合水路系统。


背景技术:

1、将气体和液体混合使用通常有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将臭氧与水混合使用,由于臭氧在水中有较高的氧化还原电位(2.07v,仅次于氟,位居第二),常用来进行杀菌消毒、除臭、除味、脱色、氧化分解有机物和絮凝作用等,在饮用水处理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2、现有的用于将气体和液体混合的混合水路系统仅仅只是将气体注入液体中,而气体与液体的接触较少,因此液体中的溶气率较低,进而导致气液混合物的作用较差。并且,现有的混合水路系统无法根据液体的流量而调节气体的用量,导致气体和液体的混合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合水路系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混合水路系统溶气率较低和混合效率低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混合水路系统,包括:

3、微泡射流器,所述微泡射流器包括管体和封堵组件,所述管体内具有流道,且所述管体的两端分别为进液端和出液端,所述管体的一侧开设有与所述流道连通的进气口,所述封堵组件收容于所述管体内并用于将所述进气口封堵,从所述进液端进入的液体在所述流道中流动时产生负压并带动所述封堵组件打开所述进气口,以使外部气体从所述进气口进入所述流道且随液体从所述出液端流出;

4、流量计,所述流量计连接于所述微泡射流器的进液端,所述流量计用于测量通过所述流量计的液体的流量;

5、静态混合器,所述静态混合器包括套筒和多个螺旋模块,所述套筒与所述出液端连接,所述套筒的内腔与所述流道连接,多个所述螺旋模块均安装于所述套筒的内腔并沿所述套筒的延伸方向依次设置,各所述螺旋模块的轴线相同并与所述套筒同轴设置,各所述螺旋模块包括多个沿所述套筒的延伸方向延伸的螺旋叶片,各所述螺旋叶片绕所述轴线的周向间隔设置,所述螺旋叶片靠近所述套筒内壁的一侧为侧边缘,所述侧边缘与所述套筒的内壁抵接。

6、可选地,所述管体的远离所述进气口的一侧的内壁对应所述进气口的位置开设有条形切缝,所述条形切缝的延伸方向与所述进液端至所述出液端的方向不一致,且所述条形切缝用于将从所述进气口进入所述流道内的气体分割为微泡。

7、可选地,所述条形切缝为开设于所述管体内壁上的凹槽,所述凹槽的槽口正对所述进气口设置,且所述凹槽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进液端至所述出液端的方向。

8、可选地,所述封堵组件包括封堵件和弹性件,所述封堵件用于将所述进气口封堵,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管体连接,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封堵件连接,所述管体上设置有安装筒,所述安装筒内形成贯通所述安装筒的活动空间,所述活动空间远离所述流道的一侧形成所述进气口,所述封堵件及所述弹性件均位于所述活动空间内,所述安装筒上所述进气口所在一侧可拆卸地套设有进气盖,所述进气盖具有与所述进气口连通的通气口。

9、可选地,所述流量计包括筒体和磁感应组件,所述筒体内具有流道,且所述筒体的外周设置有安装座,所述筒体的一端设置有螺纹套,所述螺纹套为金属制件并包括圆筒和设置于所述圆筒外壁的螺纹部,所述圆筒和所述螺纹部注塑一体成型,且所述圆筒套设于所述筒体外周并与所述筒体连接,所述磁感应组件包括涡轮和感应主板,所述感应主板安装于所述安装座内,所述涡轮对应所述感应主板设置,所述涡轮包括转轴和多个沿所述转轴的周向间隔均匀布置的涡轮叶片,所述转轴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流道内,多个所述涡轮叶片均沿所述转轴的轴向呈螺旋状设置。

10、可选地,所述筒体外壁形成有向外凸出设置的环形拱起,所述环形拱起朝向所述筒体的一端的侧壁开设有卡块,所述圆筒上开设有卡孔,所述圆筒抵接于所述环形拱起且所述卡块与所述卡孔卡接配合,所述筒体上所述圆筒所在的一端的端部形成限位环,所述限位环自所述筒体的外壁向外凸出,所述圆筒上开设有环形限位凹槽,所述限位环用于伸入所述环形限位凹槽并与所述环形拱起配合以将所述圆筒限位。

11、可选地,所述筒体内设置有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均开设有与所述流道连通的避让孔,所述第一支架内开设有第一转槽,所述第二支架内开设有第二转槽,所述转轴的两端分别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第一转槽和所述第二转槽。

12、可选地,同一所述螺旋模块上的各所述螺旋叶片旋向相同,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螺旋模块上的所述螺旋叶片的旋向相反,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螺旋模块中,其中一个所述螺旋模块上的所述螺旋叶片的端部与靠近其设置的另一个所述螺旋模块上的所述螺旋叶片的端部抵接。

13、可选地,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螺旋模块中,其中一个所述螺旋模块为第一螺旋模块,另一个所述螺旋模块为第二螺旋模块,所述第一螺旋模块的所述螺旋叶片表面为亚光面,所述第二螺旋模块的所述螺旋叶片表面为镜面。

14、可选地,所述螺旋叶片沿所述套筒的延伸方向的两侧边缘分别为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所述第一边缘与所述侧边缘的连接处以及所述第二边缘与所述侧边缘的连接处均形成拐角,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螺旋模块中,其中一个所述螺旋模块上的所述拐角与靠近其设置的另一个所述螺旋模块上的所述拐角相抵接。

