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型多因素复合的极地环境模拟实验箱

文档序号:36033140发布日期:2023-11-17 16:24阅读:47来源:国知局
一种小型多因素复合的极地环境模拟实验箱

本技术属于极地科学领域,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极地科学、气象学等领域。具体为极地模拟实验平台,涉及一种小型多因素复合的极地环境模拟实验箱。


背景技术:

1、极地含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据统计,可开采石油储量达900亿桶,液化天然气储量达1669亿立方英尺。同时北极航道的开辟也提供了交通价值。

2、但是在极地设备运行过程中,由于极端环境影响,会引起设备的磨损与破坏,从而影响正常的运行效率。极地特有的冰雪条件,也会使得设备上覆盖冰雪,产生安全隐患,减少机器寿命。

3、目前,极地科学研究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气候变化、生态环境、地球物理学等领域都有广泛的研究。然而,由于极地地区特殊的气候环境和地理位置等因素,使得极地科学领域的实验研究面临着极大的困难。

4、现有技术中,基于场地实验和远程遥感的研究方法往往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实验条件难以模拟真实极地环境,研究准确性和可靠性受到一定的影响。因此,需要一种新型的实验平台,能够实时模拟真实的极地环境,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5、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极地模拟实验平台的提出,意义重大,能够为极地科学领域研究提供先进的实验设备和技术支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用价值。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小型多因素复合的极地环境模拟实验箱,其多因素包括温度、湿度、风速、盐雾、光照,能够解决现有技术忽视实际环境,专攻单一因素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系统可以有效模拟仿真极地情况,并观测设备结冰情况,可以做到提前预防,从而保障设备在极地环境的运行。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多因素复合的极地环境模拟实验箱,该试验箱包括:

4、中空的圆柱型实验箱1,实验箱1内部靠近前端开有卡槽,槽中用于放置托板2,托板2位于实验箱1中,托板2表面用于放置实验物体。实验箱1尾部与鼓风机4连通,并通过变压器调节鼓风机4风速。实验箱1底部用金属支架进行固定,光源7处于实验箱1顶端。实验箱可在零下20度环境中使用。

5、实验箱1的筒壁开有孔a5、孔b6、孔c,温湿度监测仪的探头、风速监测仪的探头分别通过孔a5、孔b6深入实验箱1内部,孔a5、孔b6两处还与压缩机连接,并实现通风和空气交换效果;孔c与加湿器3连通,用于调控实验箱1内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为:

6、步骤1:首先确定好本次实验的温湿度环境,通过调节变压器,加湿器来实现环境参数控制。

7、步骤2:将实验物品安放于托板2上,并固定,此时打开压缩机降低环境温度。

8、步骤3:观测温湿度监测仪示数,待环境温度达到实验温度时,打开加湿器,稳定湿度,5~10分钟后,打开鼓风机。

9、步骤4:待风速仪和温湿度监测仪的示数均达到稳定时,实验开始。

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1、(1)箱体体积小巧,方便携带和移动。采用金属支架支撑稳定,体内通过插槽安装平板以放置受测物品。鼓风机采用变压器控制风速,加湿器按需补充湿度,并通过侧面孔洞实时监测湿度和温度。此实验模拟平台结构紧凑,功能完善,在实验场所间的运输十分简便,极大地提高了研究人员的实验效率,同时为极地研究提供了可靠的实验场地。

12、(2)该实验平台通过模拟真实极地环境,实现对极地科学领域相关实验的模拟和研究,从而解决现有技术中,实验条件难以模拟真实极地环境的问题,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能够提升极地科学研究的水平,为全球科研机构提供实验数据和学术支持,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技术特征:

1.一种小型多因素复合的极地环境模拟实验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实验箱包括:


技术总结
一种小型多因素复合的极地环境模拟实验箱,属于极地科学领域。该试验箱包括:中空的圆柱型实验箱,实验箱内部靠近前端开有卡槽,槽中用于放置托板,托板表面用于放置实验物体。实验箱尾部与鼓风机连通,并通过变压器调节鼓风机风速。实验箱的筒壁开有三个孔,分别安装温湿度监测探头、风速监测仪、加湿器。外部连接大型压缩机提供模拟极地环境温度。本实验箱的箱体体积小巧,方便携带和移动,极大地提高了研究人员的实验效率,同时为极地研究提供了可靠的实验场地。

技术研发人员:张大勇,李嘉明,马御航,汪浩然,韩雪阳,于东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大连理工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30522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