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井下移动双齿辊破碎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843422发布日期:2024-01-26 22:59阅读:13来源:国知局
一种井下移动双齿辊破碎站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煤矿机械破碎机,尤其涉及一种井下移动双齿辊破碎站。


背景技术:

1、破碎站包括固定式破碎站和移动式破碎站,固定破碎站又叫固定式破碎筛分站,可分为全固定式破碎筛分站和半固定式破碎筛分站两种。与移动式破碎站相比固定式破碎筛分站的区别在于缺少移动装置。

2、目前煤矿井下转载机、破碎机、皮带机是常用的运输破碎设备,功能单一,无法实现多功能,同时,在煤矿井下进行煤矿开采时,由于巷道高度的限制,对设备尺寸要求较为严苛,经常会出现巷道高度不够,高度较高和较大的设备存在安装困难,搭接长度及位置不合理等问题,而且当煤流大的情况下还经常会遇到粉尘弥漫,污染环境的情况,给人员监测及维护带来极大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部分或全部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井下移动双齿辊破碎站,功能齐全,稳定性好,效率高,结构紧凑,可靠性高,行走方式简单便捷,能够在较低的巷道中进行作业,便于安装。

2、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井下移动双齿辊破碎站,包括双齿辊破碎机、第一转载机、第二转载机和支撑壳体,

4、所述双齿辊破碎机设置于所述双齿辊破碎站的中部;

5、所述支撑壳体设置于所述第二转载机机尾和所述双齿辊破碎机之间;

6、所述第一转载机和所述第二转载机分别设置于所述双齿辊破碎机的两侧,所述第一转载机设置于所述双齿辊破碎机的一侧,所述第二转载机设置于所述双齿辊破碎机的另一侧,所述第二转载机的机尾上端与所述双齿辊破碎机的下端通过所述支撑壳体固定连接。

7、进一步地,还包括防护罩,所述第一转载机机头出料口安装于所述防护罩的上端,所述防护罩的下端与所述双齿辊破碎机相配合,且所述防护罩与所述第一转载机机头出料口和所述双齿辊破碎机相接触部位之间形成封闭空间,用于防止转载机煤流引起的煤粉、灰尘等杂物溅落到外部,同时防止大块煤块及矸石溅落,保障作业人员和作业机械的安全性。

8、进一步地,所述双齿辊破碎机下端与第二转载机机尾上端通过两端支撑壳体相连接,且形成封闭空间,用于起到防尘、降噪的目的,提高安全性和稳定性。

9、进一步地,所述双齿辊破碎机、所述防护罩、所述第二转载机的机尾和所述支撑壳体集成为一体。

1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转载机机尾和所述第二转载机机尾均固定设置有移动装置,用于与所述第一转载机落地段移动装置配合前移,实现双齿辊破碎站的整体前移。

1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转载机头部的落煤位置及所述双齿辊破碎机的下端均设置有缓冲装置,用于有效防止煤块、矸石对破碎机的冲击,及用于防止所述双齿辊上下落物料对所述第二转载机机尾的冲击。

12、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转载机为刮板转载机或皮带转载机。

13、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转载机的机头底端与所述双齿辊破碎机之间通过销连接。

14、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转载机的头部设置有自移机尾,用于实现所述第二转载机的自移动。

15、进一步地,所述移动装置为采用履带或轮胎的移动装置、迈步自移装置或走形机构或中的任意一种。

16、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主要优点如下:

17、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井下移动式破碎站,针对目前实际运输、破碎设备搭接使用时体积大,高度偏高,搭接配合差,稳定性差的问题,将双齿辊破碎机、第一转载机、第二转载机和支撑壳体相结合,使得破碎站的集转载机、双齿辊破碎机于一体,兼有运输和破碎功能,使得破碎站的总体高度降低,结构紧凑,安全可靠;同时还可以有效减小末采工作面无法开采的煤柱长度,节约资源;同时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井下移动式破碎站可靠性高,实用性强,能够适应更多的工作场合。



技术特征:

1.一种井下移动双齿辊破碎站,其特征在于,包括双齿辊破碎机、第一转载机、第二转载机和支撑壳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井下移动双齿辊破碎站,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护罩,所述第一转载机机头出料口安装于所述防护罩的上端,所述防护罩的下端与所述双齿辊破碎机相配合,且所述防护罩与所述第一转载机机头出料口和所述双齿辊破碎机相接触部位之间形成封闭空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井下移动双齿辊破碎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齿辊破碎机下端与第二转载机机尾上端通过两端支撑壳体相连接,且形成封闭空间,用于起到防尘、降噪的目的,提高安全性和稳定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井下移动双齿辊破碎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齿辊破碎机、所述防护罩、第二转载机的机尾和支撑壳体集成为一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井下移动双齿辊破碎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载机机尾和所述第二转载机机尾均固定设置有移动装置,用于与所述第一转载机落地段移动装置配合前移,实现双齿辊破碎站的整体前移。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井下移动双齿辊破碎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载机头部的落煤位置及所述双齿辊破碎机的下端均设置有缓冲装置,用于有效防止煤块、矸石对破碎机的冲击,及用于防止所述双齿辊上下落物的料对所述第二转载机机尾的冲击。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井下移动双齿辊破碎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载机为刮板转载机或皮带转载机。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井下移动双齿辊破碎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载机的机头底端与所述双齿辊破碎机之间通过销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井下移动双齿辊破碎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载机的头部设置有自移机尾,用于实现所述第二转载机的自移动。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井下移动双齿辊破碎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装置为采用履带或轮胎的移动装置、迈步自移装置或走形机构或中的任意一种。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井下移动双齿辊破碎站,包括双齿辊破碎机、第一转载机、第二转载机和支撑壳体,其中,双齿辊破碎机设置于双齿辊破碎站的中部;支撑壳体设置于第二转载机机尾和双齿辊破碎机之间;第一转载机和第二转载机分别设置于双齿辊破碎机的两侧,第一转载机设置于双齿辊破碎机的一侧,第二转载机设置于双齿辊破碎机的另一侧,第二转载机的机尾上端与双齿辊破碎机的下端通过支撑壳体固定连接。针对目前实际运输、破碎设备搭接使用时体积大,高度偏高,搭接配合差,稳定性差的问题,本技术中将上述结构相结合,使得破碎站的集转载机、双齿辊破碎机于一体,兼有运输和破碎功能,使得破碎站的总体高度降低,结构紧凑,实用性强。

技术研发人员:樊建军,谢地,杨涛,高丽霞,杨志刚,张少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西煤矿机械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11
技术公布日:2024/1/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