15、本实用新型混合水路系统在使用时,将混合水路系统安装于管道上,使得液体能够依次流过流量计、微泡射流器和静态混合器。液体经过流量计时,流量计测得液体的流量,根据测得的流量大小来调整对微泡射流器的供气量。之后通过微泡射流器对气体和液体进行初步混合后形成气液混合物从出液端流出至静态混合器。气液混合物流至静态混合器中时,会沿着各螺旋模块的螺旋叶片流动并不断地发生晃动,进而使得气体和液体充分的混合。本实用新型混合水路系统通过设置流量计测得了进入微泡射流器中的流量大小,进而能够根据流量大小调节供气量,提高了气体和液体的混合效率。并且,通过设置静态混合器使气液混合物不断发生晃动,增多了气体和液体的接触,提高了液体中的溶气率,气液混合物的效果更好。另外,各螺旋叶片的侧边缘与套筒内壁抵接,利于气液混合物稳定地沿着螺旋叶片流动,提高了混合水路系统的使用可靠性。



技术特征:

1.一种混合水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水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的远离所述进气口的一侧的内壁对应所述进气口的位置开设有条形切缝,所述条形切缝的延伸方向与所述进液端至所述出液端的方向不一致,且所述条形切缝用于将从所述进气口进入所述流道内的气体分割为微泡。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合水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条形切缝为开设于所述管体内壁上的凹槽,所述凹槽的槽口正对所述进气口设置,且所述凹槽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进液端至所述出液端的方向。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水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组件包括封堵件和弹性件,所述封堵件用于将所述进气口封堵,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管体连接,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封堵件连接,所述管体上设置有安装筒,所述安装筒内形成贯通所述安装筒的活动空间,所述活动空间远离所述流道的一侧形成所述进气口,所述封堵件及所述弹性件均位于所述活动空间内,所述安装筒上所述进气口所在一侧可拆卸地套设有进气盖,所述进气盖具有与所述进气口连通的通气口。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水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量计包括筒体和磁感应组件,所述筒体内具有流道,且所述筒体的外周设置有安装座,所述筒体的一端设置有螺纹套,所述螺纹套为金属制件并包括圆筒和设置于所述圆筒外壁的螺纹部,所述圆筒和所述螺纹部注塑一体成型,且所述圆筒套设于所述筒体外周并与所述筒体连接,所述磁感应组件包括涡轮和感应主板,所述感应主板安装于所述安装座内,所述涡轮对应所述感应主板设置,所述涡轮包括转轴和多个沿所述转轴的周向间隔均匀布置的涡轮叶片,所述转轴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流道内,多个所述涡轮叶片均沿所述转轴的轴向呈螺旋状设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混合水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外壁形成有向外凸出设置的环形拱起,所述环形拱起朝向所述筒体的一端的侧壁开设有卡块,所述圆筒上开设有卡孔,所述圆筒抵接于所述环形拱起且所述卡块与所述卡孔卡接配合,所述筒体上所述圆筒所在的一端的端部形成限位环,所述限位环自所述筒体的外壁向外凸出,所述圆筒上开设有环形限位凹槽,所述限位环用于伸入所述环形限位凹槽,且所述限位环与所述环形拱起配合以将所述圆筒限位。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混合水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内设置有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均开设有与所述流道连通的避让孔,所述第一支架内开设有第一转槽,所述第二支架内开设有第二转槽,所述转轴的两端分别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第一转槽和所述第二转槽。

8.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混合水路系统,其特征在于,同一所述螺旋模块上的各所述螺旋叶片旋向相同,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螺旋模块上的所述螺旋叶片的旋向相反,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螺旋模块中,其中一个所述螺旋模块上的所述螺旋叶片的端部与靠近其设置的另一个所述螺旋模块上的所述螺旋叶片的端部抵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混合水路系统,其特征在于,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螺旋模块中,其中一个所述螺旋模块为第一螺旋模块,另一个所述螺旋模块为第二螺旋模块,所述第一螺旋模块的所述螺旋叶片表面为亚光面,所述第二螺旋模块的所述螺旋叶片表面为镜面。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混合水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叶片沿所述套筒的延伸方向的两侧边缘分别为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所述第一边缘与所述侧边缘的连接处以及所述第二边缘与所述侧边缘的连接处均形成拐角,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螺旋模块中,其中一个所述螺旋模块上的所述拐角与靠近其设置的另一个所述螺旋模块上的所述拐角相抵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混合水路系统,包括微泡射流器、流量计和静态混合器,微泡射流器包括管体和封堵组件,管体内具有流道,且管体的两端分别为进液端和出液端,管体的一侧开设有与流道连通的进气口,封堵组件用于将进气口封堵;流量计连接于微泡射流器,流量计用于测量通过流量计的液体的流量;静态混合器包括套筒和多个螺旋模块,套筒与出液端连接,套筒的内腔与流道连接。本技术混合水路系统通过设置流量计测得了进入微泡射流器中的流量大小,进而能够根据流量大小调节气体的用量,提高了气体和液体的混合效率。并且,通过设置静态混合器使气液混合物不断发生晃动,增多了气体和液体的接触,提高了液体中的溶气率,气液混合物的效果更好。

技术研发人员:李强,梁强,余绍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莞铱美塑胶五金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05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