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增塑剂加工用反应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658040发布日期:2023-10-06 14:41阅读:23来源:国知局
一种增塑剂加工用反应釜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反应釜,特别涉及一种增塑剂加工用反应釜。


背景技术:

1、增塑剂是一种高分子材料助剂,也是环境雌激素中的酞酸酯类,其种类繁多,最常见的品种是dehp(商业名称dop)。dehp化学名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是一种无色、无味液体,工业上应用广泛。

2、现有的增塑剂加工用反应釜在使用时存在一定的弊端,首先,现有的反应釜在使用时不方便对增塑剂原料进行充分混合,其次,现有的反应釜容易在底部沉积的增塑剂原料,不方便将反应釜体底部沉积的增塑剂原料重新搅拌混合,最后,现有的反应釜不方便对搅拌板进行清洗维护,为此,提出一种增塑剂加工用反应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增塑剂加工用反应釜,解决了现有的反应釜在使用时不方便对增塑剂原料进行充分混合,现有的反应釜容易在底部沉积的增塑剂原料,不方便将反应釜体底部沉积的增塑剂原料重新搅拌混合,现有的反应釜不方便对搅拌板进行清洗维护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3、一种增塑剂加工用反应釜,包括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的下方固定连接有连接筒,所述连接筒的下方固定连接有盖板,所述盖板的中间开设有活动槽,所述活动槽内活动套接有第一蜗轮,所述第一蜗轮的一侧齿接有第一蜗杆,所述第一蜗杆的一侧活动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下方固定连接着盖板,所述第一蜗轮的一侧等距开设有两个固定孔,两个所述固定孔的内均活动有搅拌杆,两个所述搅拌杆的上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且两个所述第二齿轮的外侧均齿接着第一齿轮,两个所述第二齿轮的下侧圆周外表面上均等距固定连接有若干搅拌板,所述盖板的下侧抵接有反应釜体,且若干所述搅拌板均活动在反应釜体内。

4、进一步的,所述反应釜体的下方固定连接有排料口,两个所述搅拌杆的下端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两个所述限位块的外侧均套接有安装套筒,两个所述安装套筒的下方固定连接有混合板。

5、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筒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两个所述连接板的外侧均固定连接有齿板。

6、进一步的,一个所述齿板的外侧齿接有第三齿轮,所述第三齿轮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蜗轮,所述第二蜗轮的下侧齿接有第二蜗杆,所述第二蜗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一侧活动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下方固定连接有支撑板。

7、进一步的,另一个所述齿板的外侧齿接有第六齿轮,所述第六齿轮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三连接杆,所述第三连接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三蜗轮,所述第三蜗轮的上侧齿接有第三蜗杆,所述第三蜗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四连接杆,所述第四连接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五齿轮,所述第五齿轮的齿接有第四齿轮,所述第四齿轮的中间固定套接着第二连接杆。

8、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圆周外表面上活动套接有第一安装块,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圆周外表面上上活动套接有第二安装块,所述第三连接杆的圆周外表面上上活动套接有第三安装块,所述第四连接杆的圆周外表面上上活动套接有第四安装块,所述第一安装块、第二安装块、第三安装块和第四安装块的下方固定连接着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下方等距固定连接有三个第一支撑柱,所述反应釜体的下方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支撑柱,三个所述第一支撑柱和两个第二支撑柱的下方固定连接有底座。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0、1、本实用新型通过搅拌杆的设置,方便了对增塑剂原料进行充分混合,启动第一电机,第一电机带动第一蜗杆转动,第一蜗杆带动第一蜗轮转动,第一蜗轮带动第一蜗轮内套接的搅拌杆以第一蜗轮为轴心转动,同时搅拌杆带动第二齿轮以第一蜗轮为轴心转动,因为第二齿轮的一侧齿接着第一齿轮,所以第二齿轮同时会以第二齿轮为轴心转动,第二齿轮带动搅拌杆以第二齿轮为轴心转动,所以搅拌杆带动搅拌板以第一蜗轮为轴心转动的同时带动搅拌板以第二齿轮为轴心转动,形成了紊流,加强了搅拌效果,使反应釜体内的原料能好的混合,通过这样的设置,方便了对增塑剂原料进行充分混合,提高了加工效率。

11、2、本实用新型通过混合板的设置,方便将反应釜体底部沉积的增塑剂原料重新搅拌混合,启动第一电机,第一电机带动第一蜗杆转动,第一蜗杆带动第一蜗轮转动,第一蜗轮带动第一蜗轮内套接的搅拌杆以第一蜗轮为轴心转动,搅拌杆带动限位块以第一蜗轮为轴心转动,限位块通过安装套筒带动混合板以第一蜗轮为轴心转动,混合板实现对反应釜体底部沉积的增塑剂原料搅拌混合,通过这样的设置,方便了将反应釜体底部沉积的增塑剂原料重新搅拌混合。

