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锂电池负极片材料混合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850464发布日期:2024-01-26 23:08阅读:18来源:国知局
一种锂电池负极片材料混合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锂电池生产,具体为一种锂电池负极片材料混合结构。


背景技术:

1、锂电池在生产时,其负极材料通过需要人工对多种粉料进行混合处理,但是人工混合耗时耗力,混合效率较低,所以需要使用到锂电池负极片材料混合设备,此类设备可以参考专利号:202222512180.4,此类混合设备在使用时不是很方便。

2、一般锂电池负极片材料混合设备的混合结构较为单一,因为锂电池负极片材料较为粘黏,所以会导致材料的混合效果不佳,且在加料过程中不能先对材料进行初步搅拌也会影响到后续的混合效果,所以需要一种混合效果较好且在加料过程中可以进行初步搅拌的锂电池负极片材料混合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1、(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2、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锂电池负极片材料混合结构,具备混合效果较好且在加料过程中可以进行初步搅拌的优点,解决了一般锂电池负极片材料混合设备的混合结构较为单一,因为锂电池负极片材料较为粘黏,所以会导致材料的混合效果不佳,且在加料过程中不能先对材料进行初步搅拌也会影响到后续混合效果的问题。

3、(二)技术方案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锂电池负极片材料混合结构,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设置有混合外壳,所述混合外壳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驱动箱,所述驱动箱的内部和混合外壳的内部设置有混合结构,所述混合外壳的正表面固定连接有加料外壳,所述加料外壳的内部设置有初步搅拌结构;

5、所述混合结构包括第一机箱、第一驱动电机、第一驱动杆、转动轮、传动带、传动轮、转动杆和搅拌叶片,所述驱动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机箱,所述第一机箱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驱动杆,所述第一驱动杆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转动轮,所述转动轮的外表面设置有传动带,所述传动带的内部设置有传动轮,所述传动轮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外表面和第一驱动杆的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搅拌叶片。

6、优选的,所述初步搅拌结构包括第二机箱、第二驱动电机、第二驱动杆、螺旋搅拌杆、活动板和加料口,所述加料外壳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机箱,所述第二机箱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二驱动电机,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驱动杆,所述第二驱动杆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螺旋搅拌杆,所述加料外壳的内部和混合外壳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活动板,所述加料外壳的正表面开设有加料口。

7、优选的,所述混合外壳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内部分别与第一驱动杆的外表面和转动杆的外表面活动连接,固定块分别起到支撑第一驱动杆和转动杆的作用,让混合结构可以稳定运行。

8、优选的,所述混合外壳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隔板,所述混合外壳的后表面设置有密封盖,所述密封盖的后表面固定安装有拉把,隔板可以防止材料进入到固定块与第一驱动杆、转动杆的连接处,影响混合结构的运行,使用拉把打开密封盖即可将混合完成的锂电池负极片材料取出。

9、优选的,所述底板的顶部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内部和第二支撑板的内部分别活动连接有第一转动柱和第二转动柱,所述第一转动柱和第二转动柱的相对一侧之间与混合外壳固定连接,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内的两个转动柱可以带动混合外壳转动。

10、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三机箱,所述第三机箱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三驱动电机,所述第三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三驱动杆,所述第三驱动杆的右侧与第一转动柱的左侧固定连接,混合一段时间后,启动第三驱动电机,让第三驱动杆通过第一转动柱带动混合外壳转动,转动时右侧转动柱在第二支撑板内转动,让混合外壳可以稳定转动。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锂电池负极片材料混合结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2、1、传统锂电池负极片材料混合设备的混合结构较为单一,且在加料过程中不能先对材料进行初步搅拌都会影响到后续的混合效果,本实用新型的设计通过在混合外壳内设置有混合结构,配合整个混合外壳的转动,可以更加充分的对负极片材料进行搅拌混合,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混合外壳上设置有初步搅拌结构,可以在加料过程中先对材料进行初步搅拌,有利于后续的混合。

13、2、本混合结构融合了对负极片材料充分混合和在加料过程中对锂电池负极片材料初步搅拌的功能,本混合结构通过在第一支撑板上的第三机箱内设置有第三驱动电机,可以带动混合外壳转动,配合混合结构可以彻底对材料进行混合,本混合结构通过在混合外壳上设置有密封盖,使用拉把可以将密封盖打开,将混合外壳的材料取出。



技术特征:

1.一种锂电池负极片材料混合结构,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顶部设置有混合外壳(2),所述混合外壳(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驱动箱(3),所述驱动箱(3)的内部和混合外壳(2)的内部设置有混合结构(4),所述混合外壳(2)的正表面固定连接有加料外壳(5),所述加料外壳(5)的内部设置有初步搅拌结构(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电池负极片材料混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初步搅拌结构(6)包括第二机箱(601)、第二驱动电机(602)、第二驱动杆(603)、螺旋搅拌杆(604)、活动板(605)和加料口(606),所述加料外壳(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机箱(601),所述第二机箱(60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二驱动电机(602),所述第二驱动电机(60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驱动杆(603),所述第二驱动杆(603)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螺旋搅拌杆(604),所述加料外壳(5)的内部和混合外壳(2)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活动板(605),所述加料外壳(5)的正表面开设有加料口(60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电池负极片材料混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外壳(2)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块(7),所述固定块(7)的内部分别与第一驱动杆(403)的外表面和转动杆(407)的外表面活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电池负极片材料混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外壳(2)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隔板(8),所述混合外壳(2)的后表面设置有密封盖(9),所述密封盖(9)的后表面固定安装有拉把(1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电池负极片材料混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顶部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板(11)和第二支撑板(12),所述第一支撑板(11)的内部和第二支撑板(12)的内部分别活动连接有第一转动柱(13)和第二转动柱(14),所述第一转动柱(13)和第二转动柱(14)的相对一侧之间与混合外壳(2)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锂电池负极片材料混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板(11)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三机箱(15),所述第三机箱(15)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三驱动电机(16),所述第三驱动电机(16)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三驱动杆(17),所述第三驱动杆(17)的右侧与第一转动柱(13)的左侧固定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锂电池生产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锂电池负极片材料混合结构,包括底板,底板的顶部设置有混合外壳,混合外壳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驱动箱,驱动箱的内部和混合外壳的内部设置有混合结构,混合外壳的正表面固定连接有加料外壳,加料外壳的内部设置有初步搅拌结构。本技术中,传统锂电池负极片材料混合设备的混合结构较为单一,且在加料过程中不能先对材料进行初步搅拌会影响到后续的混合效果,本技术的设计通过在混合外壳内设置有混合结构,配合混合外壳的转动,可以更加充分的对材料进行搅拌混合,本技术通过在混合外壳上设置有初步搅拌结构,可以在加料过程中先对材料进行初步搅拌,有利于后续的混合。

技术研发人员:沈永鹏,张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阳蓝峰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08
技术公布日:2024/1/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