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合制粒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301715发布日期:2023-12-07 06:49阅读:21来源:国知局
一种混合制粒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混合制粒,具体为一种混合制粒装置。


背景技术:

1、饲料,是所有人饲养的动物的食物的总称,比较狭义地一般饲料主要指的是农业或牧业饲养的动物的食物,饲料包括大豆、玉米、鱼粉、杂粕、油脂、谷物、等十余个品种的饲料原料。

2、在饲料被压制成颗粒前,需要对以上各类原料进行搅拌加工处理,现有的饲料生产用制粒装置虽然具备搅拌功能,但搅拌功能单一且搅拌效率低,使得各种原料之间混合的不均匀,从而降低制作出来饲料颗粒的质量,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混合制粒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上述背景技术中所提到的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混合制粒装置。

2、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克服以上技术问题,具体为:

3、一种混合制粒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壁的顶部设置有搅拌机构,且搅拌机构延伸至箱体的顶部,所述箱体内壁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辅助机构,且两个辅助机构均延伸至箱体的两侧,所述搅拌机构和两个辅助机构均用于对饲料进行搅拌,所述箱体的两侧之间设置有驱动机构,所述搅拌机构和两个辅助机构均与驱动机构连接,所述驱动机构用于同步驱动搅拌机构和两个辅助机构进行工作,所述箱体的内表面连接有漏槽板,所述箱体的一侧连接有挤压组件,且挤压组件延伸至箱体的内部,所述漏槽板的底部设置有复位机构,所述复位机构上连接有制粒板,所述复位机构用于对制粒板进行弹出,所述箱体的底部开设有滑槽,所述箱体的底部设置有锁定机构,所述锁定机构用于对制粒板进行锁定,所述箱体的顶部开设有进料口。

4、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搅拌机构包括转动杆、第二锥形齿轮和绞龙叶,所述转动杆转动连接在箱体内壁的顶部,且转动杆的顶端延伸至箱体的顶部,所述第二锥形齿轮连接在转动杆的顶端,所述绞龙叶连接在转动杆的圆周表面。

5、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两个l型块、电机、连接杆、第一锥形齿轮,两个所述l型块分别连接在箱体的两侧,且两个l型块的外表面均开设有通槽,所述电机连接在其中一个l型块的一侧,所述连接杆转动连接在另外一个l型块的一侧,且连接杆的另一端与电机输出轴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锥形齿轮连接在连接杆的圆周表面,且第一锥形齿轮与第二锥形齿轮啮合。

6、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辅助机构包括衔接杆、三个搅拌叶、两个传动辊和皮带,所述衔接杆转动连接在箱体内壁的一侧,且衔接杆的一端延伸至箱体的一侧,三个所述搅拌叶等距离连接在衔接杆的圆周表面,两个所述传动辊分别连接在衔接杆的一端和连接杆的圆周表面,所述皮带传动连接在两个传动辊的外表面之间。

7、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复位机构包括凹型盒和多个弹簧,所述凹型盒固定连接在漏槽板的顶部,多个所述弹簧等距离连接在凹型盒内壁的顶部。

8、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锁定机构包括固定杆、锁定轮和锁定轴,所述固定杆固定连接在箱体的底部,所述锁定轮固定连接在固定杆的底端,所述锁定轴铰接在固定杆的圆周表面。

9、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箱体的内部连接有电动制粒辊,所述箱体的另一侧铰接有箱门,所述箱体的底部连接有多个底座。

10、采用以上结构后,本实用新型相较于现有技术,具备以下优点:

11、1.将原料通过进料口倒入箱体的内部,启动电机输出轴通过连接杆带动第一锥形齿轮和其中一个传动辊进行转动,第一锥形齿轮传动第二锥形齿轮带动转动杆进行转动使绞龙叶进行转动对原料进行搅拌,同时其中一个传动辊通过皮带传动另外一个传动辊进行转动,另外一个传动辊通过衔接杆带动多个搅拌叶进行转动对搅拌后的原料进行打散,避免饲料原料混合的不够均匀,不仅提高了搅拌的效率,还大大提高了原料的搅拌混合质量。

12、2.启动挤压组件对落在箱体内壁底部的原料往制粒板的一侧进行移动,使得原料通过制粒板挤压成长条状的颗粒,此时启动电动制粒辊进行转动对长条状颗粒的原料进行切割达到大小相同的颗粒,当需要制作不同尺寸的颗粒时,只需要工作人员转动锁定轴在固定杆的圆周表面呈环形旋转从而解除对制粒板底部的限位,多个弹簧将会复位将制粒板从凹型盒的内部弹出,此时制粒板从滑槽的内部滑出,并将内径颗粒孔不同的制粒板重新穿过横槽放入凹型盒的内部并挤压多个弹簧,此时再次转动锁定轴对制粒板的底部进行限位,完成对制粒板的更换,从而能够实现生产不同尺寸大小的饲料颗粒,操作简单便于工作人员使用。



