竖窑尾气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188611发布日期:2024-03-01 12:55阅读:10来源:国知局
竖窑尾气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竖窑尾气处理设备领域,具体涉及竖窑尾气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1、竖窑,多用于生产水泥、石灰、焙烧、煅烧多种矿石、块状物料等,普遍存在能耗高、排放不够环保、热能利用率低、窑内多混合煤炭燃烧、燃料燃烧不充分、粉尘及有害气体排放太多、炉内温度不均匀等问题,为使得排放能够达到环保标准,通产会对竖窑配套设置尾气处理装置来对尾气进行处理,现有的尾气处理装置多是与引风机连通设置,通过引风机将加工尾气引入处理设备内,再经处理设备内部的喷淋组件对尾气进行脱硫、脱硝处理,但直接由引风机通入后无法控制尾气在设备内的流速,这就导致进入尾气处理设备的尾气无法与喷淋设备所喷淋的处理液充分反应,为此现提出竖窑尾气处理装置来解决此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竖窑尾气处理装置,可通过折流板组件的驱动设备带动蜗杆旋转,进而使得与之相啮合的涡轮旋转带动传动轴旋转,进而带动挡板转动来调节挡板的角度,进而改变尾气的流向以及流速,以使得尾气与喷淋组件所喷出的处理剂充分反应。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竖窑尾气处理装置,包括支撑基座,支撑基座上依次设有下壳体、中壳体以及上壳体,中壳体内设有折流板组件,折流板组件包括固定在中壳体内侧壁的支撑框架,支撑框架上旋转设有若干组挡板,支撑框架上设有设备腔,设备腔内旋转设有用于带动挡板旋转的若干组蜗轮以及用于带动蜗轮旋转的蜗杆,蜗轮上设有传动轴,相应的传动轴穿过支撑框架与挡板固定连接,蜗杆一端穿过支撑框架以及中壳体与设置在中壳体外侧的驱动设备传动连接。

3、下壳体上开设有放料口、进气口,其中放料口内设有密封盖,下壳体内用于盛放反应剂和还原剂,进而可在反应剂对尾气喷淋发生反应后回到下壳体内由还原剂进行还原,达到循环使用的目的。

4、支撑基座一侧设有水泵组件,水泵组件包括泵体,泵体用于对下壳体内的反应剂进行抽取,使得其经过吸水管和出水管进入喷淋管进行喷淋作业,泵体上设有吸水管以及出水管。

5、吸水管另一端穿过下壳体设置在下壳体底部,相应的下壳体上开设有与吸水管相匹配的第一固定孔,出水管另一端穿过上壳体与设置在上壳体内的喷淋组件连通设置,相应的上壳体上开设有与出水管相匹配的第二固定孔。

6、喷淋组件包括可拆卸设置在上壳体内侧壁的喷淋管,相应的上壳体内侧壁上设有用于支撑喷淋管的支撑台,支撑台用于对喷淋管进行支撑,相应的其上设有与喷淋管相匹配设置的固定槽,喷淋管放置在固定槽内,在需要定期保养维护时可对其进行拆卸,以免长期使用造成喷淋头阻塞导致处理效果变差的情况出现。

7、喷淋管上设有进水口以及若干喷淋头,相应的出水管与进水口相连通设置。

8、上壳体上部还设有出气口,出气口位置的上壳体上固定设有防水檐,防水檐用于阻挡雨水天气的雨水,避免雨水进入设备内部对内部组件造成侵蚀。

9、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

10、1、折流板组件的驱动设备带动蜗杆旋转,进而使得与之相啮合的涡轮旋转带动传动轴旋转,进而带动挡板转动来调节挡板的角度,进而改变尾气的流向以及流速,以使得尾气与喷淋组件所喷出的处理剂充分反应。

11、2、可拆卸设置在上壳体内侧壁的喷淋管对应支撑台上的固定槽设置,喷淋管放置在固定槽内,在需要定期保养维护时可对其进行拆卸,以免长期使用造成喷淋头阻塞导致处理效果变差的情况出现。

12、3、进气口倾斜向下设置可使得尾气在进入下壳体内时初始向下,进而再由内部压力带动向上移动,进一步的减缓尾气的移动速度,使得喷淋时反应时间更多。



技术特征:

1. 竖窑尾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基座(100),所述支撑基座(100)上依次设有下壳体(200)、中壳体(300)以及上壳体(400),所述中壳体(300)内设有折流板组件(500),所述折流板组件(500)包括固定在所述中壳体(300)内侧壁的支撑框架(510),所述支撑框架(510)上旋转设有若干组挡板(520),所述支撑框架(510)上设有设备腔(511),所述设备腔(511)内旋转设有用于带动所述挡板(520)旋转的若干组蜗轮(512)以及用于带动所述蜗轮(512)旋转的蜗杆(513),所述蜗轮(512)上设有传动轴(514),相应的所述传动轴(514)穿过所述支撑框架(510)与所述挡板(520)固定连接,所述蜗杆(513)一端穿过所述支撑框架(510)以及所述中壳体(300)与设置在所述中壳体(300)外侧的驱动设备( 530)传动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竖窑尾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200)上开设有放料口(210)、进气口(220),其中所述放料口(210)内设有密封盖(211)。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竖窑尾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基座(100)一侧设有水泵组件(600),所述水泵组件(600)包括泵体(601),所述泵体(601)上设有吸水管(602)以及出水管(603)。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竖窑尾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水管(602)另一端穿过所述下壳体(200)设置在所述下壳体(200)底部,相应的所述下壳体(200)上开设有与所述吸水管(602)相匹配的第一固定孔(230),所述出水管(603)另一端穿过所述上壳体(400)与设置在所述上壳体(400)内的喷淋组件(700)连通设置,相应的所述上壳体(400)上开设有与所述出水管(603)相匹配的第二固定孔(401)。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竖窑尾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组件(700)包括可拆卸设置在所述上壳体(400)内侧壁的喷淋管(701),相应的所述上壳体(400)内侧壁上设有用于支撑所述喷淋管(701)的支撑台(402)。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竖窑尾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管(701)上设有进水口(702)以及若干喷淋头(703),相应的所述出水管(603)与所述进水口(702)相连通设置。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竖窑尾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400)上部还设有出气口(403),所述出气口(403)位置的所述上壳体(400)上固定设有防水檐(404)。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竖窑尾气处理装置,属于竖窑尾气处理设备领域,括支撑基座,支撑基座上依次设有下壳体、中壳体以及上壳体,中壳体内设有折流板组件,折流板组件包括固定在中壳体内侧壁的支撑框架,支撑框架上旋转设有若干组挡板,支撑框架上设有设备腔,设备腔内旋转设有若干组蜗轮以及用于带动蜗轮旋转的蜗杆,蜗轮上设有传动轴,传动轴穿过支撑框架与挡板固定连接,蜗杆一端穿过支撑框架以及中壳体与设置在中壳体外侧的驱动设备传动连接。通过折流板组件的驱动设备带动蜗杆旋转,进而使得与之相啮合的涡轮旋转带动传动轴旋转,进而带动挡板转动来调节挡板的角度,进而改变尾气的流向以及流速,以使得尾气与喷淋组件所喷出的处理剂充分反应。

技术研发人员:陈前锋,陈雄,梅细洲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黄石市金虹钙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05
技术公布日:2024/2/2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