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换热站补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196822发布日期:2023-11-30 01:36阅读:48来源:国知局
一种换热站补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换热站补水装置,具体为一种换热站补水装置。


背景技术:

1、热交换站又叫换热站,是用于将锅炉房产生的高温热水转化为用于供给用户使用的热水。其中,换热站可以包括:换热器、循环水泵、补水泵、软水箱、阀门以及各种仪表等。目前,换热站是热力集中、交换的地方,按供热形式分直供站和间供站,前者是电厂直接供用户,温度高,控制难,浪费热能。是最初电厂余热福利供热的产物。

2、在现有技术中,如中国专利号为:cn216953228u的“一种供热换热站补水装置”,包括主体箱、补水组件,补水组件置于主体箱内,且悬置于主体箱顶部,主体箱顶部设置有贯穿槽,主体箱上设置有供热出管、供热进管,供热进管、供热出管相对设置,且位于同一直线上,供热进管、供热出管位于主体箱上半部分,主体箱底部设置有连通孔,主体箱密闭箱体,主体箱顶部设置有安装槽,补水组件置于主体箱顶部的安装槽内,补水组件包括集水箱、补水板、密封座、回水管、泵体、电磁阀、过滤筛管,集水箱置于主体箱顶部,且通过密封座固定连接,密封座上设置有密封条,形成水幕式补水,通过电磁阀控制进行回水,对热传输进行补水。

3、现有技术中,换热站在补水中一般都会设有过滤结构,以便对水质的过滤,然而这些过滤结构都是设置在主体箱的内部,如上述专利中设置的过滤筛管,其过滤筛管设置在主体箱的内部,而在上时间的使用后,需要对过滤筛管进行清理,而在上述专利中的设置下,存在不便对过滤筛管清理,需要许多繁琐的步骤才能完成对过滤筛管的清理,存在一定的弊端。

4、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换热站补水装置,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换热站补水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现有技术中,换热站在补水中一般都会设有过滤结构,以便对水质的过滤,然而这些过滤结构都是设置在主体箱的内部,如上述专利中设置的过滤筛管,其过滤筛管设置在主体箱的内部,而在上时间的使用后,需要对过滤筛管进行清理,而在上述专利中的设置下,存在不便对过滤筛管清理,需要许多繁琐的步骤才能完成对过滤筛管的清理,存在一定的弊端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换热站补水装置,包括主体箱和水泵,所述主体箱的一侧贯穿安装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一侧设置有清理结构,所述清理结构包括两个方块、过滤箱、两个滤板和两个密封方垫,两个所述滤板的上端均固定安装有椭圆板,两个所述滤板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收集半圆板,所述过滤箱和连接管的上端且位于两侧边缘位置处均贯穿开设有竖孔,两个所述滤板和两个所述收集半圆板分别穿过两个所述竖孔与连接管的内部底端相接触,两个所述方块的上端均固定安装有盖板,所述连接管贯穿至过滤箱的内部。

3、优选的,两个所述方块的外侧壁均开设有方槽,两个所述密封方垫分别套设在两个所述方槽内侧壁。

4、优选的,两个所述盖板的下端且靠近四角处均固定安装有限位圆柱,所述过滤箱的上端且靠近两个所述竖孔的四角处均开设有限位圆槽。

5、优选的,所述主体箱的上端贯穿安装有回流管,所述水泵的下端固定安装有底座,所述底座的上端且位于前后边缘位置处均固定安装有支撑块。

6、优选的,两个所述方块分别插入在两个所述竖孔的内部,两个所述密封方垫的外侧壁分别与两个所述竖孔的内侧壁紧密接触。

7、优选的,两个所述盖板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竖孔的正上方,八个所述限位圆柱分别插入在八个所述限位圆槽的内部。

