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捕集装置再生气余热利用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127658发布日期:2023-11-22 19:08阅读:58来源:国知局
碳捕集装置再生气余热利用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再生气余热利用,特别涉及一种碳捕集装置再生气余热利用系统。


背景技术:

1、化学吸收法碳捕集是利用碳捕集溶剂与co2发生的可逆反应,使原料气和化学溶剂在吸收塔内发生化学反应,co2进入吸收塔的溶剂形成富液,富液进入再生塔加热分解出co2,吸收与再生交替进行,从而实现co2的分离和提纯。再生塔中脱出生成的co2的温度较高,通常在95度以上。为了提高co2排放的安全性,一般采取将高温co2通入冷换设备降温后再排出,从而造成高温co2所带的大量热量被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碳捕集装置再生气余热利用系统,不需要额外使用冷换设备对再生塔排出的co2降温,再生塔排放的高温co2所带的大量热量被充分利用。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碳捕集装置再生气余热利用系统,包括:

4、吸收塔,所述吸收塔的顶部设置有烟气出口;

5、再生塔,所述再生塔的顶部设置有co2出口;

6、第一换热器;

7、所述烟气出口通过管路与所述第一换热器的冷介质进口连通,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热介质进口与所述co2出口通过管路连通,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热介质出口通过管路与第二换热器的介质入口连通,所述第二换热器的介质出口与co2后续处理单元连通,所述第二换热器浸泡在待加热液体中。

8、可选地,所述待加热液体为除盐水,所述除盐水放置在除盐水储罐内,所述除盐水储罐与所述再生塔的顶部通过补液管路连通。

9、可选地,所述除盐水储罐内放置有铜屑除氧装置,所述铜屑除氧装置浸泡在所述除盐水储罐内的除盐水内。

10、可选地,所述补液管路靠近所述除盐水储罐的位置设置有阀门;

11、所述补液管路上设置有补液泵。

12、可选地,所述第一换热器为气气换热器,所述第二换热器为气液换热器。

13、可选地,还包括第三换热器,所述吸收塔的富液出口与所述第三换热器的冷介质进口连通,所述第三换热器的冷介质出口与再生塔的上部连通;所述再生塔的贫液出口与所述第三换热器的热介质进口连通,所述第三换热器的热介质出口与所述吸收塔的上部连通。

14、可选地,所述第三换热器设置于所述吸收塔与再生塔之间。

15、可选地,所述第三换热器为液液换热器。

16、可选地,还包括再沸器,所述再沸器与再生塔连通,所述再沸器通过外界提供的蒸汽加热。

17、可选地,所述吸收塔上设置有烟气入口,所述烟气入口靠近所述吸收塔的底部设置。

18、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碳捕集装置再生气余热利用系统,通过将烟气出口排出的烟气在第一换热器处与co2出口排出的高温co2换热,使得再生塔出口的高温co2实现第一次热量回收利用,吸收塔排放的较低温净烟气在第一换热器处换热,提升温度的净烟气排至大气中,提高了吸收塔排出的净烟气的温度,增大了吸收塔排出的烟羽扩散液滴颗粒从起始到落地点的距离,降低了污染物最大落地浓度,减小了吸收溶剂对环境的污染。第一换热器排出的换热后的co2气体再通入第二换热器内,第二换热器对待加热液体加热,提高液体的温度,实现对再生塔排出的高温co2的余热的第二次回收利用。本实用新型的碳捕集装置再生气余热利用系统,通过设置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实现了对再生塔排出的高温co2气体的余热的两次利用,大大降低了co2气体的排放温度,不需要额外使用冷换设备对再生塔排出的co2降温,使再生塔排放的高温co2所带的大量热量被充分利用。



技术特征:

1.一种碳捕集装置再生气余热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捕集装置再生气余热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待加热液体为除盐水,所述除盐水放置在除盐水储罐内,所述除盐水储罐与所述再生塔的顶部通过补液管路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碳捕集装置再生气余热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除盐水储罐内放置有铜屑除氧装置,所述铜屑除氧装置浸泡在所述除盐水储罐内的除盐水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碳捕集装置再生气余热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补液管路靠近所述除盐水储罐的位置设置有阀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捕集装置再生气余热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器为气气换热器,所述第二换热器为气液换热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捕集装置再生气余热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换热器,所述吸收塔的富液出口与所述第三换热器的冷介质进口连通,所述第三换热器的冷介质出口与再生塔的上部连通;所述再生塔的贫液出口与所述第三换热器的热介质进口连通,所述第三换热器的热介质出口与所述吸收塔的上部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碳捕集装置再生气余热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换热器设置于所述吸收塔与再生塔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碳捕集装置再生气余热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换热器为液液换热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捕集装置再生气余热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再沸器,所述再沸器与再生塔连通,所述再沸器通过外界提供的蒸汽加热。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捕集装置再生气余热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塔上设置有烟气入口,所述烟气入口靠近所述吸收塔的底部设置。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碳捕集装置再生气余热利用系统,包括吸收塔、再生塔和第一换热器,所述吸收塔的顶部设置有烟气出口,所述再生塔的顶部设置有CO<subgt;2</subgt;出口,所述烟气出口通过管路与所述第一换热器的冷介质进口连通,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热介质进口与所述CO<subgt;2</subgt;出口通过管路连通,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热介质出口通过管路与第二换热器的介质入口连通,所述第二换热器的介质出口与CO<subgt;2</subgt;后续处理单元连通,所述第二换热器浸泡在待加热液体中。本技术的碳捕集装置再生气余热利用系统,不需要额外使用冷换设备对再生塔排出的CO<subgt;2</subgt;降温,再生塔排放的高温CO<subgt;2</subgt;所带的大量热量被充分利用。

技术研发人员:范紫桉,刘汉明,王焕君,张竹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27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