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异辛酸合成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921176发布日期:2024-02-02 21:48阅读:35来源:国知局
一种异辛酸合成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异辛酸合成,具体涉及一种异辛酸合成系统。


背景技术:

1、现有的异辛酸在2000ml高压反应釜中依次加入500g的异辛醇,258g氢氧化钾,10g甲酸锌,反应釜用氮气置换2次将系统中空气排出,密封后在230℃,2mpa条件下进行反应,反应进行6h后,继续保温50min,之后降温至160℃以下,然后将釜内压力降至常压,加入400ml的蒸馏水,搅拌30min,得到异辛酸钾水溶液。

2、将异辛酸钾水溶液转移至烧瓶中,搅拌下缓慢加入94wt%的甲酸溶液212g,控制反应温度为60℃,反应30min,移至分液漏斗,静置30min,分层分离水相,水相经简单浓缩得到甲酸钾溶液;油相用60g蒸馏水水洗两次得粗异辛酸,减压蒸馏除去未反应的醇,精馏得异辛酸成品542g,以异辛醇计收重量率为108.4%,摩尔收率为97.92%,但是,现有的混合溶液采用分液漏斗进行油相和水相分离,效率低,且混合溶液会接触到空气,影响油相的质量,另外,也可通过离心机进行离心分离,离心分离的效率快,但是每次离心的容量少,不利于大批量混合溶液分离,且离心机在使用时,也会导致溶液与空气接触,从而影响油相的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异辛酸合成系统,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异辛酸合成系统,包括:通过输料管依次连接的反应釜、混合罐、分离机构和精馏塔,所述分离机构包括对所述混合罐中混合的溶液进行隔离分离的分离部分以及对分离后的液相进行隔离分液的分液部分,所述输料管与分液部分之间形成有用于分离的分离通道,所述分离部分安装在分离通道中。

3、优选的,所述分离机构包括安装在输料管上的分离罐。

4、优选的,所述分液部分包括第一收集池、第二收集池和水相下料管,所述第一收集池和第二收集池对称开设在分离罐内部的底部,所述分离通道形成于所述第一收集池、第二收集池、水相下料管和输料管内部,混合溶液分离时分水相和油相,水相在所述分离通道中流通时依次经过第一收集池和水相下料管,油相在所述分离通道中流通时依次经过第二收集池和输料管。

5、优选的,所述分离部分包括转动架、电机和两个分离桶,所述转动架转动安装在分离桶内部的底部,所述电机安装在分离罐中,且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与转动架的中心连接,两个所述分离桶对称安装在转动架顶部对称的两侧,所述分离桶的底部连接有下料机构,所述下料机构安装在第一收集池和第二收集池的上方。

6、优选的,所述下料机构包括排料管,所述排料管安装在转动架的下方,且所述排料管的一端连接在分离桶的底部,所述排料管上安装有电磁阀。

7、优选的,所述分离桶与转动架之间安装有压力传感器。

8、优选的,所述分离罐的顶部安装有蒸馏水管,所述转动架转动时,两个所述分离桶依次经过蒸馏水管的一端;

9、所述输料管在分离罐中分为进料端和出料端两个部分,所述转动架转动时,两个所述分离桶依次经过进料端,所述出料端的一端连通在第二收集池中。

10、优选的,所述反应釜、混合罐、分离机构和精馏塔相邻之间均安装有阀门,多个所述阀门均安装在输料管上。

11、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2、(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混合罐和精馏塔之间增设的分离部分,通过分离部分对混合溶液进行隔离分离,避免溶液与空气接触,同时,通过分液部分对分离后的液相进行隔离分液,避免液相在分液时与空气接触。

13、(2)本实用新型通过加设的转动架和电机,从而带动分离桶依次经过蒸馏水管和输料管的进料端,从而便于混合溶液和蒸馏水进入分离桶中,实现了分离桶自动上料的功能,通过下料机构以及在电机的驱动下,依次将分离桶中的水相导入至第一收集池中,油相导入至第二收集池中,在上述操作中,液相均处于分离罐中,从而避免外部的空气与液相进行接触。

14、(3)本实用新型通过加设在分离桶与转动架之间的压力传感器,让两个分离桶上的溶液重量相等,避免影响离心的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异辛酸合成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输料管(2)依次连接的反应釜(1)、混合罐(7)、分离机构和精馏塔(4),所述分离机构包括对所述混合罐(7)中混合的溶液进行隔离分离的分离部分以及对分离后的液相进行隔离分液的分液部分,所述输料管(2)与分液部分之间形成有用于分离的分离通道,所述分离部分安装在分离通道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异辛酸合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机构包括安装在输料管(2)上的分离罐(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异辛酸合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液部分包括第一收集池(11)、第二收集池(13)和水相下料管(3),所述第一收集池(11)和第二收集池(13)对称开设在分离罐(5)内部的底部,所述分离通道形成于所述第一收集池(11)、第二收集池(13)、水相下料管(3)和输料管(2)内部,混合溶液分离时分水相和油相,水相在所述分离通道中流通时依次经过第一收集池(11)和水相下料管(3),油相在所述分离通道中流通时依次经过第二收集池(13)和输料管(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异辛酸合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部分包括转动架(10)、电机(12)和两个分离桶(9),所述转动架(10)转动安装在分离桶(9)内部的底部,所述电机(12)安装在分离罐(5)中,且所述电机(12)的输出端与转动架(10)的中心连接,两个所述分离桶(9)对称安装在转动架(10)顶部对称的两侧,所述分离桶的底部连接有下料机构,所述下料机构安装在第一收集池(11)和第二收集池(13)的上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异辛酸合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机构包括排料管(14),所述排料管(14)安装在转动架(10)的下方,且所述排料管(14)的一端连接在分离桶的底部,所述排料管(14)上安装有电磁阀。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异辛酸合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桶与转动架(10)之间安装有压力传感器(15)。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异辛酸合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罐(5)的顶部安装有蒸馏水管(6),所述转动架(10)转动时,两个所述分离桶(9)依次经过蒸馏水管(6)的一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异辛酸合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釜(1)、混合罐(7)、分离机构和精馏塔(4)相邻之间均安装有阀门(8),多个所述阀门(8)均安装在输料管(2)上。


技术总结
本技术属于异辛酸合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异辛酸合成系统,包括:通过输料管依次连接的反应釜、混合罐、分离机构和精馏塔,所述分离机构包括对所述混合罐中混合的溶液进行隔离分离的分离部分以及对分离后的液相进行隔离分液的分液部分,所述输料管与分液部分之间形成有用于分离的分离通道,所述分离部分安装在分离通道中,所述分离机构包括安装在输料管上的分离罐,所述分液部分包括第一收集池、本技术通过在混合罐和精馏塔之间增设的分离部分,通过分离部分对混合溶液进行隔离分离,避免溶液与空气接触,同时,通过分液部分对分离后的液相进行隔离分液,避免液相在分液时与空气接触。

技术研发人员:刘万祥,周福江,张碧丘,李晓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淄博隆邦化工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11
技术公布日:2024/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