技术特征:

1.一种混合制粒装置,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内壁的顶部设置有搅拌机构(2),且搅拌机构(2)延伸至箱体(1)的顶部,所述箱体(1)内壁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辅助机构(3),且两个辅助机构(3)均延伸至箱体(1)的两侧,所述搅拌机构(2)和两个辅助机构(3)均用于对饲料进行搅拌,所述箱体(1)的两侧之间设置有驱动机构(4),所述搅拌机构(2)和两个辅助机构(3)均与驱动机构(4)连接,所述驱动机构(4)用于同步驱动搅拌机构(2)和两个辅助机构(3)进行工作,所述箱体(1)的内表面连接有漏槽板,所述箱体(1)的一侧连接有挤压组件,且挤压组件延伸至箱体(1)的内部,所述漏槽板的底部设置有复位机构(5),所述复位机构(5)上连接有制粒板(6),所述复位机构(5)用于对制粒板(6)进行弹出,所述箱体(1)的底部开设有滑槽,所述箱体(1)的底部设置有锁定机构(7),所述锁定机构(7)用于对制粒板(6)进行锁定,所述箱体(1)的顶部开设有进料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合制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机构(2)包括转动杆(201)、第二锥形齿轮(202)和绞龙叶(203),所述转动杆(201)转动连接在箱体(1)内壁的顶部,且转动杆(201)的顶端延伸至箱体(1)的顶部,所述第二锥形齿轮(202)连接在转动杆(201)的顶端,所述绞龙叶(203)连接在转动杆(201)的圆周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混合制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4)包括两个l型块(401)、电机(402)、连接杆(403)、第一锥形齿轮(404),两个所述l型块(401)分别连接在箱体(1)的两侧,且两个l型块(401)的外表面均开设有通槽,所述电机(402)连接在其中一个l型块(401)的一侧,所述连接杆(403)转动连接在另外一个l型块(401)的一侧,且连接杆(403)的另一端与电机(402)输出轴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锥形齿轮(404)连接在连接杆(403)的圆周表面,且第一锥形齿轮(404)与第二锥形齿轮(202)啮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合制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机构(3)包括衔接杆(301)、三个搅拌叶(302)、两个传动辊(303)和皮带(304),所述衔接杆(301)转动连接在箱体(1)内壁的一侧,且衔接杆(301)的一端延伸至箱体(1)的一侧,三个所述搅拌叶(302)等距离连接在衔接杆(301)的圆周表面,两个所述传动辊(303)分别连接在衔接杆(301)的一端和连接杆(403)的圆周表面,所述皮带(304)传动连接在两个传动辊(303)的外表面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合制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机构(5)包括凹型盒(501)和多个弹簧(502),所述凹型盒(501)固定连接在漏槽板的顶部,多个所述弹簧(502)等距离连接在凹型盒(501)内壁的顶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合制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机构(7)包括固定杆(701)、锁定轮(702)和锁定轴(703),所述固定杆(701)固定连接在箱体(1)的底部,所述锁定轮(702)固定连接在固定杆(701)的底端,所述锁定轴(703)铰接在固定杆(701)的圆周表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混合制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内部连接有电动制粒辊,所述箱体(1)的另一侧铰接有箱门(8)。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混合制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底部连接有多个底座(9)。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混合制粒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混合制粒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壁的顶部设置有搅拌机构,且搅拌机构延伸至箱体的顶部,所述箱体内壁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辅助机构,且两个辅助机构均延伸至箱体的两侧,所述搅拌机构和两个辅助机构均用于对饲料进行搅拌,启动电机输出轴通过连接杆带动第一锥形齿轮和其中一个传动辊进行转动,第一锥形齿轮传动第二锥形齿轮带动转动杆进行转动使绞龙叶进行转动对原料进行搅拌,同时其中一个传动辊通过皮带传动另外一个传动辊进行转动,另外一个传动辊通过衔接杆带动多个搅拌叶进行转动对搅拌后的原料进行打散,避免原料混合的不均匀,不仅提高了搅拌的效率,还大大提高了原料的搅拌混合质量。

技术研发人员:吴双,陈洪明,黄雯,罗西桃,闵戈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四川岐凤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20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