8、优选的,所述水泵的一侧与连接管的另一侧相固定,所述回流管的下端与水泵的上端相固定,两个所述支撑块的上端均与水泵的下端相固定。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0、1、本实用新型中,该设计通过把过滤结构放到主体箱的外部,方便工作人员对过滤箱内部的杂质进行清理,再通过向上拿起椭圆板,椭圆板通过滤板带动收集半圆板向上移动,使得收集半圆板、方块和滤板从竖孔的内部拿出,进而能够对收集半圆板内部的杂质进行清理,从而无需繁琐的步骤就能完成对收集半圆板的清理,而两组收集半圆板和两组漏板的设置,在把其中一组收集半圆板和滤板从过滤箱内部拿出时,还能通过另外一组收集半圆板和滤板对水质进行过滤,提高了该装置的实用性。

11、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有密封方垫,在把方块插入到竖孔的内部时,其密封方垫的外侧壁能够与竖孔的内侧壁紧密接触,进而能够对方块和竖孔之间的缝隙进行密封,能够竖孔进行密封,防止有气体通过竖孔从过滤箱的内部漏出,同时,通过限位圆柱和限位圆槽的配合,通过向下移动盖板,盖板会带动下端的四个限位圆柱向下移动,使得四个限位圆柱分别插入到四个限位圆槽的内部,进而能够对盖板和滤板进行固定,增加盖板与过滤箱之间的牢固性。



技术特征:

1.一种换热站补水装置,包括主体箱(1)和水泵(4),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箱(1)的一侧贯穿安装有连接管(2),所述连接管(2)的一侧设置有清理结构(3),所述清理结构(3)包括两个方块(30)、过滤箱(31)、两个滤板(32)和两个密封方垫(39),两个所述滤板(32)的上端均固定安装有椭圆板(33),两个所述滤板(32)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收集半圆板(34),所述过滤箱(31)和连接管(2)的上端且位于两侧边缘位置处均贯穿开设有竖孔(36),两个所述滤板(32)和两个所述收集半圆板(34)分别穿过两个所述竖孔(36)与连接管(2)的内部底端相接触,两个所述方块(30)的上端均固定安装有盖板(35),所述连接管(2)贯穿至过滤箱(31)的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换热站补水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方块(30)的外侧壁均开设有方槽(310),两个所述密封方垫(39)分别套设在两个所述方槽(310)内侧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换热站补水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盖板(35)的下端且靠近四角处均固定安装有限位圆柱(37),所述过滤箱(31)的上端且靠近两个所述竖孔(36)的四角处均开设有限位圆槽(3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换热站补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箱(1)的上端贯穿安装有回流管(5),所述水泵(4)的下端固定安装有底座(6),所述底座(6)的上端且位于前后边缘位置处均固定安装有支撑块(7)。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换热站补水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方块(30)分别插入在两个所述竖孔(36)的内部,两个所述密封方垫(39)的外侧壁分别与两个所述竖孔(36)的内侧壁紧密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换热站补水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盖板(35)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竖孔(36)的正上方,八个所述限位圆柱(37)分别插入在八个所述限位圆槽(38)的内部。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换热站补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泵(4)的一侧与连接管(2)的另一侧相固定,所述回流管(5)的下端与水泵(4)的上端相固定,两个所述支撑块(7)的上端均与水泵(4)的下端相固定。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换热站补水装置,涉及换热站补水装置技术领域,主体箱和水泵,所述主体箱的一侧贯穿安装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一侧设置有清理结构,所述清理结构包括两个方块、过滤箱、两个滤板和两个密封方垫,两个所述滤板的上端均固定安装有椭圆板,两个所述滤板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收集半圆板,所述过滤箱和连接管的上端且位于两侧边缘位置处均贯穿开设有竖孔,两个所述滤板和两个所述收集半圆板分别穿过两个所述竖孔与连接管的内部底端相接触。本技术方便工作人员对过滤箱内部的杂质进行清理,能够对收集半圆板内部的杂质进行清理,从而无需繁琐的步骤就能完成对收集半圆板的清理。

技术研发人员:任军友,王君财,卢志斌,孙明子,张英华,林阳,张涵,胡家铭,王兵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辽源市基石能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13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