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水水性建筑涂料的活性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516775发布日期:2023-12-29 17:34阅读:23来源:国知局
一种耐水水性建筑涂料的活性炭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耐水水性建筑涂料制备,具体为一种耐水水性建筑涂料的活性炭装置。


背景技术:

1、水性建筑涂料是根据分散介质的种类不同对液体建筑涂料进行分类而产生的一类建筑涂料,而在以活性炭为基料制备耐水水性建筑涂料时,会使用到活性炭装置。

2、现有的耐水水性建筑涂料的活性炭装置,在使用时,首先预先将活性炭浸入盐酸溶液中,保持一定时间后过滤并烘干,得到物料一,然后将物料一加入到活性炭装置的反应釜中,并加入碳酸铵溶液,之后搅拌,过滤,并将过滤后的固体物烘干,但是在过滤的过程中无法对反应后的活性炭进行筛选,导致不能将活性炭碎末和小颗粒进行过滤掉,使得得到的活性炭混杂,不利于提高后期制得的耐水水性建筑涂料的质量,因此迫切的需要一种耐水水性建筑涂料的活性炭装置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水水性建筑涂料的活性炭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耐水水性建筑涂料的活性炭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底部设置有支撑脚,所述箱体的左上端设置有活性炭入料口,所述箱体的右上端设置有入液口,所述箱体的左下侧开设有第一出料口,所述箱体的右下侧开设有第二出料口,所述箱体的底部中间处开设有第三出料口,所述箱体的内部靠顶端设置有反应釜,所述反应釜的内部竖直设置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的上端穿过反应釜的顶部并通过联轴器与电机的输出轴相连接,所述反应釜的两端均通过支撑件与箱体的两内侧壁相连接,所述反应釜底部开设有出口,所述出口上设置有阀门,所述出口的正下方设置有第一过筛网层,所述第一过筛网层的正下方设置有第二过筛网层,所述第一过筛网层的左下端和右下端均设置有支撑块,两个所述支撑块的一侧分别与箱体的内部左侧壁和右侧壁相连接,所述活性炭入料口和入液口的下端均与反应釜的顶部相连通。

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撑脚的数量设置为四个,四个所述支撑脚呈两两相对设置在箱体的底部。

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过筛网层的网孔直径大于第二过筛网层的网孔直径。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一过筛网层呈左低右高状,所述第二过筛网层呈左高右低状。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过筛网层的右端延伸至第二出料口中。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过筛网层的左端下表面与第一出料口的底部在一同水平线上。

9、与现有技术对比,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0、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过筛网层、第二过筛网层、第一出料口、第二出料口和第三出料口,利用它们之间的相互配合作用,从而可以实现对反应后的活性炭进行筛选,将活性炭碎末和小颗粒进行过滤掉,得到较大颗粒活性炭,以便于提高后期制得的耐水水性建筑涂料的质量。

11、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入液口,可以同时添加活性炭和碳酸铵溶液,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耐水水性建筑涂料的活性炭装置,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底部设置有支撑脚(2),所述箱体(1)的左上端设置有活性炭入料口(3),所述箱体(1)的右上端设置有入液口(4),所述箱体(1)的左下侧开设有第一出料口(5),所述箱体(1)的右下侧开设有第二出料口(6),所述箱体(1)的底部中间处开设有第三出料口(15),所述箱体(1)的内部靠顶端设置有反应釜(7),所述反应釜(7)的内部竖直设置有搅拌轴(8),所述搅拌轴(8)的上端穿过反应釜(7)的顶部并通过联轴器(9)与电机(10)的输出轴相连接,所述反应釜(7)的两端均通过支撑件(11)与箱体(1)的两内侧壁相连接,所述反应釜(7)底部开设有出口,所述出口上设置有阀门,所述出口的正下方设置有第一过筛网层(12),所述第一过筛网层(12)的正下方设置有第二过筛网层(13),所述第一过筛网层(12)的左下端和右下端均设置有支撑块(14),两个所述支撑块(14)的一侧分别与箱体(1)的内部左侧壁和右侧壁相连接,所述活性炭入料口(3)和入液口(4)的下端均与反应釜(7)的顶部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水水性建筑涂料的活性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脚(2)的数量设置为四个,四个所述支撑脚(2)呈两两相对设置在箱体(1)的底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水水性建筑涂料的活性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筛网层(12)的网孔直径大于第二过筛网层(13)的网孔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水水性建筑涂料的活性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筛网层(12)呈左低右高状,所述第二过筛网层(13)呈左高右低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水水性建筑涂料的活性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过筛网层(13)的右端延伸至第二出料口(6)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水水性建筑涂料的活性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筛网层(12)的左端下表面与第一出料口(5)的底部在一同水平线上。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耐水水性建筑涂料制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耐水水性建筑涂料的活性炭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底部设置有支撑脚,所述箱体的左上端设置有活性炭入料口,所述箱体的右上端设置有入液口,所述箱体的左下侧开设有第一出料口,所述箱体的右下侧开设有第二出料口,所述箱体的底部中间处开设有第三出料口,所述箱体的内部靠顶端设置有反应釜。本技术通过设置第一过筛网层、第二过筛网层、第一出料口、第二出料口和第三出料口,利用它们之间的相互配合作用,从而可以实现对反应后的活性炭进行筛选,将活性炭碎末和小颗粒进行过滤掉,得到较大颗粒活性炭,以便于提高后期制得的耐水水性建筑涂料的质量。

技术研发人员:陆燕凤,林昌庆,田山山,陈松,赵鹏昆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福建省三棵树新材料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04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