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水质的拦截过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349742发布日期:2023-12-14 01:05阅读:23来源:国知局
提高水质的拦截过滤装置的制作方法

该技术涉及水质过滤。


背景技术:

1、经过水源地取水口取水并用管道引至取水泵房后,原水被输送至厂内处理系统,然后再经过混合、反应、沉淀、过滤、消毒等处理工艺,每道工艺都配有相应的沉淀池、过滤池、清水池,过滤后一般加入氯和氨进行消毒,加入消毒剂的水经过清水池,在池中停留一小时左右,成为合格的饮用水。

2、在经过过滤池的过程中,经过沉淀池的沉淀后,水中依然存在一些较大的悬浮物,例如碎纸屑、碎毛发等,它们直接进入过滤池容易对过滤池中的过滤组件(精细过滤)造成堵塞,因此本技术通过在沉淀池和过滤池之间需要增加一个粗过滤装置,使得带过滤水进入过滤池之前被粗过滤,延长过滤池内过滤组件的使用寿命。

3、现有的过滤装置经常发生堵塞,且堵塞后难以清理,需要清理时,需要将主管路中的滤网进行取出,这种滤网一般是具有封底的桶状而非筒状,清洗和拆卸都比较繁琐。针对该弊端,提出一种提高水质的拦截过滤装置,通过对悬浮物的拦截实现提高水质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提高水质的拦截过滤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拦截过滤装置中过滤网的拆卸和清洗比较繁琐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3、提高水质的拦截过滤装置,包括主管道、位于主管两端的连接法兰,其特征在于:在主管道中部设置向斜下方设置的副管道,其中,所述副管道上端焊接与主管道内壁贴合的椭圆形的法兰环,该法兰环前后两侧的主管道内部分别为前腔和后腔,所述副管道上设有窗口,该窗口使得后腔与副管道之间形成流通通道,所述副管道内腔中设有不锈钢过滤筒,并在不锈钢过滤筒的两端端面复合有硅胶垫圈,所述端盖与副管道下端口之间通过可拆装结构紧固。

4、所述的可拆装结构包括焊接脚ⅰ和焊接脚ⅱ,两个焊接脚对称的焊接在副管道两侧其中,所述焊接脚ⅰ为l形,其外端通过长条孔和钢栓活动连接连杆,在连杆的中部设置有螺纹孔并安装螺杆,该螺杆内端端头作用在端盖中心,螺杆外侧为梅花把手,焊接脚ⅱ上设置螺纹孔,该螺纹孔内安装螺栓,该螺栓的外端设置有铰链。

5、进一步地,在端盖与副管道端口之间设置密封垫圈,进一步提高防渗的效果。

6、进一步地,所述副管道的上端插入到安装口内的主管道中并焊接连接。

7、进一步地,在所述法兰环的上表面周向均匀的粘结安装橡胶垫圈,该橡胶垫圈为厚垫圈,厚度不低于5毫米,使其具有足够的形变空间。

8、所述法兰环、橡胶垫圈和主管道内壁之间的配合面处预先涂抹密封胶。

9、进一步地,所述主管道和副管道为不锈钢钢管,经过焊接可以承受3倍以内的压力,这对于提高粗过滤具有极佳的效果,理论上,压差越大,水的循环速度越快。

10、所述端头为膨大结构。

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2、拆装便利性,本技术中将过滤筒及其所在的副管道以倾斜45度的角度设置,符合人体工程学设计理念,可以方便的进行斜45度方向抽拉,与水平或者竖直的方式相比,具有操作方便之优势。

13、端盖采用可拆装结构,且相比传统的螺纹直接旋转连接,具有抗压能力强的优势,能满足3个标准大气压的承压需要,这对于提高过滤的效率和循环速度具有积极的意义。

14、该装置的投入使用,减轻了悬浮物对过滤池的影响。



技术特征:

1.提高水质的拦截过滤装置,包括主管道(10)、位于主管两端的连接法兰(11),其特征在于:在主管道(10)中部设置向斜下方设置的副管道(20), 其中,所述副管道(20)上端焊接与主管道内壁贴合的椭圆形的法兰环(21),该法兰环前后两侧的主管道内部分别为前腔和后腔,所述副管道上设有窗口(24),该窗口使得后腔与副管道之间形成流通通道,所述副管道内腔中设有不锈钢过滤筒(30),并在不锈钢过滤筒的两端端面复合有硅胶垫圈(31),端盖(50)与副管道下端口之间通过可拆装结构(40)紧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水质的拦截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拆装结构(40)包括焊接脚ⅰ(41)和焊接脚ⅱ(42),两个焊接脚对称的焊接在副管道(20)两侧其中,所述焊接脚ⅰ(41)为l形,其外端通过长条孔和钢栓(411)活动连接连杆(43),在连杆(43)的中部设置有螺纹孔并安装螺杆(44),该螺杆内端端头(46)作用在端盖中心,螺杆外侧为梅花把手(45),焊接脚ⅱ(42)上设置螺纹孔,该螺纹孔内安装螺栓(47),该螺栓的外端设置有铰链(4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水质的拦截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端盖与副管道端口之间设置密封垫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水质的拦截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副管道的上端插入到安装口内的主管道中并焊接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水质的拦截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法兰环的上表面周向均匀的粘结固定橡胶垫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水质的拦截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法兰环、橡胶垫圈和主管道内壁之间的配合面处涂抹密封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水质的拦截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管道和副管道为不锈钢钢管。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提高水质的拦截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头为膨大结构。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提高水质的拦截过滤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拦截过滤装置中过滤网的拆卸和清洗比较繁琐的问题。该装置包括主管道、位于主管两端的连接法兰,在主管道中部设置向斜下方设置的副管道,其中,所述副管道上端焊接与主管道内壁贴合的椭圆形的法兰环,所述副管道上设有窗口,该窗口使得后腔与副管道之间形成流通通道,所述副管道内腔中设有不锈钢过滤筒,并在不锈钢过滤筒的两端端面复合有硅胶垫圈,所述端盖与副管道下端口之间通过可拆装结构紧固。本技术中将过滤筒及其所在的副管道以倾斜45度的角度设置,符合人体工程学设计理念,可以方便的进行斜45度方向抽拉,与水平或者竖直的方式相比,具有操作方便之优势。

技术研发人员:毕立鹏,牛玲艳,蔡光辉,乔鲁刚,张兴汤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齐鸿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16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