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乙酸-环氧氯丙烷生产线废气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447062发布日期:2023-09-14 03:33阅读:21来源:国知局
氯乙酸-环氧氯丙烷生产线废气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环保,具体涉及一种氯乙酸-环氧氯丙烷生产线废气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1、氯乙酸的生产主要采用乙酸连续氯化法工艺,环氧氯丙烷采用甘油法生产工艺,氯乙酸装置副产的氯化氢气体可作为环氧氯丙烷产品的原料,两个产品之间形成循环体系。在生产装置运行时,会产生一定的废气,主要成分为环氧氯丙烷、氯乙酸、醛类、二氯丙醇、特戊酸、硫化物、异丁烯、特戊酰氯、醋酸等,废气浓度约500~3500mg/m3,现有的处理技术对这些生产废气vocs进行有效处理,无法满足国家或地方对化工企业日益严格的废气排放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氯乙酸-环氧氯丙烷生产线废气处理系统,处理效率高,无二次污染;工艺简单,操作简便,环保节能。

2、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氯乙酸-环氧氯丙烷生产线废气处理系统,包括通过管路依次连接的逆流雾化吸收塔、阻火器、混风箱一、蓄热式焚烧炉、混风箱二、骤冷塔、碱洗塔、高排烟囱和控制器;混风箱一与蓄热式焚烧炉之间的管路上设置有送风机;骤冷塔与碱洗塔之间的管路上设置有引风机;逆流雾化吸收塔连接有生产废气进气管路、污水出水管路、自来水进水管路和碱液进液管路;生产废气进气管路上设置有lel监测系统和三通切换阀,三通切换阀和lel检测系统均与控制器电性连接;蓄热式焚烧炉连接有燃烧机、天然气入口管路、燃烧机助燃管路和吹扫管路,燃烧机助燃管路上设置有助燃风机,吹扫管路上设置有吹扫风机;骤冷塔和碱洗塔均通过管路与污水出水管路、自来水进水管路以及碱液进液管路连通;还包括应急旁路的一端连接生产废气进气管路,另一端连接高排烟囱,应急旁路上设置有活性炭吸附床。

3、优选地,逆流雾化吸收塔、骤冷塔和碱洗塔均设置有循环泵。

4、优选地,阻火器和混风箱一之间的管路上设置有新风管路,新风管路上设置有阀门。

5、优选地,燃烧机助燃管路的入口设置有过滤网。

6、优选地,lel监测系统设置为两组,两组lel监测系统并联设置。

7、优选地,蓄热式焚烧炉设置超温阀,超温阀与控制器电性连接

8、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9、1.本实用新型处理效率高,无二次污染;工艺简单,操作简便,环保节能;2.设置逆流雾化吸收塔能够处理废气中酸性物质长距离输送过程中产生的冷凝液滴;3.设置阻火器在系统意外起火时,防止火焰回烧,对生产设备造成损坏;4.设置混风箱一使蓄热式焚烧炉的燃烧室引入热风,使废气温度升高,废气形成不饱和水汽状态,减少废气对蓄热式焚烧炉管路及设备的腐蚀;5.蓄热式焚烧炉(rto)用于去除废气中的vocs,将其氧化成co2和h2o;6.设置混风箱二,当rto燃烧室内温度高于950℃,超温阀自动开启,将一部分热量导出至骤冷塔,系统运行正常时,超温阀关闭;7.活性炭吸附床采用蜂窝状块形活性炭,装填方便。



技术特征:

1.氯乙酸-环氧氯丙烷生产线废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管路依次连接的逆流雾化吸收塔(1)、阻火器(2)、混风箱一(3)、蓄热式焚烧炉(4)、混风箱二(5)、骤冷塔(6)、碱洗塔(7)、高排烟囱(8)和控制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氯乙酸-环氧氯丙烷生产线废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逆流雾化吸收塔(1)、骤冷塔(6)和碱洗塔(7)均设置有循环泵(9)。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氯乙酸-环氧氯丙烷生产线废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阻火器(2)和混风箱一(3)之间的管路上设置有新风管路(12),新风管路(12)上设置有阀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氯乙酸-环氧氯丙烷生产线废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燃烧机助燃管路(403)的入口设置有过滤网(407)。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氯乙酸-环氧氯丙烷生产线废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lel监测系统(105)设置为两组,两组lel监测系统(105)并联设置。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氯乙酸-环氧氯丙烷生产线废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蓄热式焚烧炉(4)设置超温阀(408),超温阀(408)与控制器电性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氯乙酸‑环氧氯丙烷生产线废气处理系统,属于环保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为:包括通过管路依次连接的逆流雾化吸收塔、阻火器、混风箱一、蓄热式焚烧炉、混风箱二、骤冷塔、碱洗塔、高排烟囱和控制器;混风箱一与蓄热式焚烧炉之间的管路上设置有送风机;逆流雾化吸收塔连接有生产废气进气管路、污水出水管路、自来水进水管路和碱液进液管路;蓄热式焚烧炉连接有燃烧机、天然气入口管路、燃烧机助燃管路和吹扫管路,吹扫管路上设置有吹扫风机;骤冷塔和碱洗塔均通过管路与污水出水管路、自来水进水管路以及碱液进液管路连通。本技术处理效率高,无二次污染;工艺简单,操作简便,环保节能。

技术研发人员:许丕显,李效礼,陈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新视界生态环境产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10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