12、3、本实用新型通过齿板的设置,方便了对搅拌板进行清洗维护,启动第二电机,第二电机带动第二连接杆转动,第二连接杆带动第二蜗杆转动,第二蜗杆带动第二蜗轮转动,第二蜗轮通过第一连接杆带动第三齿轮转动,第三齿轮带动齿板向上运动,第二连接杆同时带动第四齿轮转动,第四齿轮带动第五齿轮转动,第五齿轮通过第四连接杆带动第三蜗杆转动,第三蜗杆带动第三蜗轮转动,第三蜗轮通过第三连接杆带动第六齿轮,第六齿轮带动齿板向上运动,齿板通过连接板带动连接筒向上运动,连接筒通过盖板带动第一蜗轮向上运动,第一蜗轮通过搅拌杆带动搅拌板向上运动,直至运动至可以对搅拌板进行清洗维护的高度,通过这样的设置,方便了对搅拌板进行清洗维护。

13、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技术特征:

1.一种增塑剂加工用反应釜,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第一齿轮(1),所述第一齿轮(1)的下方固定连接有连接筒,所述连接筒的下方固定连接有盖板,所述盖板的中间开设有活动槽,所述活动槽内活动套接有第一蜗轮(3),所述第一蜗轮(3)的一侧齿接有第一蜗杆(4),所述第一蜗杆(4)的一侧活动连接有第一电机(5),所述第一电机(5)的下方固定连接着盖板,所述第一蜗轮(3)的一侧等距开设有两个固定孔,两个所述固定孔的内均活动有搅拌杆(6),两个所述搅拌杆(6)的上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2),且两个所述第二齿轮(2)的外侧均齿接着第一齿轮(1),两个所述第二齿轮(2)的下侧圆周外表面上均等距固定连接有若干搅拌板,所述盖板的下侧抵接有反应釜体(8),且若干所述搅拌板均活动在反应釜体(8)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塑剂加工用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釜体(8)的下方固定连接有排料口(21),两个所述搅拌杆(6)的下端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9),两个所述限位块(9)的外侧均套接有安装套筒,两个所述安装套筒的下方固定连接有混合板(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塑剂加工用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筒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两个所述连接板的外侧均固定连接有齿板(1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增塑剂加工用反应釜,其特征在于:一个所述齿板(11)的外侧齿接有第三齿轮(12),所述第三齿轮(1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蜗轮(13),所述第二蜗轮(13)的下侧齿接有第二蜗杆(14),所述第二蜗杆(1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一侧活动连接有第二电机(16),所述第二电机(16)的下方固定连接有支撑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增塑剂加工用反应釜,其特征在于:另一个所述齿板(11)的外侧齿接有第六齿轮(20),所述第六齿轮(20)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三连接杆,所述第三连接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三蜗轮(19),所述第三蜗轮(19)的上侧齿接有第三蜗杆(18),所述第三蜗杆(18)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四连接杆,所述第四连接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五齿轮(17),所述第五齿轮(17)的齿接有第四齿轮(15),所述第四齿轮(15)的中间固定套接着第二连接杆。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增塑剂加工用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圆周外表面上活动套接有第一安装块,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圆周外表面上上活动套接有第二安装块,所述第三连接杆的圆周外表面上上活动套接有第三安装块,所述第四连接杆的圆周外表面上上活动套接有第四安装块,所述第一安装块、第二安装块、第三安装块和第四安装块的下方固定连接着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下方等距固定连接有三个第一支撑柱,所述反应釜体(8)的下方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支撑柱,三个所述第一支撑柱和两个第二支撑柱的下方固定连接有底座(22)。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反应釜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增塑剂加工用反应釜,包括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的下方固定连接有连接筒,所述连接筒的下方固定连接有盖板,所述盖板的中间开设有活动槽,所述活动槽内活动套接有第一蜗轮,所述第一蜗轮的一侧齿接有第一蜗杆,所述第一蜗杆的一侧活动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下方固定连接着盖板,所述第一蜗轮的一侧等距开设有两个固定孔,两个所述固定孔的内均活动有搅拌杆,两个所述搅拌杆的上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反应釜方便了对增塑剂原料进行充分混合,提高了加工效率,方便了将反应釜体底部沉积的增塑剂原料重新搅拌混合,方便了对搅拌板进行清洗维护。

技术研发人员:丁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森禾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31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